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后反思_《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以及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2、了解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七律·长征》《开国大典》两篇课文,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出示课题:27、青山处处埋忠骨)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新课
1、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板书:老年丧子
2、在青山的掩映下,让我们再次回顾抗美援朝战争。(师补充资料)
(出示图片)请看,这就是毛岸英同志。
3、同学们,人生最大的痛苦,莫大于老年丧子,儿子牺牲的消息对主席来说,简直就是个噩耗。此时此刻,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主席此时的心情吗?
(悲痛欲绝、心如刀绞、撕心裂肺等等)板书:无比悲痛
4、是的,主席失去爱子的痛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那么,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主席此时悲伤的心情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这些句子,读一读,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体会。
5、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谁来交流一下?
(1)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一位近60岁的老人,听到爱子牺牲的噩耗,不说话,不吃饭,只是不住的抽烟,谁不为之难过?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几句话?(放慢语速,用低沉悲伤的语调读。)应抓住哪些重点词来读?指生试着读一下。(学生评价)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话。
(2)岸英是他最心爱的长子。当年,……这次怎么会……
这是老人对爱子的回忆,反映了岸英成长中经历了许多磨难。这些回忆也表现了毛泽东的无比悲痛。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3)“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这一段,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刻画人物形象的?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呢?(指生回答)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凡人情怀
6、就是在这样痛不欲生的情况下,两封接踵而来的电报使主席面临一次重大的抉择。
(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第七自然段——主席艰难抉择的过程。
(2)谁来谈一谈你的感悟。(指生回答)
主席作出了怎样的抉择?(板书:葬身异国)你觉得主席做出这样的抉择,心情是怎样的?(主席的心情是痛苦的、矛盾的。)那就让我们读出这份痛苦、矛盾的心情吧。(指生读,齐读)
7、同学们,中国人最讲究回归故里,然而,朝鲜战争中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士,不可能将他们一一带回国安葬,作为主席必须带好头,把岸英葬在朝鲜,为老百姓做出榜样,同样也能增进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所以,痛苦的抉择之后,毛主席签下了这样一句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请大家齐读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板书:伟人胸怀
8、做出这样的抉择,主席的心情是痛苦的,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读这一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悲伤的语气)请同学们再读这一句,读出悲伤的感情。12
9、这一夜对主席来说,肯定是一个不眠之夜。透过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三、朗读课文,回归整体。
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主席那凡人的情怀和博大的胸襟。

教后反思:本组课文是关于毛主席的一个专题,《青山处处埋忠骨》是略读课文,学生根据阅读提示,提前预习了课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对课文中一些重点句子都进行了简单的批注。因此,能够一节课完成两篇课文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感觉这节课成功之处在于:
1、资料的恰当引用,使学生对故事背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的预习效果好,朗读感悟深刻,这是效率课堂的有力保障。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019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