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学案例】《泊船瓜洲》教学案例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作为小学中的重要内容,古诗教学应从学生的现实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通过生活来认识古诗,而不是用古诗来认识生活。我们的课堂应不仅仅关注古诗本身,还应让学生真正感悟古诗。下面就结合《泊船瓜洲》的部分教学谈谈我的教学思考。语文教学
教学片断一:
导入,交流资料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课前老师请你们收集了诗人王安石的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他的生平,以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生:老师,王安石是宋代人,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官,先后两次担任宰相,推广变法,是一位有名的政治家。
生:通过查资料,我知道了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由于他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倔强的性格,其诗常以梅花,苍松,劲竹相经善于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句
生:我知道了这首诗是他第一次被免职后又被任命为宰相时在上任途中所作的一首诗。
师:同学们搜集的资料非常有价值,因为了解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对我们理解古诗非常有帮助。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首先要了解诗的写作背景和诗人在写诗时的心境,让学生跨越时空走进诗人的生活,从而为更好的理解古诗打下基础。)

教学片断二:
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师:老师想考验同学们的自学能力,除了了解诗人背景外,你还知道哪些学习古诗的好办法呢?
生:老师,我们可以结合注释、插图理解诗意。
生:老师,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生:我们还可以抓重点词句理解诗的内容。
师:对,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好办法,下面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法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小组合作学习古诗,一会咱们来汇报好吗?
生:合作自学
(设计意图:在学习古诗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自读自悟,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自我的角度来解读古诗,这是学习古诗的一种好办法。)
师:同学们学好了吗?“三人行,必有我师”咱们一起交流学习收获好吗?
生:老师,我读懂了前两句,意思是京口和瓜洲只一水相隔,钟山与京口也只隔着几座山。从“一水间,只,数重山”这几个词中我感到作者很思念家乡。
师:为什么呢?
生:你看插图上京口与瓜洲,钟山与京口离的都很远,我觉得是因为作者思念家乡所以在心里觉得很近。
师:是呀,钟山是作者第一次被贬职时的居住地,假如你是作者,来到江边,望着对岸,而你的家乡就在对岸,你的心情怎样?
生:思念家乡,很留恋
师:谁能读出作者的心情?
生:指读,评读,齐读
师:你还谁懂了什么呢?谁愿继续汇报?
生:老师,结合注释我读懂了后两句,意思是:“春风又把江南的岸边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我的故乡呢?我从“绿,何时,还”感受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师:你很会学习,并且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情。但“江南岸”是江南的岸边吗?谁有不同意见?
生:我觉得不是,应该是长江的南岸。
师:你为什么这么肯定呢?
生:题目的意思是把船停在瓜洲,注释里说瓜洲在长江北岸,而且从插图上我看到作者在水边遥望对岸,所以我认为江南岸是长江的南岸。
师:那么把自己当成诗人,让我们留恋的读读后两句好吗?12
生:自由读,指读,评读,齐读
师:同学们把“绿”字换成别的字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因为一个“绿”字仿佛让我到了万紫千红的春天的美景。
生:一个“绿”字可以完全概括江南春天的美景。
生:让我想到了绿树、绿草、绿油油的田野……
师:是呀,一个“绿”字写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多美呀!假如你是作者,看到此情此景心情怎样?
生:一定很高兴,很舒畅。
师:是呀,作者就要上任当宰相了,思乡之余心情一定很-----
生:高兴、得意……
师:对,这一句也正是诗人奉旨进京时喜悦心情的写照。让我们一齐“春风得意”的读读这一句.
    生:齐读
师:本来上任是一件高兴的事,王安石又可以做宰相了,为什么还想着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生:我知道了,一定是他想到了第一次被免职的经历,对前途有点担忧。不知道这次能怎么样。
师:你理解的真透,诗人正是想到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推行变法的困难,联想到第一次被免职的情景。于是,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生: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此时,诗人的心情是多么复杂的,你就是诗人,咱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好吗?
生:自由品读,感悟诗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容入诗中理解诗人复杂的心情,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把自己当成诗人在反复诵读中深切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意境,与诗人同喜同忧,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古诗。)
 案例反思: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在教学中我放开手脚,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对诗中的情与景进行自我范围内的初步理解。汇报时,从品词、品句入手,结合诗人创作诗词的背景,重点抓住“情”反复引导。让孩子们在品读中既能够感受到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又能够体会到诗人上任途中那种春风得意又顾虑重重的心情。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把自己当成诗人,随着诗人的脉搏一起去感受跳动。让学生真正感悟古诗,将古诗多元解读,丰厚学生的文化素养。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897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