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教学规律_尊重课本与内容,提高教学效率──《难忘的一课》教学案例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课本是教学的重要凭借,但不是唯一的凭借,即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教材而又不唯教材,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去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真正达到“课堂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境界。若把课本看作教学的唯一内容,不敢越雷池半步,那么,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必然就会凝固和僵化。现以教学《难忘的一课》为例,谈谈我在拓展教学内容方面的一点经验和做法。
一、丰富学生词汇,感受语言魅力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学生读到这句话时纷纷停下来问:“老师,‘光复’是什么意思?”我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一句话“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既而又问:“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我们从日本人手中夺回了宝岛台湾,那么台湾人民获得了什么?”
  (学生此时感到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纷纷回答。)
  生1:台湾人民获得了解放。
  生2:台湾人民获得了自由。
  (很显然学生从“战争胜利”这句话中找到了答案。我接着引导:还有哪些词可以替代?)
  生3:台湾被我国“收复”了。
  生4:台湾像香港、澳门那样“回归”了。
  师:对,同学们现在知道“光复”的意思了吧。
  学生通过讨论知道了“光复”的意思就是“解放”、“收复”、“回归”之意。这一教学内容的拓展,丰富了学生的词汇,提高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并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二、学科之间互相渗透,融会贯通
  课前,我让学生听过一首台语歌《爱拼才会赢》,学生听了以后,要求我把歌词抄下来。上课时,学生在理解“闽南语”一词时容易多了。我进一步告诉学生: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区有自己的方言。“闽南语”就是八大方言的其中一个,是福建省南部一带的方言。台湾的方言也是闽南语。
  师:“国语”通常指的是什么语?
  生1:普通话。
  生2:就是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被称作国语。
  师:广东一带的方言叫什么?
  生3:叫广话。
  (显然学生是从广东省的简称中推断出来的。)
  师: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的简称分别是什么?
  学生通过讨论得到了答案:粤、桂、滇、黔、川。
  “粤语!”有个学生大声回答。
  师:谁会讲几句简单的粤语?谁会唱粤语歌?
  (学生兴趣高涨。)
  生1:“零钱”叫“散极”。
  生2:“我没零钱”叫“我某散极”。
  生3:我能从一数到十。……
  师:课后我跟你们学粤语,我教你们粤语歌,好吗?
  (学生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语文课怎么想起了唱歌?咋一看,似乎有些跑题。但是看到学生兴趣盎然,这不正是我所追求的学习兴趣吗?这一点深刻说明,各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应该使学生在学科知识的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内容向社会开放,形式向生活开放
  讲到“参观伟人画像”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结合历史,自由谈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
  生1:孔子:名丘,字仲尼,山东人,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生2:诸葛亮:字孔明,也是山东人,三国时的政治家,曾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生3:郑成功:福建人,明末清初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名将。
  生4:孙中山:广东中山人,近代伟大的革命家,领导辛亥革命。
  生5:我知道他的夫人是宋庆龄,妹妹宋美龄却嫁给了蒋介石。
  师:同学们收集的信息很多,很好!那么我再问你们,台湾现在的总统是谁?
  生1:他叫xx。
  生2:这个名字有点难听!
  (显然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可以自由以表个人见解的。)12
  生3:台湾人民叫他“阿扁”。
  生4:这个阿扁还想搞“xx”呢,早点下台吧你!
  师:是啊,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谁想要搞“xx”,分裂祖国,那么他就是人民的敌人,我们是不会答应他的!
  我从形势入手,使学生爱到思想教育,使学生对现实加深了解。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而这一点,也正是本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今鉴古,拉近了时空距离,让学生在心灵的碰撞中升华感情。
  总之,无论是上成语言课也好,上成音乐课也好,上成政治课也好,上成地理课也好,只要让学生对台湾、对台湾人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渴望,学生带着兴趣学习课文,效果就不会差。从另一个角度说,它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使学生所得甚多,由此看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拓宽教学内容,开放教学形式,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实在不多余。
  总而言之,课本是教学的重要凭借而并非唯一凭借,教学内容不应囿于一篇课文,只有把教材用“活”,语文教学才富有生机。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008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