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与联想、感情朗读、小练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7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地震,这个词对我们来说,曾经是那么陌生,但今天,地震,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却有太多太多清晰而又沉痛的回忆。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相信大家都还记忆犹新吧。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该永远铭记的历史吧。(课件出示相关图片,配乐)
二、复习引入
大地震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人们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然而,课文中的这对父子却是幸福的。在1994年1月的洛杉矶大地震中,这位年轻的父亲独自一人连续挖了38个小时,终于从废墟里救出包括儿子在内的14个孩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师:父子终于团聚了,就这个情节,课文是怎么写的?谁来读一读。
(学生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都读一读这句话,大家了解到了什么?
(学生围绕此段内容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板书。了不起,父,子)
三、新课学习
师: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你们是从课文的哪些情境中感受到的?咱们再认真地读一读课文。请大家默读课文,用心体验感受。
1.体会父亲独自挖了很长时间。
师:38小时到底有多长?(出示课件,课文12自然段)为什么不直接写过了38小时,而要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样写呢?比较这样写的不同。(课件)
2.体会父亲很坚定。
师:这可不是普通的两天一夜呀!在这段时间里,父亲经历了什么,你们看到了吗?快读一读书。
(生自由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应找到:其他孩子的父母、消防队长、警察都劝他离开这里,可这位父亲还在坚持营救儿子;学生读到消防队长说这里很危险,随时会发生大爆炸时,教师适时引导)
师:这时到底有多危险?我们看一看。
(课件出示:展现地震场景的视频)
师:你就在这危险中,就是消防队长,你会怎样劝他?自己试试。谁来劝?
(当学生读到警察也来劝阻父亲时,教师适时引导)
师:警察下了命令,怎么劝?
师:危机四伏,赶快让他离开吧,大家都来劝劝他。附近的几个同学可以分角色读读这些对话。你们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呀?
(学生体会父亲的坚定)
教师与学生对读:
其他父母都走了,也劝他离开,他问──
消防队长劝阻他,他还问──
警察下了命令,他仍然问──
3.体会父亲的信念。
师:都是父母,他刚来到这里时也曾跪在地上大哭,但他现在怎么就这么不听劝呢?
(学生自由读书找答案:父亲想到自己对儿子的承诺)
师:都读读这句话。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自由发言)
师:不论发生什么,想想会发生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现在发生什么了?
(生答:地震)
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怎么理解?
(学生围绕“父亲的信念”自由发言)
师:一直坚持着,你怎样读?父亲在绝望痛苦时,想到常对儿子说的这句话,是什么心情?自己再读一读。
师:不论发生什么──
(生接着读)
师:(课件回到12自然段)38小时,父亲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8小时过去了,父亲一直在──(生:挖)12小时呢──(生:还在挖)24小时……36小时……大家都来读一读,你们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12
4.体会父亲的艰辛。
师:你们看到他疲惫成什么样子了?大家都读读这句话,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可以看出父亲没吃没喝,没休息,身上还受了伤,教师适时引导)
师:哪儿让你们想到父亲肯定没休息过?
师:没吃没喝更没睡,眼睛全都熬红了,同学们读一读。
师:衣服都剐破了、磨烂了,大家自己读一读。
师:伤痕累累,怎么会这样呀?
师:为了救儿子,父亲什么也不顾了。请同学们把自己看到的情景再读一读吧。
(二)重点二:第十六自然段
师:挖呀,等呀,盼呀,奇迹出现了,父亲听到了什么?
(生:爸爸,是你吗?)
师:儿子是怎么喊的?
(学生朗读)
师:为什么这么读?
(师生对读至最后一段)
师:我看到不少同学很感动。刚才这段话,哪儿让你们感动?
(学生感动之处可能有:阿曼达在废墟下鼓励同学)
师:在废墟下,那会是怎样的环境?
(学生感受到废墟下一团漆黑,没吃的,没喝的,随时会坍塌或爆炸)
师:当爸爸在地面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38个小时,孩子们也就在漆黑的瓦砾堆里等了8、12……个小时,十几个七岁的孩子会怎么样?(课件)
(学生自由发言)
师:如果你就是阿曼达,当你听到小伙伴绝望的哭声、撕心裂肺的呼喊声,拉着他们颤抖的、冰凉的小手时,会想到什么?会说什么,做什么?请大家拿起笔来写一写。
(学生练笔)
师:谁愿意把自己写的或打算写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学生朗读自己所写的内容,教师适时引导)
师:父亲的话给了你勇气;你在用这种信念影响身边的同学;被埋在深深的废墟中,信念支撑着七岁的阿曼达,鼓励着同学们,迎来了希望。(课件出示)
这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儿子?
(三)重点三:第二十二、二十三自然段
师: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当父亲让阿曼达出来时,他又听到了什么?
(生:阿曼达让其他孩子先走)
师:可是孩子,你已经在废墟下待了将近39个小时,你才七岁呀!
(学生自由发言)(课件出示儿子的话)这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儿子?
师:你真是爸爸的好儿子,记住了爸爸的话。就是这样一句话,给了父子俩勇气和希望,才能使他们战胜死神,得以团聚。我们再一起读读这句话吧。(课件出示)
四、小结
师(展示课文插图):就这样,第一个孩子出来了,是谁?第二个……第三个……第十三个……直到第十四个。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这样感人的场景──
(读最后一段)
师:你们有怎样的感受?你觉得父子俩了不起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完成板书)
师:这是生死离别后的重逢;这是一份创造了生命奇迹的父爱;有爱,生命就有了希望。(在板书上画爱心)
师:请同学们带着各自的感受放声读一读吧。
五、课外延伸
师:地震过去了,阿曼达父子团聚了,这爱的故事将长久地流传下去。在5.12大地震中,这样感人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感受一份伟大的母爱吧。(课件链接视频)
六、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的父爱母爱让我们感动,但愿像地震这样的灾难不再发生。我们是幸运的,我们也有爸爸妈妈关心着,疼爱着,他们在生活中给予我们的点点滴滴的爱,你是否能体会到呢?请拿起笔,记下你感受到的伟大的父爱或者母爱吧。(小练笔)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父子
决不放弃坚忍不拔
恪守诺言舍己为人
不论发生了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952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