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优文网】《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震撼人心的作品。文章用墨不多,但给读者留出的想象空间较大。语言准确而概括。每个读过此文的人,都会为圆明园的毁灭心升遗憾情;每个读过此文的中国人,都会为圆明园的毁灭心升耻辱感,激起浓浓爱国情。而这正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与作者、教者产生共鸣;为了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目标。教学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四方面内容:

  1、关注整体,以疑激趣:

    “读文贵有疑”培养学生读文问难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在质疑──解疑──回读的阅读过程中,达到情感的共鸣。

  2、关注写法,积累运用:

    针对高年级学生特点,讲文更要渗透写法。真正做到读写的结合。

  3、重视读文,读中自悟: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有的专家说:读的过程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教学中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对读、引读、对比读、自读、默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中理解、感悟。

  4、电教媒体,从旁辅助:

    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孩子是很难想象的。多媒体的引入,帮助学生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侵略者入侵的丑恶行径理解。更好地解决了语言文字想象艰难的问题。
 

【教学背景分析】

  本案为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对文章进行了初步解读,指导学生搜集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学习讨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同时学习了文章出现的重点词语,并理解了他们的意思。鼓励学生在初读之后提出问题。解决一些例如词语方面的简单问题。激发学生深入读文,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⑴ 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⑵ 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⑴ 关注整体,以疑激趣。

   ⑵ 重视读文,读中自悟。

   ⑶ 电教媒体,从旁辅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外资料和对课内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产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激起爱国的情怀。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初读质疑,以疑解文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

    齐读课题。

    “圆明园”前后两个字音同,但写法不同。前面的“圆”是团圆的圆;后面的园是花园的园。注意他们的写法。

  2、让我们再读课题。

  3、根据你初读的感受,如果让你在题目的后面补充一句话,会说什么?

    投影:

  圆明园的毁灭。

 

  4、书上是怎样说的?(第一段)指读:

    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问题吗?

  5、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课外资料补充,多读书。)

  6、学生自学。
 

二、品读解疑,突破难点

  解决“不可估量”这一问题:

  1、园林的布局宏大:

    (分三个园,众星拱月)板书:

  布局。

 

    圆明园的面积350公顷,相当于100个足球场。

    将这种感受读出来,指读。

    指导朗读。

  2、园林的建筑宏伟:

    (有许多美景)板书:12

  建筑。

 

   ⑴ 请同学们静下心来,再次默读这个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用什么样的写法为我们介绍这些景物的。

     板书:

           有……也有……还有……
         不仅有……还有…… 

     对比手法:建筑的风格多。

   ⑵ 老师引导:

     让我们一起回到140多年前,假如,你是这座园林建筑的设计者、建设者,漫步园林内,你有着怎样的情感?

     投影:

  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投影第五段最后一句,指读。

   ⑶ 我们再回到140多年前,走进这人间仙境,你又会有怎样的情感呢?谁来为我们读读第三段。

     播放录像,这是人们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还原了圆明园的过去。看后,你最想说什么?

   ⑷ 带着你这些感受,该怎样读好这一段话呢?

     (出示第一自然段回读。)

  3、历史文物的珍贵。还有什么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板书:

  文物。

 

   ⑴ 据你了解,圆明园都有哪些珍贵的文物呢?

     用个成语来形容他的数量多。

     用个成语来形容他的种类多。

     (喜欢哪个词语,赶快把它记下来。)
 
   ⑵ 放投影,造型精美的奇珍异宝:
 
     这不可计数的历史文物,上自(  ),下至(  )。师生对读。
 
     它凝结着我们的历史呀!这数不胜数的奇珍异宝早已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如今大部分不止散落何处?你有什么感受?(惋惜,气愤)
 
     如果现在再读这句话你会怎样读?投影第一段。

   ⑷ 圆明园浓缩的是什么?用一个词说说。
   
     投影:读第一段。
 

三、体会耻辱,激发情感
  
  1、同学们,历史不会忘记,就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英法联军究竟干了些什么呢?──你们读读第五段。

    听师范读,(隐去重点词)你眼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现在你们读,注意将老师没读的词语读清楚。

    此时你眼中又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散谈,品重点词。)

    此时你内心涌动的是什么样的情感?

  2、是呀,我们这个泱泱大国,我们这座曾是皇帝居住的寝宫,就被几千名外来侵略者肆意践踏、烧杀抢掠,──放录像。

    这场大火都烧掉了什么呢?

    (生散谈。)
    
    你现在又有了怎样的情感?

    (耻辱。)
  
    我们应该记住什么呢?

    (散谈。)
   
  3、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课文只用了很少的笔墨描写毁灭的过程,而用了大量的优美的语言来描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作者的用意何在呀?

    小组讨论。

  4、投影,第一段:

    指读,你想通过读告诉大家什么?

  5、总结:

    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圆明园的毁灭警示了我们什么?我们应该从历史中读到些什么?希望课下大家展开学习和讨论。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21、圆明园的毁灭

         布局:有……也有……还有……

         建筑:不可估量

         文物:不仅有……还有……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988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