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的精彩导入】鸟的天堂的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8-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内容: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第3课《鸟的天堂》
二、教学目标:
1、认读1个字。
2、能说出“我们”两次去“鸟大天堂”看到的景象。
3、懂得大榕树为什么是鸟的天堂,并能把理由简要地写出来。
4、感受大榕树的奇特美丽,是鸟的天堂;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三、练习设计:
(一).根据课文填空。
1、课文写了作者(  )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    ),所以只看到了(            ),没有看到(      );第二次是在(    ),看到了(         ),所以他赞叹说(                            )。
2、从“在一个地方”、“渐渐逼近榕树”可以看出作者是按从(  )到(  )的顺序写大榕树的。作者写出了榕树的“大”和“茂盛”:“大”可从(                        )等词语看出来,“茂盛”可从(                               )等词语看出来。这部分是写榕树的静态的,是从榕树的干、枝、叶的(    )、(    )、(    )等方面写的。
3、从(    )、(    )、(    )等词语看出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鸟的天堂的。这里写出了榕树上“鸟多”,可从(                            )等词语看出来;还写出了“鸟乐”,可从(                      )等词看出来。这部分写的是榕树上的动态,是从鸟的(    )(    )等方面写的。
4.、课文结尾一句里前边的“鸟的天堂”加引号是因为(                                )。
5、“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这株榕树的“真面目”指的是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是                                                        。123
6、“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我从“不留一点儿缝隙”知道这棵榕树真            ;从“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感受到这棵榕树                                    。 
7、词语积累。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展示──       繁茂──      留恋──      颤动──    
陆续──       茂盛──      逼近──      面目──
   静寂──       照耀──       纠正──      时常──
仿佛──       灿烂──      热闹──      片刻──
不计其数──         应接不暇──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繁茂──     天堂──    静寂──     不计其数──
兴奋──     留恋──    茂盛──     应接不暇──
8、句子练习。
抄写文中带有“陆续”、“展示”、“继续”、“应接不暇”的句子,体会这些词语的用法,试着用这些词语分别写一句话。


(二)课外延伸。
我爱家乡的木棉树
    我的家乡在南宁市。我家的房屋有一棵木棉树。
家乡的木棉树一年四季都是挺拔秀丽的。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到来了。春雨蒙蒙,细如牛毛。高大挺拔的木棉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巧玲珑的花骨朵。过了两三天,木棉花开了。有的只绽开两三瓣,有的全开放了,露出嫩红的花蕊。从远处看,木棉花像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把天际染得通红。
    到了炎热的夏天,木棉树又换上了翠绿的夏装,长得格外挺拔秀丽。圆长嫩绿的叶子,绿得透明,像一块块无暇的碧玉。一场大雨后,木棉树的绿叶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好像一颗颗透明的珍珠,更惹人喜爱。
    秋天,百花都(枯黄  枯萎)了,木棉树的叶子却长(得  的)更绿更(密  蜜)了。尽管下着霜,木棉树却和往常一样的挺拔,(显露  显示)出顶风斗霜勇敢顽强的风格。
    寒冷的冬天,西北风卷着雪花,许多花草树木经不起风雪的考验,木棉树却勇于拼搏,傲然挺立。树枝上开满了银花,一阵风吹来,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
    我听说木棉树也叫“英雄树”,它的花也叫“英雄花”。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战士就义在一棵木棉树下,用他的鲜血染红了木棉花。望着火红的“英雄花”怎能不使我产生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呢?123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木棉树。 
1 用“‖”把短文分成四段。
2 用文中的句子来概括出第二段的段意。
3 用“x”划去第五自然段中用错的字或词。
4 在第三自然段中,用“     ”划出一个比喻句。在第三自然段中, 用“     ”划出一个拟人句。
5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记叙(                                )  , 赞美了木棉树(                            )  , 表达了作者对(                )的崇 敬,和热爱(               ),更爱(                    )的思想感情。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790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