天外来客陨石电子书|《天外来客——陨石》评课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天外来客——陨石》是首介绍陨石的诗歌,它通过优美的语言介绍了陨石的相关知识。像这样的文章,很容易上出科普知识课的效果,梁老师及学校教研组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使得课文趣味横生,处处透露出美来。同时,它又与我们三年级学生的教学目标紧密结合,把这个学段的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体现到位了。我把它归纳为“三品”。
一品,品味词语
    学习词语是三年级重要的学习任务,一方面积累词语,丰富词汇,另一方面掌握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本课,处理了大量的词语:沉默、信使、轨道、浩瀚、陨石…… 理解词语的方法多种多样、机智且巧妙。如,看图理解轨迹,朗读体会浩瀚。理解沉默一词显得更为绝妙,在课文导入部分,教师引导学生看课题质疑后,老师马上问了一句:孩子们刚才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的客人又是怎么回答的呢?“你们听到了什么?”学生静静一听,说:石头们什么也没有没说,老师趁机出示沉默这个词,说:他们什么也没说——沉默着,在这样自然的情景中,孩子理解了这个词,然后,又通过朗读对词语进一步加深理解。这样一些人文化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词语,更激发了学习词语的兴趣。
二品,品析文本
    老师打乱课文的顺序,从而打破了一首诗歌从开头学到结尾的程序。教师深究文本,重组教材,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很有自己的见解,也让孩子对陨石的了解由现象到本质,层层递进。
先通过质疑,从“沉默”这个词直接进入最后两个小节的学习,在学习“宇宙派它来做信使”这句时,抓“信使”这个词,找一找信使告诉我们什么秘密?引入了第6、7、8小节的学习。在对陨石的介绍语言中,适时让孩子汇报自己收集的关于陨石的资料,让孩子对陨石这个陌生而沉默的朋友有了更多的认识。接着返回第10小节“我们真想知道它过去的行踪”这一句,自然引入第3、4小节的学习,了解陨石从耀眼的星星到沉默的石头的这段生命历程。最后,带着对陨石新的理解,读1、2小节。
    课文的处理有详有略,学生一读就懂的,可以不讲,就以读带过,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对课文重点难点上,提高了课堂40分钟的质量,更体现了教师教学设计的大气。
三品,品悟意境
    意境是一篇诗歌的灵魂,这篇课文把一个艰涩的科普知识写成了一首童趣易懂的诗歌,既有科学性,又有人文内涵。而“读”仍然是语文课堂的根本,中年段是进行朗读训练的重要时机;这节课,老师以读代讲,读得多,读得透。但是,没有老师恰当的朗读指导,读得再多也是一纸空话。本节课,老师的朗读指导显得十分自然而有效,学生很容易进入情境,一读到位。这得归功于教师充满想象力的儿童化语言,始终站在孩子的视角,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完全地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另外,课件的合理使用创设了一个声色视听的立体空间,牢牢抓住了孩子的心。课件把孩子带入了浩瀚的宇宙,此时,孩子想象自己成了宇宙里的一颗小星星,充满了愉悦与好奇,孩子的朗读读出了情,读出了趣;漫天飞逝的流星雨,孩子们似乎触摸到了闪烁的流星,面对流星认真许下愿望,这时的孩子,满身心进入了流星的世界,而朗读读出了神秘之美,读出了憧憬,这时,孩子的惊叹声是发自内心的,乐趣是真切的,“噢,没了!”这样的遗憾不是装出来的。孩子入情入境在读书,朗读一次比一次好,有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我相信,这样的情境中,孩子的朗读是快乐的,更重要的是,意境的创设激发孩子探索太空奥秘的无穷兴趣。12
最后,查阅、使用资料是三年级的语文能力训练目标,我们老师有效利用这一教育资源,不仅仅只让孩子展示汇报资料,而是把这个环节设计成勾画重点句来仿写诗歌。用语文的方式表达资料、理解交流资料,是梁老师课堂的一大创新,不仅培养学生阅读利用资料的能力,还让课堂的语文味十足。
以上“三品”,使得这堂课巧妙突破,变枯躁为趣味,带领我们真正品悟了语文课的魅力。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183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