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整理与练习(一)(第一单元 方程)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2022-01-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13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让学生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形成知识的体系,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方程的正确率和速度。
3、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整理知识的脉络,加深等式与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 整理知识的脉络,加深等式与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谈话引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说出:方程、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你能说说什么是等式的性质吗?什么是方程?什么是解方程呢?
在小组中互相说说。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解方程:求方程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组织讨论。
(1)出示讨论题。
1、举例说一说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等式有哪些性质?你是怎样解方程的?
3、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
(2)小组交流,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你是怎么获得这个知识的?我们在学习这个知识时运用了什么方法?
(等式与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3、小结。
同学们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掌握得很好,我们不仅要理解概念和意义,还要会熟练地运用。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1题:
(1)独立完成计算。
(2)汇报与展示,说说错误的原因及改正的方法。
2、完成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你用怎样的方法连线的?(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把x的值代入方程。)
3、完成第3题:
(1)列出方程,不解答。
(2)你是怎样列的?怎么想的?大家同意吗?
全班交流:
①交流有困惑的地方。
②交流有不同意见的题目。
4x=10
1.6x=5.6
x+7=17
x+110=250
(3)完成计算。
4、完成第4题: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指出:抓住基本关系列方程,y也可以表示未知数。
三、课堂总结
通过回顾与整理,大家共同复习了有关方程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习题超市: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并说明理由)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2)、x=6是方程x-2×3=0解。( )
(3)、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
(4)、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且所有的等式也都是方程。( )
二、看图列方程解答
面积为210 c㎡
x㎝ x㎝ 面积为24 c㎡
15㎝ 6㎝
三、数学乐园
已知x+y=15,y+z=8,当z=2时,求x=?

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
整理与练习(一)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解方程:求方程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教材简析:12
“回顾与整理”围绕本单元的重点内容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所学习的等式与方程的概念、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和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数学知识的脉络,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同时,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组织练习。
“练习与应用”第1~4题是解方程的练习。其中第1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过程和方法,并形成必要的技能,第2题通过把方程和相应的未知数的值连起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与未知数的值的关系,加深对方程含义的理解。第3、4题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shuxuejiaoan/10492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