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磐还是涅槃重生是什么意思_在涅磐中重生——我的《半截蜡烛》课堂教学成长纪实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6-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摘要:伴随着《半截蜡烛》的公开课磨炼,我经历了一次次思想与行动的蜕变,教师、学生、文本、设计,在这张多维元素的立体课网交织中,我从教学设计的预设走向着教学实践的生成。每一次理念的灵魂洗礼与方式方法的抉择运用都是在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间更替着,因而课堂也就在反思中一次次彰显出来,目标也就在一次次的斟酌中亮堂起来。不管是设计还是学生,是人文还是工具,是文本还是教师,我都做到与设计同行,与理念同行,与学生同行,与教师同行,与文本同行,在同行中有效地激活文本,点亮教师“机变随物移,精妙贯未然”的对话教学智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教学就是经验+反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 行动反思 教学成长
  也许是忙碌使然,也许是惰性作怪,很多时候我们拿到一个文本并不是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去潜心会文,更多的是以一个教者的眼光迫不及待地去预设教学过程,因而创作的教案多了一些刻板呆滞的东西,而缺失了一汩最具生命与灵性的溪流。
  在我眼里,公开课的历练最能磨砺我们自己,心境独守着那份宁静,思维碰撞着多维的空间。虽然它可能还是一只很不起眼的丑小鸭,但它已完成了属于自己的生命蜕变;虽然它可能还是一棵矮小,枝不繁叶不茂的小白杨,但它终究会在新课改的土壤中茁壮成长;虽然它可能还是枯水期的一条小溪,但它已谱写出了独树一帜的成长诗篇,奏响了温婉流转的动人旋律。
  我的《半截蜡烛》,从诞生的第一刻起,就像一只远航的小舟,从我心灵的港湾缓缓驶出。它不知道底下是安全的水域还是危险的暗礁,也不知道头顶是艳阳高照还是电闪雷鸣,它只知道“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因为是船,大海就是它的家,不断地航行就是它生命价值的体现。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成长轨迹和生命节律:
  迁就设计还是迁就学生——半截蜡烛燃得飘忽不定
  我创作《半截蜡烛》动念于2006年9月底。因为10月中旬兄弟学校的十多位教导要来校指导教学工作,学校把课堂展示的机会给了我。在别人眼里,这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可在我的眼里,它却是一次难得的“登山”活动,因为上好课的过程是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熏陶,人格得到提升的过程。可能磨课的过程历经艰辛,但乐在其中,且其乐无穷。
  当我翻阅所任教的第11册语文课本时,发现不是名家们千锤百炼过的极度经典课文,就是言语贫乏,很难编织课网的边缘课文。于是,我就放大搜索的面,以一个最朴实、最真诚的读者去阅读人教版、苏教版的课文。可能自己剔除了心底那一丝最功利性的因素,就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去以心会文,所以,当翻阅到苏教版第十册的课文《半截蜡烛》时,我不知不觉地在很短的时间内坠入了“情网”——情感的网。
  《半截蜡烛》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户普通的法国家庭伯诺德一家三口,为了保护半截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三次与德军周旋。在万分紧急的时刻,小女儿杰奎琳想出了办法,拯救了蜡烛中的情报。在“物响交流的过程中”,我仿佛跟随着文中的人物步入了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但我的心一直揪紧在那,我不敢跳跃着去看故事的结局。回想当时,我是屏住呼吸看完了那扣人心弦的情节,我的情感红线一直被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敌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忠诚牵持着。我相信,它首先打动了我,它定能打动学生。虽然它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它朴实的语言背后浸润着真淳的情感,奏响着反法西斯战争中正义力量的最强音。它给我带来的,是生命的灿烂之光,是人性的海阔天空,是长满苇草的思维堤岸。
  就在那一刻,我决定创作《半截蜡烛》的教学预案。利用国庆长假,我依次查阅了有关这篇课文的教学思路和块状设计,包括课堂把握的重难点,我暗暗地想:带着这些想法和设计,不怕课上不好。在国庆最后一天晚上,我就“才思敏捷”地把整篇课文的设计写了下来。
  这个版本的《半截蜡烛》大体思路如下:1234567
  第一课时:了解战争背景,揭题质疑,自学课文,整体感知解疑,再读课文理清脉络,追溯故事缘起。
  第二课时(磨课的对象)
  一、铺垫,形成冲突
  1、听写词语:半截、蜡烛、绝密、绝妙,用上“绝密、绝妙”两个词,说说半截蜡烛的特殊之处。
  2、研读蜡烛存在的隐患: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第3-7自然段
  二、研读,自主探究
  1、说感受:听完这个故事,充斥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2、体险情:重点引导交流“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了。”一句
  3、知结局:结合课文最后一句“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来了解故事的结局。
  4、探功劳:蜡烛中的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你觉得伯诺德一家三口的功劳各自在哪?(三个探究是移动式的板块教学)
  探究(1)伯诺德夫人:“殷勤”献灯灭蜡烛,引导学生品读第3自然段。
  探究(2)大儿子杰克:“主动”搬柴移蜡烛,引导学生品读第4-5自然段。
  探究(3)小女儿杰奎琳:“巧妙”请求带蜡烛,引导学生品读第6-7自然段。
  三、升华,点题结课
  从战争的角度升华情感,引导学生融情于文。(播放法国国歌《马赛曲》)
  2006年10月9日,本校借班上课,我的《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首次在校长、教
  科室主任、年段语文教师面前亮相。课后,领导和老师们用充满鼓励的言词委婉地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这种感动一直伴随着我走在磨课的艰辛道路上。
  镜头一
  校长对我说:“‘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教师只有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才能够使学生从课文语言中体会‘冷暖’的情感。当时烛光发出微弱的光,形势非常紧张,教师只是将预先设计好的朗读评价语抛给学生来反复朗读,却没能从细节处引导学生体会字词的‘冷暖’,并给学生具体的朗读方法指导,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和要求就不能很好地落实在具体的学习行为上。
  镜头二
  教科室主任对我说:“你能把文章读得如此之厚真是难得,接下来要考虑怎样把文章读薄。课堂四十分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集众人的智慧于一身固然重要,但厚此薄彼,生硬地把他人的想法拼凑起来,表面上看设计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非常完美,但缺失了学生最可贵的灵动与变化,留下的只是躯壳而没有灵魂,你需要自己的理解。”
  镜头三
  同年级的老师对我说:“课堂的预设决定了课堂的温度、广度和深度,你在引导学生探究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各自的功劳时,移动式的板块教学实现了一定的‘温度’ 和‘广度’,但在由‘广度’到‘深度’的转移时,还需从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等有关细节去引领学生探究人物的这些表现投射出来的品质。这样,学生会在以后的学习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会把深度思维、多向思维的习惯播撒到每一个渴望获取更多知识的心灵中。”
  听着这些金玉良言,我犹如醍醐灌顶:1234567
  1、厚此并非薄彼。我自以为整堂课的设计紧紧围绕“半截蜡烛”层层推进教学过程,自以为把对文章的理解和朗读训练巧妙地糅合在了一起,自以为整堂课是比较酣畅饱满的,可素不知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既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即看你如何运用新课程的理念对课堂加以合理的设计,又取决于你对课堂主角的把握。而我却置学生的认识于不顾,只是追逐着课前努力设置的理想的课堂流程,精心设计的板书,因而,半截蜡烛燃得有点飘忽不定,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只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也自在情理之中了。
  2、平面并非立体。王尚文教授曾说:“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倾听文本首先需要给学生以充裕的阅读文本的时间,“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只能是浮光掠影,一知半解,甚或不解。遗憾的是,这个版本的设计在结构上看比较松散,从作铺垫——说感受——体险情——知结局——探功劳,前面几个环节由于教师设计的随意性把它们生硬地组装起来,使得对文本重点部分——探功劳部分的感悟因为时间限制而缺乏层层剥笋式的深入,一些课堂教学上的“对话”趋于肤浅杂乱,必要的字斟句酌与咬文嚼字因为缺乏点的挖掘而很少出现闪耀思想火花的语言。语文的味道、语文的意识反而被感性的激荡和理性的论赏给稀释了。这也告诉我自己,一份预设的课堂设计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内驱动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探求、主动构建、主动发展,那它设计的生命力也是苍白无力的。
  迁就文本还是迁就工具——半截蜡烛燃得烛油满地
  第二版的《半截蜡烛》是像凤凰涅磐般洗礼自己灵魂的再生。那段时间,打开电脑就在思考着自己的语文课堂。对话的多维度,多层次是应该的;催化学生的想象也是应该的。但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成为一道语文味十足的上层佳品呢?它还需加入哪些或缺的辅食与调料呢?我想,缺的就是让学生在咬文嚼字和梯度朗读中思维和情感上经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体验“豁然开朗”的快乐。
  但具体怎样设置思维的难度,咬哪些文,嚼哪些字?与课文的什么语境结合起来?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还是潜在的表达效果?咬文嚼字如何与课文的梯度朗读相辅相成,使得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朗读?
  此时的我,面对着《半截蜡烛》,在头脑的风暴中竭力挣扎,“思维难度的设置”、“咬文嚼字”与“梯度朗读”等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间。这样的煎熬持续了一个星期,直到获悉语文教学专家将来校进行把脉式坐诊后,自己才将思维的大珠与小珠提炼了出来,终于听到了珍珠次第落玉盘的声音,当然,在悦耳的乐音中也夹杂着一些小噪音。
  第二版第二课时的《半截蜡烛》,大体思路如下:
  一、铺垫,形成冲突
  1、上节课我们学了课文《半截蜡烛》,知道这是普通的半截蜡烛吗?它特殊在哪
  里?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第3-7自然段。
  二、研读,自主探究
  1、体险情:你从哪里感受到这种致命的危险已经像一颗定时炸弹进入了倒计时?1234567
  引导交流“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品读“微弱的光”。
  2、知结局:结合课文最后一句“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来了解故事的结局。
  3、巧辩论: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如果这一事件被当时法国的戴高乐将军知道了,你觉得他会把荣誉勋章颁给谁?
  (1)双方一辩:亮观点,简述理由。
  (2)双方二辩:可反驳对方,支撑自己的观点。
  (3)双方三辩:再深入到文中找各自的功劳。(以下三个板块仍旧是移动式的)
  ①研读杰奎琳的功劳:
  a、陈述理由:略
  b、追溯原因:通过品读“娇声娇气”、“镇定”、“道过晚安”来体会杰奎琳的机智沉着、察言观色。
  ②研读伯诺德夫人的功劳:
  a、亮出功劳: 献灯灭蜡烛
  b、品读“急忙”、“轻轻地”看似两个矛盾的词,体会人物虽心急如焚却表现出的不露声色。
  c、指导多元朗读:“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③研读杰克的功劳:
  a、亮出功劳:搬柴移蜡烛
  b、自主选择句子练读,评价。
  c、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解决,体会杰克在计划失败后表现出来的机智、从容镇定。
  4、统一观点:现在,你认为这枚奖章应该颁给谁?(一家人)陈述理由
  三、升华,点题结课
  从战争的角度升华情感,引导学生融情于文。(播放法国国歌《马赛曲》)
  2006年10月19日,仍然本校借班上课,在专家和许多热心同事的期待中,第二版的《半截蜡烛》粉墨登场。课后,专家以宽厚的臂膀接纳了我。
  1、体验感悟成为阅读教学新的增长点。教师创设了一个大问题背景:荣誉勋章颁给谁?让学生深入、细致地去读课文,对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需要学生设身处地与文本中的母子三人共同经历跌宕的情节,借助角色效应,缩短与对象的距离,增强了情感体验和领悟。有了学生个性化的多元解读,学生的诵读涵泳就能深入文本内核,同文本在鲜活的生命律动中展开交往,从而达到“文若己出”、通融一体的境界。
  2、咬文嚼字、浓墨重彩成为语文味课堂的催化剂。单就“微弱的光”这一不经意的词语,就有点石成金的味道。“微弱的光”实在是一枚进入倒计时的定时炸弹,是一把架在伯诺德一家三口头上的利刃。平淡的一个词“微弱”,却写尽了伯诺德一家人的极度的紧张和深深的担忧,因为蜡烛发出微弱的光意味着一系列险情即将次第发生。但如果不加品味,其中隐含的信息、千钧一发的形势就难以生成。具体怎么品读?一是让学生联系上文蜡烛存在的隐患说说“发出微弱的光”意味着什么?再加上学生入情入味的朗读把当时问题的严重性渲染得淋漓尽致。二是调取积累内化形势。再次回到“微弱的光”一句,想想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当时的险情?“危在旦夕”、“万分紧急”、“迫在眉睫”、“千钧一发”等词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三是在学生实声处理朗读有失偏颇时,教师及时指导学生用虚声来表现险情。这时,紧张的呼吸、凝固的空气顿时充斥了整个课堂。1234567
  3、细节编织的网眼清晰可见,但整张网的结构处理还可大气些。教师引导学生对险情的体悟,对伯诺德一家三口每人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研读都似或浓或淡的雾霭,悠悠地弥散在课堂的每一处空间,渗透于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但课堂的布阵还可更整体些。像蜡烛的隐患,形势的危险的研读完全可以放到人物的探究中,它不但不会让课堂结构呈现松散,反而成为体悟人物内心与品质的极好载体。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了每一个人在保全蜡烛的过程中各自的功劳,但忽略了三人同仇敌忾中的合作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师生对话能从整体性的角度再有所深挖的话,学生的认知还会深刻。
  的确,相比第一版的《半截蜡烛》,第二版对课文第3-7自然段的课文处理,采用了设置矛盾冲突,提升思维品质的策略。我以辩论的方式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荣誉奖章颁给谁”问题解决为总体线索,引导学生经历“问题-感悟-产生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历程。这样,学生在两种不同观点:把奖章颁给杰奎琳和把奖章颁给一家人的碰撞下,对文本的感悟也在逐层深入。当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中体悟文中人物同仇敌忾,相互合作的表现时,教师再次抛出问题:这枚奖章应该颁给谁?学生众口一词“颁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到这里,似乎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已经迎刃而解了。
  在听到专家保留性意见的同时,我也在深刻反思这一堂课:
  一、自己对语文课堂扎实、深入、细致的追求,求到了扎实,求到了细致,但距离深入好像还缺了那么一点火候。两个孩子还很幼小,他们在与敌人的周旋中由原先的“脸色苍白”到后来的沉着冷静,转变的原因是什么?特别是杰奎琳年纪如此之小,但在蜡烛即将熄灭之时,为什么能极度镇定地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再上楼?是母亲的沉着机智为两个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是哥哥的大智大勇给了妹妹影响和启示。可惜,我对一家人的潜在表现缺乏了这一点整体性的考虑。
  二、自己对语文课堂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追求,求到了一定火候的人文,却丢失了最最基础的工具。虽然课的设计在学生主体地位上做足了文章,但由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对减弱,使得辩论的一辩、二辩、三辩没有达到循序渐进,矛盾的白热化效果,整个辩论呈现学生牵着鼻子走的状态。这样教学,学生虽然能借助文中的词眼明白伯诺德一家三口的各自功劳,但却失去了对语言文字不光要理解还要运用的这一工具性的课程特点。如果教师能紧扣教学之源——文本,找到这一文本体现工具性的极佳途径——指导学生学习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的表达方式,那么,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就不是什么艰难险阻的事了。看来,磨得还不够脱胎换骨啊!
  迁就文本还是迁就教师——半截蜡烛燃得一意孤行
  灵魂的再次洗礼是在学校教学周结束前语文专家给我们作的一个简短讲座。她谈到了“阅读教学中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问题和“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问题。她的基本观点是:教师要尊重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对文本的理解要到位;对话的目的是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许多教师的课堂对话多了点感受与理解,却欠缺了点欣赏和评价。对话要对到一定的层次和高度,要放在整体的背景上来研究。对话的理想境界就是多元开放,螺旋上升。就像登山一样,从山脚拾级而上,移步换景,及至山颠才体验到豁然开朗的快乐!1234567
  悟则有余,度却不足,正是第二版《半截蜡烛》的症结所在。如果能善于结合整体,在整篇文章的大背景下,从关键词句中读出它的潜在之意,揣摩人物在特定的情境中复杂的内心世界,不就能让课堂的春水吹皱满池了吗?于是,在兄弟学校的教导们来校指导教学工作前,第三版的《半截蜡烛》趁热打铁地诞生了。
  一、复习,问题导向
  1、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普通的半截蜡烛吗?课文围绕着这半截
  蜡烛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2、问题导向:法国政府决定颁发一枚荣誉勋章给这次成功保全绝密情报的有功之人,你认为这枚奖章应该颁给谁?(学生会有两种观点,引导他们到课文中去找证据支撑自己的观点。)
  二、研读,自主探究
  1、预设颁给小女儿杰奎琳(品读第6-7自然段)
  (1)陈述功劳
  (2)杰奎琳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请求?研读体现险情的句子。
  (3)杰奎琳正是在这紧急关头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保全了蜡烛中的秘密,看来她的功劳的确功不可没。再仔细地想想,光有办法就能成功吗?
  研读杰奎琳的其他表现投射出来的品质。
  (4)杰奎琳在此次战斗中表现出来的沉着与冷静,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吗?(结合“脸色苍白”理解原先孩子们的那种害怕紧张)那后来怎么变得如此沉着与冷静了呢?(母亲的沉着冷静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
  2、预设颁给他们一家人
  陈述理由:保住蜡烛中的绝密情报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
  (1)探究伯诺德夫人的功劳(品读第3自然段)
  ①研读伯诺德夫人虽心急如焚却不露声色表现的句子。
  ②理解心急如焚可抓几个点“脸色苍白”、“急忙”、及上文蜡烛存在的隐患。
  ③理解不露声色可抓“轻轻”一词,同时对“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一句作多元朗读。
  ④陈述功劳:结合“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理解赢得宝贵时间。结合不露声色的表现理解树立榜样。
  (2)探究大儿子杰克(品读第4-5自然段)
  ①陈述功劳:从容搬柴显镇定
  ②找找杰克从容、镇定的表现加以研读,自主提问(……的时候,杰克是怎么想的?)自主解决。特别是“默默地坐待着”的沉着表现给了妹妹影响和启示。
  3、面对险情,母子三人与敌人三次展开周旋,虽然各自想出的办法有所不同,但不同的办法里投射出来的有相同的东西吗?
  三、总结,陈述理由:现在,你觉得法国政府把荣誉勋章颁给谁才是合情合理的?(一家人)陈述理由。
  四、升华,点题结课
  从战争的角度升华情感,引导学生融情于文。(播放法国国歌《马赛曲》)
  2006年10月23日,第三版的《半截蜡烛》闪亮登场。我的反思如下:
  1、将对话教学文火慢炖,逐层推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不可能急功近利地一步到位,需要在体悟和朗读间循环往复地抛几个来回。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通过读书有所感悟,通过感悟促进内化。学生的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学生在平等的对话氛围中,自由表达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可以针锋相对,可以观点相悖,但随着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自然就进入了那种豁然开朗的境界,当然课堂的满池春水也是涟漪阵阵。1234567
  2、将课的框架理性处理,凸显重点。整堂课,我采用“综合-分散-综合”的课堂结构引导学生对话文本。先让学生有根有据地学文,说说在你认为“荣誉奖章应该颁给谁?”一开始学生想当然地认为这一勋章应该颁给杰奎琳,因为从结果来看是她完成了保护蜡烛,保全秘密的艰巨任务。而伯诺德夫人与大儿子杰克虽然也曾试图努力过,但最终毕竟都没有成功。因此,如果要按功论赏的话,这一枚奖章应该颁给小女儿杰奎琳。但随着对课文的深入学习,教师具体结合文本语言,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地引导学生进行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最终使学生不但认识到母亲也为保住蜡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儿女们树立了大智大勇的榜样,大儿子杰克一如既往地表现出的从容镇定为杰奎琳赢得了下一个机会,然后再回归到奖章应该颁给谁时,学生众口一词地说应该颁给他们一家人,而且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对“为什么要将勋章颁给全家”这一结果有了比较全面与深入的感悟,从而比较理想地达到了文本解读的深度与高度。
  3、将艺术金针巧夺与人,激发情感。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需熏陶学生的情感,使得学生学习的信心铆足劲。因此,教师语言艺术的真谛不仅在于使人知、使人信,更在于要巧妙地把 “艺术金针”度与学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像课堂上我请学生找杰奎琳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请求的?一学生找到了句子,但朗读时那种险情荡然无存。我则正面引导他:“你找得真快,如果能把你的理解融在朗读里,老师会觉得你更棒!”这样,就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识其道、明其理、感其情、动其衷了。
  可以说,第三版本的《半截蜡烛》在合理设计的同时,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深入挖掘文本的情况下,时时不忘文本的工具性体现,注重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具体在引导学生品读杰奎琳极度镇定的表现——向军官们道过晚安才上楼时,教师的理解是体现了杰奎琳的忍辱负重,但从文本的角度出发,向别人道晚安是西方一些国家的最基本礼节,因而教师的理解有点牵强附会与一意孤行。看来,在教师与文本之间,虽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解读文本时还是应该以文本为源,迁就文本,尊重文本啊!
  后知后觉
  三个星期的磨课,自悟和他悟的结合,有形和无形的合作,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原来磨课也是一种美,个体酝酿如诗,集体喷薄如歌。
  磨课是一种探究,你会惊讶于碰撞乃至燃烧的智慧和姹紫嫣红的精彩;
  磨课是一种锤炼,你会锤去一些糟粕,炼出许多精华;
  磨课是一种涅?,你会在自我否定中痛苦一时,却会在生命重生中快乐持久。
  磨课是愉悦的:虚心涵咏难能可贵,坦诚交流弥足珍贵;
  磨课是温馨的:如一束花儿在心间悄然绽放;如一道印痕,深刻、隽永。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5月第1版;
  3、《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1月-11月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077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