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的教案设计_杨氏之子》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6-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并理解“惠”、“曰”、“禽”三个生字;
   2、通过对比学生与教师读的不同处,展示矛盾,探究原因,读通课文,理解意思;
   3、立足“未闻”、“应声答曰”的品味体悟,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过人;
   4、在迁移运用中感悟古文之韵之味,初步培养喜爱古文的感情。
   教学板块
   板块一:释题导入,迁移运用
   板块二:初读古文,读准字音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理解意思
   3、指名朗读,掌握学情
   板块三:探究停顿,读通课文
   1、细听范读,边听边画,展示矛盾
   2、借助注释,探究停顿,读通课文
   预设点一:孔君平诣其父
   引导学生明白“孔君平”是人名
   预设点二:孔指以示儿曰
   引导学生理解“孔”就是指“孔君平”
   预设点三: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理解“家禽”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从“孔雀”不是“家禽”这对矛盾中明白停顿
   3、再读课文,理解意思,讲述大意
   板块四:深层对话,体悟“言外之意”,品味精妙之处
   预设点一: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1、师生对话,理解“字面之意”
   此是君家果——杨梅是你们杨家的水果
   2、品读对话,体味“言外之意”
   此是君家果——你和杨梅同姓,乃一家人。
   预设点二: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父子家禽。”
   1、感悟对答之巧,一叹“聪惠”
   引导学生理解杨氏子对答妙在以对方的姓做文章,能以其人知道还治其人之身。
   2、品读“未闻”之妙,二叹“聪惠”
   读出“未闻”隐含的礼貌与委婉,感悟言外之意。
   3、感悟反应之快,三叹“聪惠”
   理解“应声答曰”,体会杨氏子反应敏捷。
   板块五:美读古文,迁移改文,熟读成诵
   1、美读全文,读出韵味
   2、迁移改文,熟读成诵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069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