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1111+99999*8的简便算法过程|28* 毛主席在花山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记叙了毛泽东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事,表现了毛泽东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深刻反映了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的群众。
按事情的发展过程,文章依次记叙了三件事: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毛泽东来到碾米群众中交谈并帮群众推碾子。这三件事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让警卫员把群众请回来碾米,不要影响群众正常生活,表现了毛泽东对群众的关心。进而派警卫员每天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表现了毛泽东对群众的体贴、爱护。最后,毛泽东来到群众中,亲手给群众递上茶水,帮群众推碾子,表现了毛泽东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
善抓细节,通过细微之处来表现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是本文的一个特色。“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动静了呢?”“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这说明毛泽东十分注意体察民情,他不仅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而且惦记着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琐事,试想,若没有一种普通群众的情怀,谁去管日复一日的碾米声和村子里有几台碾子?“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一边推,一边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玉米碎粒。”这几处细节描写,更加直接地反映了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他不仅想着群众,而且能做、会做普通群众所做的生活小事。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通过了解毛泽东在花山的三件事,体会毛泽东关心、热爱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这是教学的难点。二是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
这是毛泽东听了警卫员的报告后讲的话。毛泽东讲话的态度是严肃的,话语中“不能……就……”的句式,看出毛泽东热爱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②“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
这是毛泽东对警卫员说的话,提醒他要注意工作方法。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毛泽东与群众的情谊,可以体会到毛泽东对警卫员的关心和教育。语气是那样和蔼,态度是那样诚恳。
③“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了。”
这是毛泽东说服警卫员去送茶水的一段话,其中包含三个意思:一是进行革命战争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一句,强调了人民群众对于革命战争的重要作用;二是我们进行革命斗争也正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摆在特殊位置”意思是认为首长、领袖的生活待遇应该不同于普通群众。这几句话表现了毛泽东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坚持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质。这是毛泽东的一贯的思想,一贯的作风。123
④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说:“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
这句话意味深长,表面是说由于毛泽东当时在花山,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来碾米的老人对毛泽东似曾相识,但未完全确认眼前的首长就是毛主席。深层来讲,毛泽东的所言所行,和普通群众是那样的近、那样的亲,他就是一名普通群众,或者说是千千万万普通群众的一员,老人感到亲切,似曾相识。
(2)对词语的理解。
夜以继日:以,用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
局面: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
旮旯:方言指角落,文中指狭小偏僻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方法。
三、教学建议
1.本课的叙述通俗易懂,又是一篇略读课文,可按照课文前面“导读”要求,安排学生自读课文,教师重点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你从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时,要注意不要脱离课文,要紧紧抓住那些细节描写,扣住具体的词、句来体会。
2.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对学生而言是难点。教学时,教师可结合第一自然段的阅读,简介毛主席在花山的背景,那时正值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他仍然惦记、关心普通群众,真是难得。其二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去细细体会,如“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可引导学生抓住“皱了皱眉”、“又放下了”体会,此时毛主席可能在想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教学时,可以适当拓展,布置学生搜集毛泽东的有关资料,阅读关于毛泽东的其他文章,以加深对毛泽东的了解,并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交流平台”做准备。
4.本课要求学生认识的生字较多,且大部分是不大常用的字,如“碾”、“簸箕”、“沏”、“舀”、“笤”。教学时,除让学生反复读记外,还可结合有关实物,帮助学生记忆。课文中,有些方言词,如“旮旯”,可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教师予以讲解或布置学生通过查字(词)典,了解词义。
5.课文后面的“词语盘点”仍分为“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均出自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应分别在各篇课文的教学中落实读写或读记的任务。
四、相关链接
花山 花山是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以北的一个小村子。1948年春夏之交,中央领导同志从山西前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的途中,曾在这里住过几天。当时,人民解放军已转入战略进攻,中国共产党正在积极筹划全国的战略决战。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前往西柏坡的目的是为了召开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于1949年3月5日胜利召开,讨论了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提出了党在全国胜利后的总任务。
石碾 用圆柱形石头做成的粉碎粮食用的加工工具。这种工具自南北朝后使用比较普遍,现被碎米机等代替,有些农村地区还可以看到石碾。有的地方靠人力,或靠马、牛、驴等,先进的用水能,推动石碾转动。
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
(1)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123
(2)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人物的语言要体现个性化,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通过人物的行动写人。人物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4)通过人物的心理写人。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等。
(5)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物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人物的性格十分有用。
(6)通过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写人。根据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捕捉、挑选最具有特征的细节,进行准确、真实的描写,能够使人物的性格更鲜明、形象更丰满。通过相关人物的反应、评说,从侧面间接地烘托描写对象,可以起到睹影见竿的作用。侧面描写常常与正面描写结合运用。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014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