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阅读答案|“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导学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6-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课   题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能通过品读外貌、语言描写的句子,感悟王熙凤鲜活的人物形象。知道这样写的好处。
  3、激发阅读名著《红楼梦》的兴趣。   学习重点    能通过品读外貌、语言描写的句子,感悟王熙凤鲜活的人物形象。知道这样写的好处。   学习难点   能通过品读外貌、语言描写的句子,感悟王熙凤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   习   过   程   导案   学案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三个各具特色的人物:小嘎子、小胖敦和严监生。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的第三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请大家打开书)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先自己试着这个片段,想想这个片段写了谁?写了她的什么事?在读的过程中,你们一定会遇到一些困难,没关系,你能读懂多少就读多少?       2.谁能说说这个片段写了谁?写了她的什么事?       三、交流学习、读中感悟   1.这片段的确不好读,感觉到了吗?我们先来互相提醒一下,哪些字音要注意:   纳罕       一语未了        敛声屏气         仍送至   丫环(轻)    威不露          朝阳             撒花   2.这些老师想提醒大家的,同学们都想到了,老师这里有几个词语,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确(齐读、指名读、齐读)   3.师:同学们在读这几个片段的时候,你觉得哪些地方不好读?多读几遍。   4. 学生练读   5.师:谁有勇气来试一试(指名读)   6.找出表现风辣子性格特点的句子,读了整个文字,你明白了什么?    7.指导学生交流。    8.把课文中不懂的句子找出来交流搞明白了。        四、分角色朗读、加深印象   1.同学们先分角色在小组内练读整个片段。   2.指名上台表演朗读!       五、引导学生总结写法   本单元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是我们学习目标,课文通过多方面的描写,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一是正面描写、二是侧面描写。哪些是正面描写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以及王熙凤的外貌衣着描写,林的思忖、纳闷与贾母对王熙凤的戏谑谈笑的评价是对王熙凤的侧面描写。       六、拓展延伸   1.试着运用本文所学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描写本班的一个同学或一个老师。   2.课外阅读名著《红楼梦》,从中学到更多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一、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认识课文生字。   2.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       3.通读全文,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4.自读全文,勾画出风辣子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思考:风辣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展示交流   1.小组内朗读课文。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评读。   3.指名朗读词语。   4.交流:   (1)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2)风辣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合作探究   1.汇报交流能够表现风辣子性格特点的句子。       重点语句有:   (一)外貌    1.学生找出外貌描写的句子试读,齐读。    2.对于王熙凤的穿着打扮,作者主要从头饰、服饰等展开描写,我们读时之所以觉得拗口,不好读,主要是因为对于这些头饰、服饰等不了解、不清楚,但这并影响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从王熙凤的打扮上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王熙凤的(                )    3.谁来把描写王熙凤面貌长相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从中你可以看出王熙凤是一个怎样的人?    (紧扣“三角、吊梢”、“威”、“笑”)    (二)语言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有“语言学家”之称,下面我们来领略一下她的说话的艺术。    请同学们快速依次找出王熙凤的语言。    1.“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1)这儿“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王熙凤又给林黛玉留下了什么印象?    2.“天下真有如此……去世了。”    这是见到林黛玉,王熙凤说的话,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正是呢……该打。”    (1)“风辣子”是真的忘了老祖宗吗?(不是)    前面有同学已经介绍了贾母的位高权重,王熙凤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忘了老祖宗呢,她只会讨好逢迎。    (2)她怎样讨好逢迎的呢?    “转喜为悲”——“转悲为喜”    4.“妹妹几岁了……告诉我。”    如果你是林黛玉,听了这话,你觉得王熙凤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动作    1.本文在描写上除了注重人物的外貌、语言外,还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王熙凤的动作描写,看谁快、准。    2.从“携、送、拭泪、拉、”这些动作的描写中,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总结全文。    五、拓展延伸   1.试着运用本文所学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描写本班的一个同学或一个老师。   2. 课外阅读《红楼梦》,从中学到更多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2

 

 教学反思 :从教学效果来看, 这几个目标设定是比较合理的, 符合学生学情 。之所以没有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因为课文难读懂, 能读懂就不错了, 其次课文是古文, 学生是第二次接触古文, 要读出感情 ,难。另外, 课文里面的人物对话和学生生活不贴近 , 学生难以读出感情。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129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