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 《将相和》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读并理解:侮辱、鼓瑟、上大夫、击缶、理屈、无价之宝、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理直气壮、同心协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等词。
2、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前因后果。
3、初步感受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揣摩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着重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效果。
2、理解“将相和”故事意义,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3、能对课文中的人物说出自己的喜欢、厌恶……等感受。
教学设计:
一、探究起点,整体感受人物形象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将相和》。我们已经了解到,这个历史故事由三个小故事构成,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2. 还记得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吗?
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对秦王和赵王,你们有什么看法?
3.看来大家都比较喜欢廉颇和蔺相如!那么,课文是怎样刻画这两个人物的呢?请打开书,快速默读课文,你觉得课文在写这两个人物时,什么地方写得最精彩?把他们分别找出来,用心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对人物的简单品评,初步感受人物的形象,为体会以强欺弱、以弱胜强做准备。然后快速进入对语言的揣摩感受。)
二、品味语言,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师:咱们来交流一下,你觉得课文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哪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
(一)研究“完璧归赵”
预设一: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
你们注意到了吗?课文写蔺相如的这句话,用了哪组关联词?读着这样的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谁也来读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话。
像这样用假设关系的句式来描写蔺相如的语言,在完璧归赵故事中还有几处,找出来读一读,再感受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来自于具体的描写,而且在第一课时已经有了初步的感受,因此,这里要做的就是直接将学生的目光引向语言。)
预设二: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从这两个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式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
预设三: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绝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秦王愿意别人说他没诚意、不讲信用吗?用这样的方式和秦王说理,你认为有什么好处?抓住人物的语言,我们就揣摩到了人物的内心想法(板书:刻画内心)难怪古人说“言为心声”。12345
(设计意图:此两处的略处理,在于都是第一个故事,且语言描写上都有惊人的相似,即采用了假设关系的句式。)
(二)研究“渑池之会”
预设四: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你发现作者了吗?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气势的?也就是说,蔺相如又在用假设的句式,以不容商量的口气,逼秦王为赵王击缶。但他凭什么敢和秦王拼呢?这一拼,最终拼来的是赵国的——
(设计意图:再抓假设句,体会蔺相如的勇敢、爱国、智慧,然后重点突出“拼”字的教学,感受作者在用词上的准确生动。)
(三)研究“负荆请罪” 分
师:完璧归赵,蔺相如使赵国免受了秦国的欺骗。秦王很不甘心,又搞了一个渑池之会要侮辱赵王,蔺相如再一次以弱胜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回国后连升几级,被赵王封为上卿。本来顺理成章的事,却造成了将与相的不和,于是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课文还有哪些描写人物的地方让你觉得特别精彩呢?咱们继续交流。
(设计意图:解决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教学难点。)
预设五: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蔺相如的这一“避”,与完璧归赵的一“撞”和渑池之会的一“拼”一样,都是为了——赵国。难怪蔺相如要语重心长的说——引读蔺相如的话。
为了理解得更深刻,我们不妨把他们的话对比着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出示: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1)廉颇:个性耿直、心直口快、直截了当。
课文是用怎样的语言来写出他们不同的性格的?
2)蔺相如:反问、因果、假设。
廉颇:对比
3)有比较才有鉴别呀!同样是语言描写,人物的个性不同,语言也不一样。我们以后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也要注意语言必须体现人物的个性。(板书:体现个性)
4)说来说去,蔺相如就是想强调为了国家安危,“将”和“相”应该——和好。为了赵国,就应该——将相和。
(设计意图:此处的对比,目的是想在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初步体验后,再从语言的角度感受任务的个性不同,语言也不一样。)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成语“负荆请罪”的意思?看看插图,再读读写廉颇负荆请罪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写话:此时的廉颇会对蔺相如说些什么?蔺相如热情相迎,又会怎样对廉颇说呢?拿起笔,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人物,想象他们见面的情景,把他们可能说的话写下来。写的时候,如果能够用上课文中写人物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好。12345
(设计意图:此处写话,一是体现读写结合的理念,同时意在使学生迁移运用课文中用假设复句、因果复句等表达方式写人物语言的表达效果。)
三、拓展提升,揭示“和”的意义
1. 一个知错就改,另一个真诚相待,都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从此过后(出示齐读)——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师:同心协力这四个字浓缩为一个字,就是课题中的——和。是呀,俗话说:“人和百事旺,家和万事兴”,国家也一样,正由于将相二人同心协力、和衷共济保卫赵国,秦国很多年都不敢再来进犯赵国。
2. 从此,“负荆请罪”就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段感人的佳话,《将相和》的故事也千古流传,家喻户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同学们,这篇课文改编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和杰出的文学著作,曾被当代文学家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想知道廉颇和蔺相如和好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吗?建议你去买一本《史记》来读,你会感受到历史名著刻画人物形象的不同魅力。
(设计意图:回扣课题,既是对故事意义之提升,同时也在于引导学生由读一篇课文到读整本的名著。)
板书设计:
18 将相和
为了赵国 人物语言:
蔺相如 廉 颇 刻画内心
撞 拼 避 负荆请罪 体现个性
一堂“和谐育人”的好课——评渝中区人和街小学刘小波执教的《将相和》一课
重庆教科院 杨世碧
在春暖花开的人间四月,我们相聚在书香满园的人和街小学,参加“人和街小学首届教师特色课堂展示活动”,共同研讨深入语文课程改革的措施策略,研讨“人和课堂”特色。我感到非常高兴,愿与在座的老师们一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研讨。12345
老师们:当前全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正处于由课改初期的亢奋期转向“语文本体回归”的调整期,正朝着正确、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一、突出语文意识、基础意识、文本意识、训练意识;二、突出语文学科本质特征,摈弃非语文、泛语文现象。三、突出钻研教材,注重挖掘语言训练点。四、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把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对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就以此为指导来谈谈我听刘小波老师执教的《将相和》一课的感受。我认为刘小波老师的课较好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色:
一、教学目标和谐落实。
《将相和》是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的教学目标是:1、揣摩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2、体会运用语言刻画人物所采的表达方法及表达效果。3、能对课文中的人物说出自己的喜欢、厌恶……等感受。鲜明准确体现了《语文课标》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且教学目标贯穿与教学的始终。始终抓语言刻画人物的词句、表达方法、表达效果等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训练,始终抓对人物形象的体会、感受,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呈现出“教学目标落实清清楚楚一条线”的态势。克服了当前阅读教学出现的“教学目标的阶段性不明,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存在现象”。(如阅读教学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字词教学中高年级与低年级区别不大。)较好的体现了“三纬目标”的和谐统一。
二、教学内容和谐取舍。
《将相和》是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也是人教版教材的传统课文,大家耳熟能详,脍炙人口。课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篇幅较长。怎样做到“长文短教”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刘老师的课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长文短教”首先是对课文内容进行合理、和谐地取舍。因为“教学内容不等于课文内容。”我们进行阅读教学不是以教课文内容为目的。“取”—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重点词句段;“舍”—学生自学能读懂的课文内容、情节部分。刘老师根据学情,根据课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特点,每个故事都准确选择重点句段进行语言训练,再用教师的小结语言进行串联提升,点明三故事之间的联系。这样教学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走出了内容分析的套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结构和谐鲜明
课堂教学呈现板块结构。以三个小故事为三个板块,三个板块用两条线索(一条语言文字训练线,一条感受人物形象情感线)串联起来,块线相缀相连,相互映衬。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了“主次分明,静动相宜,读写结合”的特色。表现为:
主次分明。以语言描写人物形象、以表达方法及效果为主要教学内容,而课文内容分析为次要教学内容,体现了阅读教学的“二八定律”,即20%的课文内容分析,80%的语言训练,在其中寻求语言训练点、能力增长点、方法习得点。突出了主次分明的特色。
静动相宜。开课的环节,就设计了学生自读课文,勾画课文怎样运用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句段,让学生潜下心来静静地默读课文,走进文本,去对人物进行情感的感受。如:你喜欢文中那个人物?你从文中哪些语句获得这样的感受的?获得了静读,潜心读书的效果。而在读文本,体会人物形象和性格时,学生则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如在理解写蔺相如的语言“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时提问:“这一拼,拼来了什么?”学生理解回答非常精彩—— 拼来了赵国的尊严、胜利、荣誉……;在进行廉颇、蔺相如人物形象对比理解时,学生则思维活跃,畅所欲言,学生思维得到迸发、碰撞,较好的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活跃性。教师在课结束时设计了写的练习,又让学生精心思考,想象,表达,有效的进行语言的运用。这样的教学,有静有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动相宜,和谐有效。12345
读写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非常注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读书,以读带讲,读中理解,读中感受,这是值得提倡的。在课结束时还设计了写的练习,从读学写,在学《负荆请罪》后,设计了“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两人见面时会说什么?请运用课文语言的表达方式。”的习作练习,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实现了读写的有机结合。
四、教学方法和谐灵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采用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开课时设计的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 “大家都喜欢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主要人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并以此贯穿教学全过程,较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师生的和谐,师生的平等性。较好地克服了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过于强势,教学霸权”的现象。在引到学生探究语言刻画人物形象时,教师引导学生“读中间的句子,看还能发现什么关联词?”“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具体是从哪些语言描写体会到的?”让学生去发现,帮助学生愉快地获取知识,得到发展与提升。较好地践行了“人和课堂”的特色教学理念。
教师还设计了“前后呼应”的教学环节,对课题中的“和”作了巧妙地处理。教师在《负荆请罪》前以小结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将相为什么“不和”,然后在通过人物语言形象的对比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将相为什么“和”。通过师生共读课文的方式,通过教师的谈话,使学生的认识得以又一次提升,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当然,也还有值得研究的问题:1、通过语言理解人物形象还应全面一些,使人物形象更丰满;2、理解语言表达方法应更深入一些,使之融会贯通;3、语言表达效果的理解应加强。
总的来说,刘小波老师的课较好地体现了全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本体的回归,体现了“和谐育人”的“人和课堂”特色,是一堂难得的朴实、扎实、有效的好课,为我们深入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各位老师,各位同行,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人和街小学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迈出的可喜步伐,取得的可喜成绩,打造出的特色好课,培养出的特色新秀。我希望“人和课堂”特色这一枝独秀,为我们课堂教学改革引来万紫千红,春色满园的美好景象!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0930.html
-
薛法根《爱如茉莉》教学实录_《爱如茉莉》第二课时实录详细阅读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 执教:泰州市海光中心小学 梦轩一、复习导入。 1茉莉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写,其他同学把这几个词语写在自己的默写本上。(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向母亲提出了一个问题,...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_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详细阅读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3、 初步体会诗歌描绘的美妙意境,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预习]1、实践准备、行知合一:a、课前去大自然中游览,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
-
囚歌教学设计|囚歌教案详细阅读
[预习提示]:1. 认真读课文,划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采用查字典的方式理解意思并组三个词语标在书上。认读二类字至少三遍。2. 再读课文,并识记会写田字格中的一类字(囚、锁、敞、躯、棺)。3. 三读课文,画出重点词语,通过查字典初步理解词意(永生、地下的烈火、活棺材) 。4. 再读课文,能简单说出文章...
-
假如没有灰尘阅读答案|《假如没有灰尘》详细阅读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诗句: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读一读,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拂拭”是指掸掉或擦掉灰尘,“勿”是“不要”的意思,“尘埃”就是尘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有哪些危...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一等奖]学会看病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 引...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_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期末复习资料苏教版详细阅读
《天火之谜》1 课文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解开大自然的奥秘。2 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3.选用课文语句概括段意。《厄运打不垮的信念》1...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初读课文时,学生认真的自由读了一遍课文之后。我想检查一下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如果现在有机会让你任意选读一段,你会读哪一段? (季丹妮站起来读了描写科技人员攻克难关的一段,但不甚流利)。 师:老师已经猜到你为什么要读这一段话。先放一放,等会儿深入学习课文之时,看看老师猜得是否正确。我想如果你喜...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我喜欢·同步练习详细阅读
知识广角一、把下面各字的拼音补充完整。m( ) y( ) ( )an l( ) ( )ui ( )e zh( ) h( )莓 殷 炫 峦 遂 澈 稚 凰 二、辨一辨,组词写好后给同桌听。莓...
- 详细阅读
-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案_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黄鹤楼送别》教材简析 《黄河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 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诠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