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教学点评】《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9-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
《桂林山水》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水:静、清、绿;山:奇、秀、险),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同时引起了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9个生字,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新词的含义。
2、在读中想象、感悟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的熏陶。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描写事物的方法。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随同作者来到了山清水秀的桂林,刚刚走入,同学们就陶醉其中,留恋不已。今天,就让我们荡舟漓江,共同领略桂林山水的美丽与神奇!师板书课题。
师:浏览课文,说说课文采用了怎样的写法?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
生:先总----分------总的写法,师板书。
生:先写水,再写山。师板书。
师:那谁来概括一下水有哪些特点?
生:(多人回答)静、秀、绿、清…
师:说对了,但是顺序不对
生:静、清、绿。
师板书。
师:山呢?一起来说。
生:奇、秀、险。
师板书。
[设计理念:教师以优美的语言导入新课,指导学生回顾旧知,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突出文章重点内容,为本节课地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导学达标
1、紧扣重点词,在读中想象、感悟漓江水的特点。
师:课文先写水,我们就先来读读写水的段落,看看哪些语句写出了水的特点?
生自由读,交流。
师:哪些句子写出了水的静?谁来读?
生读描写静的句子。(没感情)
师:还有谁想读?
生再读。(较有感情)
师:看到这么静的水,你心里舒服吗?
生再读。(很有感情)
师:能再静一些吗?
生再次朗读。(很有感情)
师: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描写水“清”的句子。(较有感情)
师:水清得能看到江底的沙石,你不激动、不惊喜吗?怎样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呢?
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江底的沙石都能看的一清二楚,可真够清的!展开想象,清的还可以看到什么呀?
生1:嬉戏的小鱼。
生2:打闹的小虾。
生3:走来走去的螃蟹。
师:用眼睛看看四周,再看看水里,你能看到什么?
生4:水中有山的倒影。
师:抬头看看天空,再看看水里,你能看到什么?
生5:天上飘动的白云。
师:看来漓江的水具有一种生机勃勃的美,谁能读出这种美?
多名学生有感情地读。
师:哪些句子写出水的绿?
生读描写绿的句子。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呀?把什么比做什么?
生:比喻句。
师:什么叫无暇?
生:没有瑕疵。
师:翡翠,玉石中的一种,十分名贵,再加上无暇两个字,你感觉怎样?
生:绿的透亮,美得高贵。
师: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
生读。
师:漓江的水的特点,谁能用一句话概括?生:又清又静又绿。
师:谁能完整地读读这三个句子?
生读。
师:学到这里,我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既然作者写的是漓江的水,为什么还要写大海和西湖呢?我觉的是多余的,谁能帮我解答呢?123
生1:它没有像大海一样波澜壮阔,但比水平如镜的西湖美。
师:你说的是它没有大海美,却比西湖美,好像不是这个意思吧。
生2:突出了漓江的水非常好。
师:你突出了一个“好”字,能不能换一个词?
生3:美。
师:那大海美不美?
生:美。
师:西湖美不美?
生:美。
师:漓江的水呢?
生:美。
师:大海有大海的美,西湖有西湖的美,漓江的水也有自己的美。那你在告诉大家,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美,其实就是各自有各自的?
生:特点。
师:漓江水的特点就是?
生:又静又清又绿。
师:这种写法叫做作比较,拿大海、西湖同漓江的水相比,是说漓江的水既不同于大海的波澜壮阔,也不同于西湖的水平如镜,漓江的水有一种独特的美!这么美得景色,这么优美的句子,我们真该美美地读一读!谁来读?
(配乐,师引读,生接读。)
   [设计理念:紧扣重点词体会感情。教师紧扣 “静、清、绿”这三个重点词,指导学生读读议议,个别读、齐读、引读、议读,在读中想象,清晰地在头脑中再现漓江水的特点,并适时地指导写作方法,将听说读写有机融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地提高。]
2、在读中想象,在动手作画中再现桂林山的特点。
师:欣赏了静、清、绿的水,再来看看奇、秀、险的山,作者是怎样写出山的特点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生默读。
师:哪些句子写出了山的特点?谁来说?
生读描写山“奇”的句子。(读出惊奇)
师:桂林的山还像什么呀?
生1:像孔雀。
生2:像狮子。
生3:像小狗。
生4:像宝塔。
师: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生:桂林的山真奇呀!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像兔子,像孔雀,像小狗,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师:除了用读来体现山的奇,你还会用什么方式?(画一画,画,也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好方法)
师:奇突出的是山的形状,那秀描写的则正是山的什么?
生:颜色。
师:谁来读一读?
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谁来读读描写险的句子?
生读。
师:“栽倒下来”,你不怕吗?用夸张的语气再来读读!读的让人心惊,读的让人害怕!
生再读,很有感情。
师小结:这就是桂林的山,既不同于峰峦雄伟的泰山,也不似于红叶如火的香山,桂林的山是那样的别具一格!想让这别具一格的山永远留在你记忆的深处吗?(板书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生:想。
师:背一背,圈住这些关键词,你一定背得更快,大家来比一比。
生背诵。
指名背。
    [设计理念:本段的教学完全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展开,除了抓住重点词体会桂林山的特点之外,注重让学生在想象中朗读并练习说话,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展开背诵,让学法得到真正迁移。]
3、在品味语言中,在欣赏画面中整体感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
师:那迷人的水,那迷人的山组合在一起,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多美呀!“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影着这样的山”作者连用了四个“这样的”,去掉不行吗?
生1:去掉就不能体现桂林的山和水的美。
生2:去掉就写不出桂林的山和水的特点。
生3:这样的山是桂林的山,这样的水是桂林的水。
师:只有桂林的山配上桂林的水才怎样?桂林的山离得开桂林的水吗?桂林的水离得开桂林的山吗?这就叫做山水相依,山水相依才最美!(师板书“山水相依”)123
师:山水相依的桂林才给人什么感觉?用文中的话来说。
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师:谁来读出心中的感受?
学生有感情地读。
师:桂林一带,群山峭拔,绿水迂回,重山复水,景色清幽,构成长达百里的美丽图画,真不愧为“桂林山水甲天下”。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出示桂林山水的美景。
师:桂林不但风景秀丽,而且名胜古迹众多,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墨客都为桂林山水写下了赞美的词,其中陈毅元帅就题下了“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的精彩之说,唐代诗人韩愈也留下了“江作青罗带,山为碧玉簪”的诗句。下面大家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赞美桂林山水。
出示:赞桂林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赞美桂林山水,可是写广告词,可以吟一首小诗,可以画一幅画……
生交流。
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机会一定到桂林亲自去看一看。
[设计理念: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极积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发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的风光,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通过写话,作诗来升华情感,陶冶情操。]
4、布置作业:
想做就做:
1、收集有关桂林山水风景名胜的资料,编写一则导游词。
2、模仿文章描写桂林山水的段落,写家乡的山水,如“青天河的水”、神农山……
3、为桂林山水画一幅宣传画。
[设计理念:开放性的作业设计为学生留下了广阔地选择空间,为下一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作好准备。]

   刘娟老师评课意见:教学流程十分清晰,紧凑。紧紧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语言,尤其在指导学生朗读漓江水“清”的特点时,教师点拨十分到位,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漓江水的清,学生朗读感情投入,十分动情。
杨琳老师评课意见:这节课真正做到了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给足了时间,在学生朗读不到位时,教师及时点拨,语言简洁明快。如:在读漓江水的“静”时,学生读过一遍后,感情较平淡,教师问:“谁还想读?”学生再读,较有感情。教师点拨:“ 看到这么静的水,你心里舒服吗?”学生再读,感情投入。教师认为感情还没有完全释放,此时教师适时范读,学生再读,感情充沛,而且完全是自然流露。
曹西兮老师评课意见:整节课重难点突出,从漓江的水到桂林的山,再到桂林山水整体的美,教师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想像,在读中再现美丽画面,感悟到桂林山水是整体的美,不可分割的独特的美。学法多样,学生兴趣盎然,整节课不觉疲倦。
刘琳老师评课意见:这节课不仅在教学生学知识,更在教方法,如:教师指导背诵,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在写法上教给学生作比较、打比方,教给学生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实现了听说读写的有机融合。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937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