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案例分析]《杨氏之子》教学案例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6-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0课。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

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故事引入

1.出示罗斯福的故事。默读。

孩子们,昨天我们聊到了一个话题“语言的艺术”,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语言艺术的故事,请大家看看。

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中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问他关于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小声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吗?”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罗斯福接着说:“我也能。”

2.问题:罗斯福告诉了他吗? 你从哪儿知道的?对,你读懂了这个故事。罗斯福拒绝了朋友,但是他并没有正面的拒绝,而是采用了一种委婉的方法,这里就体现了语言的艺术。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语言的艺术”。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流传的很多,刚才大家读的故事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读一篇古文,齐读课题――(板书:语言的艺术)

3.写入课题,解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指导理解“杨氏”指姓杨的人家。

二、读通课文

师: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就先来读读吧,把每一个字音读正确。

1.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要读出古文的韵味,自由小声初读课文。

2.请一个学生读课文。

3.范读。

4.自己试着读一读,相信你会比老师读得更好。自由朗读课文。

5.请生朗读,检查字音。

三、理解课文大意

1.自主理解课文。

师:这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对照原文请学生逐句理解。)

(1)相机指导理解文言文的两个重要方法: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

通过看注释理解了“甚、诣”等字的意思。

理解“为设果”需要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板书: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

(理解第一句时板书:杨氏子;理解第二句时板书:孔君平)

(2)指导并强调下列字的意思:

诣:拜访 设:摆出 示:给

曰:说 夫子:尊称,您 家禽:家里的鸟

(3)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

(4)全班交流。请一个学生讲给全班同学听。

4.带着理解朗读课文。

四、品读句子,体会杨氏之子应答的巧妙之处

师:南宋诗人、哲学家朱熹提出了“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读书方法,请你再细细地读、静静地思考,一定会有新的体会。

  1.提出问题: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2.品读句子,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3.独立学习思考,并做好批注。

  4.四人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重点点拨:

  (1)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孔君平由杨梅而联想到小儿家的姓,就跟杨家小儿开了一个玩笑,语言很风趣幽默。(板书:杨梅) 123

  (2)杨家小儿听出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并立刻做出反应,知道客人在拿自己的姓开玩笑,所以马上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孔雀,所以用孔雀跟他开玩笑。

  (板书:孔雀)

  (3)品味杨氏之子的话外之音,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和理解。

  如果你认为杨梅是我家的水果,那孔雀就是你家的鸟啰!

  6.设想:孔君平听了杨家小儿的回答,会怎么说?

  (1)指导学生在说孔君平的话是用上“聪惠”(板书:聪惠)

  (2)点拨:语言的艺术来自于“智慧”。

7.小结:这杨家小儿真是不简单啊,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其实,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艺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讲,会达到不同的效果。

五、熟读成诵

学到这里,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吗?一起背一背。

六、拓展

1.给你家小区花园的“严禁践踏草坪”换一种说法,体现语言的艺术。

2.生活中体现艺术性的语言还有很多,同学们交流分享收集的资料。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总结。

师:我们的汉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有“口吐金兰”的语言香气,有“唇枪舌剑”的语言战争,有“妙笔生花”的语言表达,有“舌战群雄”的语言典故,语言的艺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也会大相径庭。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希望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不仅能够感受到语言魅力所散发出来的光彩,而且能够运用语言的艺术。

4.课堂延伸,

(1)推荐《口中狗窦》。结合注释自己读读,争取读懂,然后讲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你阅读的快乐。

           口中狗窦

 张吴兴,年八岁,口中缺一齿。人因戏之曰:“君口何为开狗窦?”张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耳!”人莫能答。

[注释]

1、张吴兴:即张玄之。字希祖,东晋人。曾做过吴兴太守,故被称为张吴兴。

2、因:因此。

3、窦:孔,洞。

4、耳:语气词。

(2)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及网站,推荐《世说新语》,指导以“语言的艺术”为主题上网搜索小故事的方法。

 

 

 

 

 

 

 

 

 

 

 

 

 

 

以小故事的方式引入课题,既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语言艺术的魅力,又激发了他们学习古文的兴趣。

 

 

 

 

 

 

学习语文读是根本,把课文读通顺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解课文的前提。

 

 

 

 

 

 

 

 

 

 

 

本文虽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

 

 

通过学法指导,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交流,再及时点拨,达到理解文意的目的。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句子的意思去意会文言文朗读的停顿。这样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文章越品越有味,在反复的角色对话中层层深入,让学生逐步体会对话的巧妙之处,体会语言的魅力。

 

 

 123

 

 

 

 

 

 

 

 

 

 

 

 

 

引导学生在课外去发现、搜集精妙的语言,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积累并学习运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美好!

 

 

 

 

 

 

 

 

 

 

 

 

 

 

 

 

 

 

 

课堂中习得了一篇古文,是学习的终结吗?不是的。我们在课堂上要做的是努力地去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因此向学生推荐一篇同是出自《世说新语》的古文——《口中狗窦》,语言简练,符合学生的理解力。这样,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和热情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板书设计

 

语言的艺术            杨氏之子    

聪惠(智慧)

             杨家小儿   孔君平

         看注释

             杨 梅    孔 雀

        联系上下文

 

自评等级

互评结果

评语:本课设计,以情趣为重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的认识深度。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自主学习中,引领学生一次次地触摸文本,走进文本,亲近这文字中描摹的鲜活的人物,感受这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古典语言的韵味,体味这洗练的语言中蕴涵的情味,生发出对语言学习的趣味。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069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