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设计表格式模板】《窃读记》教学设计(表格式)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1、窃读记主备人刘其平教学目标设计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主感悟作者读书的渴望与痴情,在品读中深化认识,受到情感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思想成果共享,培养合作意识;课外延伸,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读书生活相联系,体现“生活即语文”的观点;写劝勉自己或同学的话,既拓展了本课的学习,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奠定了基础。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教学重点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教学难点1、 理解“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2、“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句子的含义。课时2课时。教学程序备注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一、直奔“窃读”,整体感知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整体感知课文。(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把课文读正确、通顺。(2)认读生字词。招牌 担忧 急切 惧怕 环境 知趣 光顾 恐怕 充足 理由 屋檐 其实 支撑 鼓励 贪婪 饥肠辘辘 (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4)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 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二、品味“窃读”,感受渴望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画出描写“我” “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或与在小组交流、汇报。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3、“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①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②“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③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④根据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还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123①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神态和内心是相违背的。)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4)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价表扬。(5)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①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②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③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讨论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教师可相机点拨)④指导朗读。三、深悟”窃读”,回归整体出示课文插图,激情: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并组词。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1、 窃读记踮起脚尖 钻 挤 我很快乐,像一匹饿狼 贪婪 } 也很惧怕心里高兴 这种窃读的滋味 教学反思 课题1、窃读记主备人刘其平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教学重点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教学难点1、 理解“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2、“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句子的含义。课时2课时。教学程序备注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根源。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以及“窃读”的滋味,请同学们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2、生自由读文。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以及课文的协作方法。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1)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交流课前搜集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汇报交流。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1234、诵读句子。二、品词咏句,体会写法 1、认真读一读课文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细致描写的好处,组内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汇报。三、积累内化,课外拓展1、选择感兴趣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笔记本上。2、集体交流课外搜集的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3、小练笔:自己写两句劝勉读书的句子,并注上自己的姓名,送给自己或同学。4、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作业设计1、小练笔:自己写两句劝勉读书的句子,并注上自己的姓名,送给自己或同学。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板书设计2、 窃读记动作描写} 形象传神——读书迫切心理描写教学反思 123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9047.html
-
薛法根《爱如茉莉》教学实录_《爱如茉莉》第二课时实录详细阅读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 执教:泰州市海光中心小学 梦轩一、复习导入。 1茉莉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写,其他同学把这几个词语写在自己的默写本上。(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向母亲提出了一个问题,...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_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详细阅读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3、 初步体会诗歌描绘的美妙意境,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预习]1、实践准备、行知合一:a、课前去大自然中游览,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
-
囚歌教学设计|囚歌教案详细阅读
[预习提示]:1. 认真读课文,划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采用查字典的方式理解意思并组三个词语标在书上。认读二类字至少三遍。2. 再读课文,并识记会写田字格中的一类字(囚、锁、敞、躯、棺)。3. 三读课文,画出重点词语,通过查字典初步理解词意(永生、地下的烈火、活棺材) 。4. 再读课文,能简单说出文章...
-
假如没有灰尘阅读答案|《假如没有灰尘》详细阅读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诗句: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读一读,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拂拭”是指掸掉或擦掉灰尘,“勿”是“不要”的意思,“尘埃”就是尘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有哪些危...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一等奖]学会看病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 引...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_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期末复习资料苏教版详细阅读
《天火之谜》1 课文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解开大自然的奥秘。2 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3.选用课文语句概括段意。《厄运打不垮的信念》1...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初读课文时,学生认真的自由读了一遍课文之后。我想检查一下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如果现在有机会让你任意选读一段,你会读哪一段? (季丹妮站起来读了描写科技人员攻克难关的一段,但不甚流利)。 师:老师已经猜到你为什么要读这一段话。先放一放,等会儿深入学习课文之时,看看老师猜得是否正确。我想如果你喜...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我喜欢·同步练习详细阅读
知识广角一、把下面各字的拼音补充完整。m( ) y( ) ( )an l( ) ( )ui ( )e zh( ) h( )莓 殷 炫 峦 遂 澈 稚 凰 二、辨一辨,组词写好后给同桌听。莓...
- 详细阅读
-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案_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黄鹤楼送别》教材简析 《黄河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 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诠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