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故居|《毛主席在花山》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毛主席在花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最后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记叙了毛主席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事,表现了毛主席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文章依次记叙了三件事: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派警卫员给群众送去茶水;毛主席来到碾米群众众交谈并帮助群众推碾子。
教学片断:
(引导学生读通课文,理解“山旮旯”、“石碾”、“簸箕”等生词的意思;默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在分段的基础上,用比较简练的话语概括文章中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用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第一件事,感悟毛主席关心群众的生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高尚品格。)
师:上节课,我们从毛主席请群众到他住房附近碾米这件事中,看到了一位关心群众生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伟大领袖。这节课,我们继续用上节课的方法学习课文,看看我们还能感受到什么。
    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课文中第二件事的部分,边读边想,你从哪些句子和词语中,体会到什么?用笔勾一勾,在可以在旁边写一写。
生:(读课文,勾句子、词语。)陆陆续续有学生举手。
师:好,谁来说一说,你从哪些句子和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11自然段里毛主席说的话中体会出毛主席是一位关心群众,不把自己摆在特殊位置上的主席。
师:毛主席说什么了?你能不能读一读?
生:能。“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的位置上了。”
师:毛主席的话很长,我们大家都仔细地来读一读,到底毛主席的话里有几层意思?读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它划一划“/”。
生:(自读这段话。)
生:我觉得毛主席的话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老百姓是我们胜利的保证,我们的胜利也是为了老百姓。第二层意思是说不要把他摆在特殊的位置上。
师:哪些句子说的是老百姓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
生:那三个问句?
师:这三个问句分别是什么问句?
生争先恐后:第一个是疑问句,第二个和第三个是反问句。都是反问句。
师:对了,第一个是疑问句,第二个和第三个是反问句。那么该怎么读呢?毛主席是什么样的语气呢?自己读读、想想。
生:(自由朗读句子。)
生:我觉得毛主席的语气应该是比较和蔼的,因为他在跟警卫员说道理。(读句子。)
生:我觉得应该是比较严肃的,因为他不仅是在跟警卫员说道理,还是在教育警卫员。(读句子)
师:和蔼、严肃,都有。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句子
师:刚刚我们说第二句和第三句是反问句,那现在我们就来把它们改成陈述句,怎么改?
生:(思考)
师:先改第二句。
生争先恐后: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不能有今天这个局面。
师:不错!第三句呢?
生: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都不能离开老百姓的支持。
师:对了。还有没有别的改法?
生:我们吃的穿的,没有哪一样能离开老百姓的支持。123
师:对,这两种改法都可以。我们就再一起来读读这三个问句吧!
生:齐读
师:毛主席告诉警卫员,老百姓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也就是说,我们的革命必须依靠老百姓。那发过来讲,我们的革命也是——
生齐:为了老百姓。
师:所以,毛主席要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的位置上。什么事情特殊?课文里指什么?
生:指把茶给老百姓喝。
师:这茶有什么稀奇的?
生:这茶是南方工作的同志送给毛主席的,而且是转了几道手。
师:说明这茶非常的——
生齐:珍贵!
师:毛主席愿意把这么珍贵的茶拿给老百姓喝,而且大家注意到没有,当他把这筒珍贵的茶叶拿给警卫员的时候,是怎么拿的?谁来读读?
生:读句子“说着,毛主席从桌上拿起一筒茶叶,说:‘你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候沏一桶茶水,你负责给碾米的群众送去。’”
师:他是怎么拿给警卫员的?
生:从桌上拿起。
师:这么珍贵的茶叶,他自己都没舍得喝,可当他要拿给老百姓的时候,却是这么毫不犹豫地“拿起”。不仅如此,而且还要每天都沏一桶茶水。从这些,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能体会到毛主席是真正的关心群众,为群众着想。
生:我体会到在毛主席的心里,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师:说的好!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

教学反思
这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可是我却安排了两个课时。原因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就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而本篇课文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是本文的一个特色。因此,我安排了两个课时,重点就是了解毛泽东的在花山的三件事,并抓住毛主席的神态、动作、语言去体会毛主席关心、热爱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高尚品质。下面,我就本环节作如下的反思:
1、课前一定要好好的钻研教材,构建知识树。课前,我先对本单元进行了总的知识梳理,明确了单元训练重点。接着,把本单元的每一课分别构建成知识树,梳理出重点的字、词、句、段、篇,就这样,这一课的知识点就一一展现在我眼前,文章的脉络一览无余。最后,找到文章的切入点,切入教学。正因为这样,这节课我上起来感觉得心应手,学生们学起来也是那么轻松愉悦。
2、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关注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地驾驭课堂,有效地引导教学,提高效率。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关注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意愿,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从而引入教学重点。当学生积极性不高时,不妨提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如,本环节中的反问句变陈述句,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的表现,就知道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了,课堂上也更有自信了。
3、充分认识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思维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产生的,不是凭空产生的,当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激发时,教师应多角度引导。在环节的教学中,虽然学生能从毛主席的话中感受到他热爱群众、关心群众、为群众着想,但感受却不深刻。怎么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感受这样一个伟大的领袖呢?于是,我就抓容易被学生忽略的那“一筒茶叶”,从文本上去引导学生体会茶叶的来之不易,茶叶的珍贵,连毛主席自己都舍不得喝,却毫不犹豫地拿给老百姓喝,这样,学生们才深刻地感受到“在毛主席的心里,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一个真正为群众着想的领袖。”123
4、在教学中要努力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努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同时,不能丢了语文最基础的语言文字训练。本节课上,在引导学生感受毛主席高尚品质的同时,我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反问句与陈述句的变换,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在课堂上要适时地训练。同时,感悟作者用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是我教学的重点。不难看出,我在教学中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个重点来展开的,引导学生抓毛主席的语言,抓毛主席的动作去感悟等等。课后,我还要求学生通过一件事,用这样的方法去进行练笔,写一位老师。可以说,课堂上较好地实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5、还应多学习,厚积薄发,才能有效引导。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知识素质和知识容量,才能在课堂上从容地应对突发事件,自然地引导学生继续学习课文,不至于弄得措手不及。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019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