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书为侣的教案设计]走遍天下书为侣的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多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富有含义的句子,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概括与表达的能力。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联系其读书体会,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反复阅读的理由及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周游世界啊?(喜欢)那么,如果你有机会独立周游世界,但你只能带一件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东西呢?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不同的选择及理由,然后设置一个悬念:但是有一个人啊却做出了一个坚定的选择,你们想知道他的选择是什么,理由是什么吗?及时地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解释题意
1、 老师:来,我们一起来齐读一遍课题。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指着“侣”字问,认识吗?)“哪个小聪明能大声地告诉大家,”侣“字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说出用字典等工具书来理解生字词,接下来的生字就让学生自主通过工具书去理解其意义)
2、 那么谁又能帮老师说说你对课文标题是怎么理解的,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一本书为他的伴侣呢?(让多位学生起来回答,说说不同的见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录音范读(播放ppt的朗读链接)。
1)老师:跟着录音轻声读一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的生字词,并注意检查自己的读音是否正确,读完后将自己认为容易读错或写错的生字词相互跟同桌说说,提请同桌应该注意什么。
2)老师:我们先来学习本课的几个新生字词(在ppt上展示本课的生字词)。
2、 理清课文的脉络
    老师:小声、自由地读全文,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你认为应该把课文分为几部分,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
第一段:1—2自然段
第二段:3—7自然段
第三段:第8自然段
3、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老师:同学们,请仔细默读课文的第3—5自然段,说说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的理由是什么?(让学生自由回答,板书:总能发现新东西)
    2)老师:仔细阅读下列句子,说说你对它们的理解,思考它们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用有什么好处?(ppt上出示下列句子
    a.这有什么关系呢?
b.你不会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见到他们了吧?
c.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它们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用反问句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书的喜爱之情。
    3)画出你喜欢的句子。(ppt上出示下面关键的句子)。
    a.你喜欢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是早已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光线怎么那么美!”(闭上眼睛有感情地读这三个句子,想象一下它应该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4)将你喜欢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将你们想象中的画面相互分享一下。123
5)老师:让我们再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3—5自然段。
4、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为什么毫不犹豫地选择一本书作为他独自环绕世界的伴侣,更体会了作者对书的喜爱。但是,他是怎样阅读一本他喜爱的书的呢,这留待下节课我们来继续探讨。
5、 布置小作业
    请同学们熟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并将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预习第6—8自然段,思考一下,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他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老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还记不记得作者在旅途中选择带一本书作为伴侣的原因是什么啊?(让学们大声自由地说出来同时在ppt上出示下面三个句子)
2、 老师:我们再有感情地朗读一次这三个句子。
3、 老师:读完这三个句子,你有什么体会吗?跟你的小组成员讨论一下,一会儿请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好不好?(说明“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ppt上出示问题和答案)
4、 老师:再读上面三个句子,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将书比喻成“朋友和家”,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去掉行不行?)作者将书比喻成为朋友和家,表达了作者对书的喜爱之情,也说明了一本书值得去反复阅读,更体现了作者懂得如何去阅读。(板书:将书比喻成朋友、家)
5、 同学们,在你读一本好书时,你有过像作者这样的体会吗?如果还没有,那希望你们在以后的读书中也试着像作者这样去读上多几遍,然后将你的体会跟其他同学分享,好不好?
二、继续阅读课文,深入体会
1、 请一个同学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6自然段,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2、 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分别有感情地读第7自然段,在朗读的时候,思考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过程是怎样读的?
3、 老师:谁能告诉老师,作者读书有方法吗?(引导学生概括出:体会、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识、小结收获、想象,同时在ppt上出示这些词语)(板书:读书方法:体会、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识、小结收获、想象)
4、 老师:作者是通过哪些词语将他读书方法的顺序完整地描写出来的呢?看看谁的眼睛最明亮、最机灵。(引导学生体会“首先……然后……最后……”的句式,ppt上展示出这个句子)
5、老师:体会作者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6、 默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第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那么他将“你喜爱的书”比喻成什么了?(比喻成朋友和故地)这样比喻合适吗?(合适,因为它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书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作者是如何深刻地阅读一本喜爱的书,升华了主题。完善板书:将书比喻成故地)
7、 请两位同学分别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同时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这句话的含义。
8、 有感情地齐读全文,再次完整地体会作者为什么选择一本书作为伴侣、其读书方法及作者对书的喜爱之情。
三、积累、运用
1、 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平时是怎样去读一本书的。(让学生自由发言)123
2、 老师:学习完这一篇课文,作者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吗?假如给你一本你喜爱的书,你将会怎样去阅读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四、总结
    老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为什么会选择一本书作为旅途的伴侣。那么,假如你有机会独自旅游,你会带上什么呢,为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五、布置作业
1、 找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尝试着用作者介绍的方法去反复阅读,下周同一时间将自己的读书体会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共同分享,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向同学们介绍。
2、 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走遍天下书为侣
理由:总能发现新东西
             朋友
        书 → 比喻→   家  →喜爱书
             故地
               方法:体会、思考、品味、欣赏、
                寻找新知识、小结收获、想象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905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