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献璧的原文及翻译_《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说的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故事,文章内容比较容易理解。课文写了卞和三次献璧的过程,意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读本课11个生字,规范书写10个生字。
2、有条理,清楚地复述和氏献璧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师板书课题: 和氏献璧。2、教师介绍和氏璧的价值。
3、出示教学目标
二、引导自学: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准、读通课文。
2、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知道卞和为什么献璧?
                            生2:我想知道卞和怎样献璧?
                     生3:我想知道卞和献璧的结果怎样?)
3、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交流释疑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自读课文。
(1)卞和把这块宝玉先后献给了谁?(2)练习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再读课文,完成表格:

卞和献璧

献给谁

玉匠判断

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小组交流,完成表格。4、集体反馈表格内容。
四、当堂检测
1、组词。
匠  (      )    报(      )    查  (      )    价(      )
贞  (      )    鉴(      )
2、收集有关和氏璧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体会课文的含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鉴别、急切、无价之宝、坚贞、价值连城”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使学生懂得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1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示标
1、复习卞和三次献璧的经过。
2、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读课文,交流释疑
  1、和氏三次献壁结果怎么样?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欺君之罪砍去左脚     故意欺骗砍去右脚
   命名“和氏壁”
  2、指名接读3——5段,思考:第三次献璧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生:这次卞和没有直接去找文王献玉,而是在楚山脚下痛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出示句子,指名再次朗读.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理解“捧”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将“捧”换成“抱”可以吗,为什么?、
出示句子进行比较,师生对读。
  玉匠看了看,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玉匠又说:“这不过是块石头。”
  玉匠仔细研究了石头纹理,确认那是块璞。经过仔细打磨,果然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随即命名为“和氏璧”。
  (体验玉匠对待璧的态度,与卞和的态度对比,进一步感受卞和的坚贞。)
  3、出示卞和说的话:“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说说你怎样理解这段话。指名汇报。出示书后文言文练习,请同学猜读理解(老师提示这段正是卞和说的话),对照课文理解后文,教师提示,题指命名,诳:骗子。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3——5段。(5)讨论:“和氏献璧”献出的是什么?指名回答。(6)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4、复述故事,试着用上书中的一些词语。
三|、扩展延伸
 1、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2、我来评价:卞和是————————————的人。
四|、课堂检测:
1、对照课文,说说下来古文的意思。
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2、卞和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
【板书设计】            和氏献璧
                第一次      砍掉左脚
        卞和    第二次      砍掉右脚       终得如愿
 第三次      哭干眼泪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178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