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和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名称 《夜莺的歌声》 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教学时间 两课时(80分钟) 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大多在十岁左右,正处在爱动脑、爱提问的阶段,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能够通过人物的言行去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也就能挖掘出人物潜意识的行为。 教学目标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等词语。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作为文章线索的“夜莺的歌声”在文中的作用。 5、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关系。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2、通过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的内心的活动,挖掘人物潜在的精神品质。 教学资源 1、有关前苏联卫国战争的电影剪辑资料、夜莺图flash课件; 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3、投影仪、视频展台和大屏幕; 4、上课环境为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一、影片导入,简介时代背景,引入新课。 1、出示前苏联卫国战争的电影剪辑资料(多媒体课件演示) 2、简介时代背景,导入新课: 3、揭题、审题:(1)齐读课题。(2)思考: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夜莺”指的是谁?“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3)谁了解夜莺和杜鹃这两种鸟?(师出示夜莺图flash课件) 教学活动2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新词。 1、提问检查。通过预习,你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吗? 2、出示小黑板,学习生字。 (1)让学生齐读一遍生字; (2)学生举手自读; (3)教师指导“屑、拧”等8个生字的读音;“沉寂、盘问、口哨”等词语。 123教学活动3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课文中写到夜莺歌声的句子。 2、有几处?(2自然段、20自然段、29自然段、34自然段和37自然段)(学生举手回答) 3、师小结:下面就让我们细细地走进这五次夜莺的歌声,看看每一次歌声结束后夜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教学活动4 四、学习夜莺的五次歌声,理解课文内容。 (一)第一次夜莺的歌声。 1、读“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歌声有什么作用?   2、每一次歌声结束后夜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1)自由读4——19段思考: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儿体会到的? (2)让生交流(镇定、机智、勇敢、爱祖国等) (3)师随机出示相关语段理解。 a 出示课件: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1)夜莺是用什么句式回答德国军官的? (2)理解“一语双关”。 (3)夜莺知道德国军官的真实意思吗?为什么这样答? b 出示课件: “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1)野兽指谁? (2)为什么要把敌人比作野兽? (3)师生分角色读12——15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次夜莺的歌声。 1、出示课件: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1) “小夜莺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此时是为了什么? (2)他还用了哪些办法麻痹敌人?看课文的20——24自然段。 板书“诱敌上钩” 2、训练课文中军官和夜莺的对话。 (三)第三次和四次夜莺的歌声都在课文的第二部分,他们又有什么作用呢? 1、小声自由地读课文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每次歌声的作用是什么?。   2、读29自然段第三次“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歌声的作用是什么?(板书:巧送情报) 3、课件出示两个游击队员的对话。 生自由读——怎样读——齐读 4、夜莺是怎样向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情报的内容是什么? 5、看第四次歌声(34自然段)让学生思考:既然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为什么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 (四)痛歼敌人 1、由于小夜莺成功地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游击队员才进行一场痛快淋漓的战斗,一起读一读游击队员歼灭敌军的痛快场面? 齐读——谁能用几个成语来描述一下这痛快的场面? 2、课文第三部分写什么?(板书:痛歼敌人) (五)学习夜莺的第五次歌声 1、齐读最后一部分。 2、“从孩子的嘴里……”,这歌声有什么作用?(板书:重迎战斗) 3、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的三个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4、师小结。 123教学活动5 五、巩固总结,体会“夜莺的歌声”的含义。 1、文章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 2、小夜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或者你喜欢、佩服小夜莺什么? 3、总结全文。 教学活动6 六、课后延伸,知识拓展。 这么机智勇敢的小夜莺在一次战斗中也不幸牺牲了!多可爱的小男孩、多了不起的小英雄呀!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中,也有很多和小夜莺一样的小英雄,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最熟悉的小英雄,看看有关他的英勇事迹的书或电影,并向同学推荐和介绍。

教学反思好的方面:《夜莺的歌声》的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走出“低效课堂”的路径:1、课文抓住小夜莺的歌声这一主线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寻找了一个较好的课堂聚焦点:“夜莺的歌声”2、巧妙地设计了课堂主问题。(核心问题)“夜莺的歌声”在文章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请在文中勾画出来3、确立课堂推进线。下面就让我们细细地走进这五次夜莺的歌声,看看每一次歌声结束后夜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4、切实提高了追问有效度。如在体会第一次“夜莺的歌声”时,几个问题层层推进:(1)夜莺是用什么句式回答德国军官的?( 2)“一语双关”什么意思? (3)夜莺知道德国军官的真实意思吗?为什么这样答?        5、明确了课堂增长点。文章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小夜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或者你喜欢、佩服小夜莺什么?          6、基本达成了教学预定目标。给阅读教学中的长文短教树立了耪样。        7、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通过读去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对祖国的爱以及对敌人的仇恨。        8、这一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长课文怎样短教学的设计典范,值得学习。改进建议:1、课文的时代背景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和了解,效果会好些。2、学生在快速默读课文时,自己勾画夜莺的五次歌声有困难。由于课文太长,很多学生找不完整。有的只找到1——2次或3次;有的还找错了。原本预设很简单问题,出现了困难。老师便抽学生讲自己画的,找到几处讲几处,然后再叫人补充。更好的办法是可以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找的,互相帮助一定能找完整五次夜莺的歌声。3、对部分重点词句理解不够,虽然加强了课文时代背景的介绍,感觉还是了解不够。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981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