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落花生》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3、继续练习点画重点词句,理解“居然、收获、羡慕”等词的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积淀来理解外表和内在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板书:种花生——收花生——议花生)
二、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1.种花生、收花生:(略处理)指导学生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师:谁能给我们读读种花生、收花生这两段内容?学生读后,“居然”你懂吗?为什么这里要用居然,你知道吗?读一读,你能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此时姐弟的心情吗?指导朗读。
指导理解:种花生和收花生虽然最为费时费力,但是作者却用了很少的笔墨来写,而议花生呢?虽然只是一个晚上发生的事而作者居然用了9个自然段来介绍,这样写的目的是使文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2.充分读书、突破重难点:
课文重点介绍了我们边吃边议花生的经过。板书:议花生
(1)请同学们分角色读课文(3-11自然段)、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三个孩子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谈到了哪些方面?
(2)你还知道花生的哪些好处呢?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3)爹爹根据我们的回答,也总结了花生的好处。
出示第9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请大家再仔细的读读这一自然段,思考填表。
①让学生在自由读课文之后填表
花生 桃、石榴、苹果
位置 埋在地里 高高地挂在枝头
外表 瑟缩 鲜红嫩绿
印象 挖起来才知道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爹爹的这段文字是用对比的手法来介绍花生的好处的。
②出示花生和桃、石榴、苹果的图片,爹爹是怎么说桃子、石榴和苹果的呢?又是怎么说花生的呢?同桌对比着读。一个读桃、石榴、苹果,一个读花生。
③指名读,评读:通过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④通过这样的对比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默地为人类奉献)
师小结:是的,父亲的这段话是想告诉我们: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默地为人类奉献。也告诉了我们:(板书)人要做有用的人
5)通过填空,加深理解:在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让我们来赞美花生,赞美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但可贵的是()。我们的()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过渡:是呀,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实实在在的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可是有的同学说,桃子、石榴、苹果也挺好的呀,它也一样为我们这个世界增添了光彩呀。下面就这个问题,我想让大家开个小型的辩论会。好好的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做个交流。
三、召开小辩论会,张显学生个性
在当今的社会你想做一个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呢,还是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呢?为什么?分小组自由选择立场陈述自己的理由。自由辩论。12
最后总结:(雷锋叔叔喜欢做好事帮助别人,他也很注意自己的形象呀。不能穿的脏兮兮的去做好事呀!所以既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又要做有用的人。)
四、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同学们,课文的最后有一句话含义很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那一夜我们谈到夜阑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现在还印在我的心版上。)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呢?(父亲交给我的做人的道理我深深的记在自己的心里了)
许地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来一起读读他说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同学们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像落花生这样的人,他们埋头工作,默默奉献,为我们的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默默工作的陪练、医务人员、教练,教师,清洁工,维修人员,边防战士,建筑工人,戏台上的配角,歌唱家身边的舞者,栽树的前人... …他们默默的付出,不为名,不图利,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为祖国默默地奉献着!他们就是默默奉献的落花生。
五、课堂小练笔:请用“落花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话。
结束语:同学们谈的非常好,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我们的祖国做出贡献!
板书设计:                  种花生
     落花生     收花生    人要做有用的人
     议花生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943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