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在无声中 无声胜有声|情在无声中 爱在无言处 《慈母情深》教学案例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母亲”,一个多么熟悉而魅力的字眼!她虽然时刻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再熟悉不过,但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一文中的母亲形象,对于当今优越生活条件下的十一二岁、少不更事的孩子们来说,想走进文本中的母亲,去深刻地体会母爱却不是一件易事。而老师若在一堂课上一味说教,往往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很难使之产生共鸣,受到启迪。为此我想在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和精读品味相结合的方式,并着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调动学生记忆中对母亲的印象,让学生体验文本中母亲如何劳动的基础上,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折射出的伟大母爱。
案例描述:
                           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母爱
上课伊始,我郑重其事地在黑板上板书了“慈母”两个字,接着,一个问题抛给学生:“看到这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顿时,孩子们想象的空间,记忆的大门就打开了。
“我想到了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该生深情地朗诵。(师:是呀,我仿佛看到孝顺的孟郊在轻轻地吟诵。)
“我想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师:你真会联系,让我们想到了一个用心良苦的母亲。)
“我想到了:一位母亲在深情地给宝宝喂奶的画面。”(师:一个充满温馨而动人的画面。)
“我想到了:深夜,一位母亲在灯光下为孩子盖被子的情景。”(师:充满关心和温暖的一幕)
……
这些其实就是孩子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此时此刻,被他们阐述得淋漓尽致。“慈母”在他们的心里已经悄悄地播下了种子。

字里行间感受深深的母爱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一位慈母,感受她那深深的母爱。(板;情深)齐读慈母情深 。让我们拿起课文,自由地读读,看看在你的眼中,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可以用简短的一句话或简单的一个词来表达。大概过了四分钟,学生纷纷举手,有说这是一个勤劳的母亲,有说这是一个辛苦的母亲,也有说这是一个含辛茹苦的母亲,还有说这是一个为孩子着想的母亲、、、、、、我看他们能够大致地了解了课文,于是就让他们再次细细地读课文,把文中最能打动你的一句话、一个字词或段落划出来,并写上自己的感受或体会。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六分钟过后,许多学生相继举了手,下面就是我们精彩的交流。
生:“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一段,我认为写得非常好。说明我看到母亲时很……很……(语塞)
师:你体会到了,但说不明白。很吃惊是吧?
生:我很吃惊,因为我看到妈妈很瘦弱,很累。可能我当时有点难过。想到就能要钱买书了,我又很激动。
师(深情地)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1234
师(直截了当)地问:“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孩子们又一次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生:“一个满脸皱纹,脸色蜡黄的母亲。”“一个眼睛布满血丝,眼神极其疲惫的母亲。”“一个脊背弯曲,双手布满老茧的母亲。”……
师(追问)道:“在你的印象中,母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的印象中,母亲应该是精神焕发,红光满面的。”“应该拥有一张白皙,有光泽,溢满青春的脸。”“有一双炯炯有神、清澈、会说话的眼睛。”……                   师(再次追)问:“如今,这些都到哪里去了?”
生:“消失在这没日没夜辛苦的工作中。”“消失在生活的重担下了。”
此时,通过文章所描述的人物形象与孩子印象中人物形象的鲜明对比,学生们已情绪高涨,思路开阔,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因势利导:“想到这儿,你心里感受到了什么?”
生:“心酸,心痛,一辈子都难忘、不可思议、震惊……”
这些字眼儿孩子们脱口而出,然而,这正是他们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
师:是啊!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学生读得很有感情。)我们继续交流吧。
生(急切地):老师,我觉得母亲的劳动的地方的环境太艰苦了,那儿噪声震耳欲聋,母亲在角落里辛苦地工作。说明她挣钱多么不容易。妈妈却给钱让我买书,她真善良!
师:从劳动环境、劳动很辛苦,挣钱不易,却毅然给钱让儿子买书学习的角度来想,真不错!深深慈母情,拳拳慈母爱,的确让人感动。
生:老师,我觉得妈妈和我的对话,很让我感动。特别是她给我钱时的动作:“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说明妈妈很珍惜这不多的钱。但她却让我买书,多么善解人意啊!
师:是啊,一家人要吃,要穿,孩子要上学,母亲能不珍惜吗?
然而为了孩子满足读书的强烈愿望,母亲什么也没说。从“掏”、“数”的动作,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妈妈这钱是藏了很久很久,因为她根本舍不得花,难怪那么皱巴巴。
生:这时“我”肯定很激动,想抱住妈妈,说:“妈妈真好!”
师:此时,你感受到什么 ?
生:我感受到了妈妈对我无私的爱,这份爱是我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师:是啊,母爱尽在无声中。
生:除了和我简短的对话,母亲只是掏钱、数钱。旁边的阿姨阻止妈妈给钱,她只说了一句话:“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从这儿我体会到,母亲十分支持我买书、读书,她的动作包含着深沉的母爱。
师:体会真深刻!
生:我觉得《慈母情深》这个题目,还包含了我对母亲的深情。
师:有新的发现!是啊!母亲爱我,我爱母亲。你还从哪里感受到?
生: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这一段,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热爱。后来还用妈妈给的钱为她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师:真会读书,点点心意都是情。
生:我认为,“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这段话很重要,说明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拼命挣钱。挣钱这样不容易,母亲还给钱让我买书。真是慈母情深啊!1234
师:是啊!挣钱不易,毅然给钱,两相对比,足见慈母情深!
、、、、、、                     

深情表达浓浓的母爱
经过对文章内容的一番品读后,学生们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母爱有了深刻的体会。趁着这个机会,我动情地说:“同学们,其实母爱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细细体味,你会觉得母爱原来是那么温馨、幸福。”接着,我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母爱,感受母爱的温暖幸福。思考片刻,学生们都不假思索地纷纷高举小手,有种不吐不快之意。
“当我受委屈时,妈妈在一旁不停地安慰我,那就是母爱,她让我感觉温暖。”
 “当我受到挫折时,妈妈的鼓励:‘没关系,下次再努力。’这就是母爱,这就是力量。”
“当我感冒发烧时,妈妈着急地送我去医院,那就是母爱,她让我感动。”
“当天气冷了,听到妈妈的一声叮咛:‘多穿件衣服,小心着凉。’这就是母爱,这就是幸福。”
……
看到眼前的一幕:一张张稚嫩的脸上充满了激动,洋溢着幸福的红晕。我真的很高兴,真不忍心打断他们,可我还是很欣慰地说:“孩子们,爱需要表达,生活中母亲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爱,此时此刻,我们没有美丽的鲜花,没有贵重的礼物,没有特别的惊喜,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现在你最想对母亲说什么?请你马上写下来好吗?”大概过了一分半时间,一双双手已经迫不及待地举在半空。班上平时最爱调皮捣蛋的学生王宁站起来说:“亲爱的妈妈,非常感谢您这十年来的养育,因为我的不懂事,您操了不少心,以后,我一定改掉身上的坏毛病,不再惹您生气了,对不起妈妈!”平时一向沉默寡言的女学生杨阳激动地说:“妈妈,我一个人老是不敢睡,你总是让我躺在你身边,每天帮我盖被子,您太辛苦了!妈妈,我以后要学会独立了。”“妈妈,如果您是大树,我就是小草;如果您是天空,我就是小鸟。在您的身边我永远快乐,谢谢你,妈妈!”这是我们班的小娇女慧洁说的,她都激动地流泪了。才女子依接着说:“妈妈,虽然有时我不能理解你,还常常和你吵,但是,我永远是你的女儿,我会一生爱着你!”班长志轩也连忙说:“妈妈,儿行千里母担忧。我是风筝,您就是那根线,我永远在您的关怀下成长,谢谢您!”妈妈常年不在身边的良亮同学泪眼朦胧地说:“妈妈,你知道我有多想你吗?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妈妈,我永远爱你!”小书法家王威说:“母亲,我感谢你,感谢你对我无私的关爱,我愿做你窗前的小鸟为你唱出美妙的歌声,我愿做天上的太阳照亮你的心窝,我愿做、、、、、、”“妈妈,你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千言万语都表达不了我对你的爱!”这是楠楠同学真情的表白,大家都静静地听者、感动着、、、、、、
虽然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句句饱含深情,至真至朴的深情!听着听着,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我情不自禁地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感激,三言二语可能不能表达我们全部的感情,此刻我们能做的是用心地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母亲的爱。同学们,今天回去把自己埋在心底的那番话再深情地向妈妈说一次,并帮妈妈做件事好吗?”同学们的回答是响亮的。1234

课后反思:
《慈母情深》一课结束了,可我感觉还意犹味尽,学生们更是感怀万千。虽然这节课我没有太多的准备,但是我觉得目的达到了。因为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文中母亲的爱,同时自己也体味到了浓浓的母爱,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个人都能大胆而真诚地向母亲表达爱。这节课使我明白,今天的语文教学不能脱离文本,更不能脱离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而应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文本,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来丰富语文课堂,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和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记得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而这节课真正激励了学生、唤醒了学生,也唤醒了我自己。因为,这堂课使我真正明白了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意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生活,要了解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教育学生,帮助学生,这样才能促进其不断进步和成长。这不由得又让我想起山东新教育领军人物常丽华老师说的一句话:“学生是我们永远的骄傲。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成为卓越的人,还要让他们永远幸福。”晚上,我坐在电脑前,在博客上写下了:感谢课堂,感谢学生,让我收获幸福!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974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