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生词如何处理_在自主阅读中生成真实的语文味──《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实录及评析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6-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季羡林娓娓讲述德国的风景民俗,用最精练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而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既让人大开眼界,又回味无穷。《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因此,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应着眼于动态生成,让阅读教学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中变得鲜活生动、丰富多彩而又扎实可行,生成阅读教学真实的语文味。
一、初读课文自主探究,真实质疑平等交流
  师:自由读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边读一边想:你有哪些疑问?
  (生边读边画,读得很认真。)
  生1:我不懂为什么说“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师板书: 
梦?
  生2:我想知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究竟指的是什么?
  师板书: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生3:为什么作者说德国的景色奇丽?说德国这个民族很奇特?
  师板书:
奇丽?奇特?
  生4:我不懂“花的脊梁是什么?”
  师板书:
脊梁?
  生5:作者所说的“美丽”指的哪些事物?
  师板书:
美丽?
  ……
  师:是啊!同学们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么多问题,咱们先解决哪个问题呢?请这一组的单元导读来帮忙吧!
  指名读,重点读这一要求。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方法适合解决咱们所提出的哪个问题呢?
  生: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解决这句话吧──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想知道德国的景色是怎样的奇丽,这个民族又是如何奇特?
  师在课题下板书:
奇丽 奇特
  师: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让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也来学着解决其他的问题。
  (生默读。)
  (评:这一设计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老师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中自主探究,遵循新课程理念,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期待空间,让学生充满个性地朗读,然后自然生成对文章新知识的解读层次。真实而自然地再现了自主学习、质疑探究的过程。
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点教师也不是全盘接收,而是平等而充满智慧地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及时肯定学生的思想成果,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阅读心理,为本文下一阶段的阅读反思拓宽了渠道和思维空间。如教师抓住进入文本的钥匙“奇丽”、“奇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等切入点来丰富学生的阅读空间,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不同见解的学生都有了进入文本的权力和视角。而教师又引出单元导学中的重要学法,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辟蹊径,科学而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真阅读。)
二、精读文本积累词句,真实品读激活语感
  师:请同学们认真默读,找到文中描写景色奇丽的句段,再细细读,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生边画边读,渐渐进入文本第3自然段朗读中。)
  (指名读书。)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哪个词最能表现德国景色的奇丽?
  屏显第3自然段。
  生重点读这一自然段,在多次指名读中读出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在读出词语的过程中用联系上下文,想象情境等方法理解词语,并读出词语的美。)
  生1:最能表现德国景色奇丽的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你能由这两个词相到怎样的画面呢?
  生1:我想到了到处都是花,花又多又美,颜色也十分丰富。
  师:你能读出花的多,花的美吗?
  生1:花团/锦簇,姹紫/嫣红(非常有感情)。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能读出这美呢?
  (生竟相读。)
  生2:“花的海洋”就说明了德国的花是数也数不清的,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海洋中了。
  师:你体会得真美,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123
  (生读词。)
  生3:山阴道我曾走过,总是不停地有花映入眼帘,走在德国的街上肯定就像走在一条开满花的山阴道上吧!
  师:老师欣赏你,也羡慕你曾走过那么美的山阴道呀!
  生4:我也能从这个词中体会到景色的奇丽,那就是“应接不暇”。
  屏显:德国奇丽的风光图片。
  师: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到德国的街道去走走,去感受那景色的奇丽吧!(师引读这段话)这段话作者写得太美了,请大家用3分钟的时间试着背背这段话。
  (生自由练习背诵。)
  师:能背了吗?老师真高兴,也想和你们一起背背这段话,还不熟的同学跟着一起读。
  (师生齐背这一段话,感情表达十分优美。)
  师:德国的景色是奇丽的,又有哪些词能表明德国人爱这奇丽的景色呢?
  生在读书的基础上找出“任何”、“家家户户”、“都是”、“许多”、“连接”、“汇成”等词。
  师:是啊!德国人这样爱花,你们爱花吗?你们家养花吗?能说说你们家养花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生1:我爷爷养花是为了调节室内的空气。
  生2:我们家养花是为了美化屋子,让家里更美,更有生机。
  生3:我妈妈养花是为了让我们一家人心情好!
  ……
  师:可德国人养花和咱们中国人养花有哪些不一样呢?能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吗?
  (生默读课文后汇报。)
  生:德国人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师:花的脊梁是什么呢?
  生:花的根部。
  师:再想想──花的脊梁?
  生:是花的茎和叶子的部分。
  师:刚才哪个孩子提出了这个问题,请你站起来大声告诉我,现在你懂了“花的脊梁”吗?
  生:我明白了。
  (满意的。)
  师:是呀!德国就是这样一个奇特的民族,自己种花是让别人看的,我们来读这句话。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评:抓景色奇丽,感受花的美,景的美,心的美,是执教这篇文章的亮点之一。教师很好地利用文章中的金钥匙“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作了一个铺垫,为学生潜心会文创设了情境。学生们在读到描写景色美的那一段话时,情不自禁地利用学过的方法来感受、领悟词语的美。
  而老师分两个层次帮助学生走近词语,走进文本,先是感受花的美,再来体会爱花之心的美。学习“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在朗读中会意,学生也自然而然地在读中感受到了花的多、花的繁、花的美,加上多媒体课件中德国街景的展播,轻松而富有画面感地将“姹紫嫣红”、“花团锦簇”植入学生心里,并在后面的学习中让这种美景生根发芽了。由花的美过渡到景的美,教师又别出心栽地抓住“奇丽”不放,抓住“爱花情结”不放,不露痕迹地由“德国人爱花”悄然联系到“中国人爱花”,引入到“我们怎样爱花”,又回扣到“德国人怎样爱花”上,为理解“奇特”的民族悄悄垫上漂亮的一笔。顺便在解决这个大问题的过程中解决了词语的理解,真实的品读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与背诵的过程中探究了“奇丽与奇特”的魅力,更是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扎扎实实地诵读好了文章;读出了作者对“奇丽”和“奇特”的赞美。)
三、巧用资源智慧拓展,真实对话感悟意境123
  师: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这就是德国民族奇特的地方呀!
  屏显: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指名读。)
  师:你怎样理解德国人的这种境界?
  生: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这是“我为人人”,可一到街上,德国人又都能看到别人为我种的花,这是“人人为我”。
  师:你的感悟非常睿智!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也体现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呢?
  生1:我可以讲一件事,我把书捐给了图书角,大家都可以看到我的书,我也可以看到大家捐的图书,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生2:我们在校园里打扫清洁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我值日时为同学们打扫了卫生,而同学们也曾为我打扫过卫生……
  生3:我有困难时,我的同学帮助过我,当我的同学或朋友有了困难时,我也要帮助他们。
  ……
  师小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其实不仅存在于课文中,它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人人都付出自己的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评:语文课程的资源蕴藏在学生的语文生活中。而在这堂课中,教师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作桥梁,巧妙地为学生开拓了课文至生活的资源链接,用多种形式拓展了学生知语文、学语文、用语文的良好审美习惯。在这有效的拓展中,师生是平等的,情感是真实的,对话是和谐的,意境是美好的。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乍一看,颇像一句过了时的宣传口号,但教师并不在意也不高调渲染它的思想性,而是以朋友的身份走进学生的心灵,由课文至生活,从作者到读者,全面创设平等和谐的表达环境,引导学生从文中明白的道理谈起,走进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在生活到语文中习得做人的道理,畅谈充满个性的发现,表述自身独特的感受,在平等交流、真实对话中生成语文学习的真实情趣,让学生感悟到至美的语文意境。这一设计着眼于拓展课程资源和尊重体验性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语文个性的可持续发展。)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135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