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是快乐的]给予是快乐的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7-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1.能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一、情境导入

1.今天,我带来几件小礼物,奖给昨天家庭作业做的好的同学。给学生发礼物,请获奖者谈一谈此时的心情。

2.教师小结,得到是快乐的,其实给予更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学完课文将根据大家的提问,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

二、感知发现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价问题的质量。(估计学生会提出:谁给予谁?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给予了什么?)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针对课题提问时,要抓住关键词“给予”进行思考。

3.学生选择好的问题朗读思考。

4.交流,请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新车 坐车、停车 承诺

保罗的哥哥 保罗、保罗 小男孩、小男孩 弟弟

坐车、观光 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 小男孩及其弟弟、小男孩 保罗

5.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简要地复述课文的内容。

三、感悟发现

1.教师引导:哪一个给予最珍贵?

2.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3.交流。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展开争论,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课文。

4.由于给予,圣诞前夜,保罗、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都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各有什么难忘?

3.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4.交流,各组派代表发言。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根据三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

四、鉴赏发现

1.朗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课文在选材、描绘等方面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2.讨论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能会提出:人物的语言描述的具体。以此为锲机,引导学生体会说话的语气,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五、质疑问难

1.学习中遇到哪些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共同讨论解决。同时评价问题的质量。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不能一有疑就问,应在深入思考后,的确无法解决问题才可以提问,问题要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思考。

六、总结表彰

1.请学生谈一谈学习的收获可包括对课文的理解、提问的方法等。(学生可能会提出:我知道了给予是快乐的。以此引导学生填空: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 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2.师生共同评选最佳问题、最佳提问人,赠送小礼品,颁发荣誉证书。

七、实践活动

本课故事性强,人物角色鲜明,对话较多。让学生把课文改写成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练,再组织汇报表演,评选最佳小演员。

【选用教材】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二十四课
  【适用年级】五年级第一学期
  【教材简析】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提示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哲理。
   课文共分13自然段,可分为3大段。
   第一段, 保罗以为小男孩自己想得到新车,结果错了。
   第二段,写保罗以为小男孩想坐车炫耀自己,又错了。
   第三段,写保罗与小男孩兄弟俩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并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道理。12345678
   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很适于学生朗读、复述;文中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很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文章结尾点题,提示中心的写法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易于学生迁移运用,教师在教学时要发挥教材的这些优势。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能联系全文、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从小男孩的言语行为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
  【教学时间】2课时。
  【设计思路】
   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去探究文本内容。
   第一课时重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段落结构,弄清文章中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围绕“(谁)把(什么)给予(谁)?”这个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说说课文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保罗开始以为能得到一辆新车是十分快乐的事,后来在小男孩的影响下,感悟到“给予是快乐的”。从而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也应该学会给予,不应一味的索取,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说的是一个小男孩一心助人,还带动别人认识到助人为乐的道理。你们一定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吧。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24 给予是快乐的
     读题目,读准字音
   2、解释题意:“给予”这里是指能够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劳动,作出奉献。“给予是快乐的”就是助人为乐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在生字上注音,读准生字的音,特别注意读准其中的前鼻音和三拼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炫耀圣诞节轿车兜一圈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再读课文
     课文写了保罗和小男孩的几次对话?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看车时、坐车出去时。)
     在这两次对话过程中保罗和小男孩想得一样吗?保罗错在哪里。
     在整个事情中,保罗懂得了什么?
     根据以上提示,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第1到7节写保罗和小男孩在看车时的对话。
   (2)第8到11节写了保罗和小男孩在乘车出去玩时的对话。
   (3)第12到13节写保罗在小男孩的影响下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四、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练读课文。注意文中人物原话里“我”、“你”、“他”各指代的是什么人。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题。12345678
    出示:课文中讲了把给予
    请大家再读课文,看谁找到的答案多?
  二、交流、讨论以上问题
    老师把握好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写到黑板上
   1、保罗的哥哥把新轿车给予保罗
   2、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弟弟
   3、保罗把自己的欢乐给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
  三、再读课文。课文中重点讲了哪些内容呢?
    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小弟弟。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1、先看保罗和小男孩在看车时的一段对话,你认为哪句话写出了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小弟弟?
    “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读这句话,想什么意思。
    请你说说小男孩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板书:给予
    保罗听了这句话为什么很吃惊?
    读文中内容,知道保罗开始以为是小男孩希望有个能给予他新车的哥哥,可现在知道了他并不是想要一个能给予他新车的哥哥,而是想要有能力帮助别人,做一个能给予别人帮助的人,他的思想是多么的高尚啊,所以十分惊讶。
    理解“不由自主”
    这是保罗对小男孩由敬而生爱,所以想到了要带他坐车出去玩玩。
    齐读课文第1到7节,读出保罗和小男孩看车时的一段对话,体会小男孩“一心希望给予别人快乐”的高尚的思想。
   2、在乘车出去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从小男孩的哪句话中可以看出他想把欢乐给予他的小弟弟。
    “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读这句话,想想这句话的意思。
  (1)小男孩在说这句话时心里在想什么?
    要把快乐给予弟弟
  (2)保罗在没听到这句话时,是怎样想的?
    认为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车回家的。
  (3)听了这句话后保罗知道了什么?
    他不是想要在邻居面前炫耀,而是要让他那脚有残疾的小弟弟看一看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的新车,并且告诉自己的弟弟,今后他也要送给弟弟一辆这样的新车,让他坐在新车里看圣诞节橱窗里的好东西。
  (4)保罗知道了这个小男孩的想法,现在会怎么做呢?
    读课文第12节,用笔圈出写保罗动作的词。
    下了车抱进了
  (5)“接下去他们去了哪?”请大家发挥想象。
    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小弟弟
    小男孩
    保罗
    小弟弟是第一次这样乘车亲眼看到圣诞之夜的风光而难忘
    小男孩是为让弟弟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
    保罗是由于感受到帮助别人的欢乐而难忘
    保罗得到了一辆新车,遇到了一个小男孩。你认为什么更使他高兴?为什么?
    因为他遇到了小男孩,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三、学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谁的话让你感动了。(小男孩)
    那么你现在有什么话要对小男孩说呢?请大家准备一下,把你最想对小男孩说的话写下来。
  四、交流。

  【板书设计】
           

一、导入课文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想看看吗?(出示)12345678
    漂亮吗?看得这么入迷,心里在想什么呢?
    老师今天不但带来了这么多汽车,还带来了一个跟汽车有关的动人故事,题目是“给予是快乐的”。(同时板书:给予是快乐的)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让我们暂时抛开世俗的纷扰,用心聆听这个感人的故事!(出示)   
   2、谁来说你此时的心情?
   3、过渡:带着你们的感动,打开课本到142页,轻声地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内容。
   4、学生自学   
   5、全班讨论  
   ● 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哪两个是主要人物?
   ● 哪些内容让你感动?(学生自由说)
  三、精读课文
   1、     
    a、(出示):
     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
     指名读。
     评价指导。(读出“羡慕”)
     女生齐读。男生齐读。
    b、同学们认为小男孩会希望什么?
     过渡:保罗是怎么想的呢?小男孩又究竟希望什么呢?我们来看:(出示)
    (1)保罗: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2)小男孩:“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这里有两个省略号,都是蒋老师加的,你能分别说出省略号里的内容吗?先自己读读,再告诉我。
    c、小男孩的回答出乎你们的意料吗?对于保罗呢?你们怎么知道的?
    d、试着读读这几句话,把这种强烈的反差读出来?
     分角色读。
   2、    
    过渡:出人意料的回答让保罗开始觉得眼前的这个小男孩有点不同寻常,于是便邀请他乘车兜一圏。我们来看这几句话?
    a、(出示第二次对比):
     ● 指名读
     ● 再次将保罗的想法和小男孩所说的话对比,你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 错在哪儿?
    b、这几句话中出现了一个节日是什么?谁知道这个节日? 
      (出示“圣诞节”)
    c、师: 圣诞节,一个多么令人期待的节日,每个孩子本应无忧无虑地等待着它的到来,然而小男孩却一心想着他那脚有残疾的弟弟。对于脚有残疾的人来说,最大的痛苦是不能和正常人一样行走自如。小男孩要给弟弟一辆新车,对弟弟来说这是最大的幸福和安慰。
     ● 你们认为小男孩的这番话包含着他对弟弟的什么情感?
     ● 自己练读,读出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 指名读。(你认为小男孩以后会努力实现这个承诺吗?读出他的那种坚定的决心!)
     ● 挑战读。
    d、多么坚定的承诺,多么美好的愿望。相信小男孩会在多年后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为了别人的梦想。你们认为那时最快乐的人是谁?为什么?
    e、师: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如何?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来吗?齐读小男孩的话。
   3、 
    a、(出示最后2节)
      指名读
     ● 同学们,假如此时你就是文中的那个小弟弟,闭上眼睛,朝车窗外看,圣诞节快到了,你看到了些什么?快举手告诉我。心情怎样?
     ● 看着车窗外的一切,车内的三个人心情一定难以平静。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个小男孩、小弟弟或是保罗,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或是做些什么呢?围成三人小组分角色互相说一说、演一演。12345678
     ● 请1--2个小组上台表演
    b、这真是一个令他们三人都难以忘记的夜晚, 
      尤其是保罗,因为从此他真正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给予是快乐的”。 
      齐读。
      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告诉我“给予”就是指什么?(相机板书:奉献、帮助、关怀、关爱……)
      师领读课题。(突出“给予”再突出“快乐”)
  三、总结深化   
   1、过渡: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侯,我真的很感动,感动于小弟弟的幸福,感动于小男孩的无私,感动于保罗思想的升华。 
    我把自己的收获总结为这样一句话:
    (出示)
   2、学了课文,你们想到了什么呢?拿出小卡片,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3、生书写,小组交流。
   4、选比较1-2个优秀的打到电脑上,大家一块儿读。
     再指名说说自己写的。
   5、师总结:看到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感想,老师感到很高兴,有句话叫作: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给予别人一丝关怀,一份帮助,同时也获取一份真正的快乐。
  四、布置作业     
    尝试给予别人一句关怀、一次援助,哪怕是一个笑容,并将自己的快乐与同学交流。

  板书: 
                24、给予是快乐的
                  奉献  帮助
                    ……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揭示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道理。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很适于学生朗读、复述;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很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文章结尾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易于学生迁移运用,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发挥教材的优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炫耀”、“懂得”造句。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体验,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 (误解)懂得 小男孩
                 有哥哥       当哥哥
                 炫耀        承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读题:给(jǐ)予是快乐的
   2.释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一个成语来解释题目吗?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
     交流读课文
     交流学词心得
     交流疑难
   2.检查自学效果:12345678
    (1)生字词正音。
       圣诞节轿车兜一圈炫耀
    (2)释词。
       圣诞节轿车兜一圈炫耀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质疑问难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读课文,看看文章写了保罗的几次惊讶?
   2.学生读课文后,讨论交流:两次惊讶。
   3.以两次惊讶为线索,给文章分段。
   4.讨论交流:
     第一段(1——7);第二段(8——11);第三段(12、13)
  (四)指导写字。
  (五)习字册有关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帮助学生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文章写了保罗的几次惊讶?
   2.文章可以分成几段?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课文第一、第二段,想一想:课文主要写谁?
   2.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圈画出写小男孩面对新车的表现的句子和写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3.讨论交流:
   (1)“一个小男孩正在看他的新车。小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
   (2)“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4.教师引导:
   (1)小男孩看到新车会想些什么?
   (2)当小男孩看着这部漂亮的新车时,他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3)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小男孩当时的心情?
   (4)学生自由练读,指名朗读。
   5.教师引导:
   (1)保罗是怎样说的?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注意强调的词语。
   (2)相机说说强调“圣诞礼物”和“哥哥”的理由。
   6.教师进一步引导:
   (1)小男孩吃惊的表情谁来示范一下?
   (2)谁来读一读小男孩的话?看看强调哪一个词最能表达小男孩当时的心情?
     (“这车”“哥哥”“送给”)
   7.“天哪,我希望……”他“希望”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的?
   8.小男孩的想法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呢?读一读小男孩的话?(板书:当哥哥)
   9.你听了小男孩的话,你会怎么做,怎么想呢?
   10.你们的想法和保罗想的差不多,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1.小男孩为何吃惊?保罗为什么惊讶?
   12.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当保罗,另一位同学当小男孩,请看这是一部新车,我们来表演一下,注意二人对话时的表情。
  (三)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小男孩向保罗提出了什么要求?保罗怎么想的?
   2.小男孩到家做了些什么呢?画出小男孩的动作
   3.小男孩对弟弟的话又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4.练读,指名读。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他们三人各自难忘的分别是什么?
   2.齐读课文第三段。
  (五)总结全文。
   1.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
     学习本课以后,我知道,保罗的哥哥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到快乐,我也曾经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到快乐。12345678
   2.讨论交流。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复述
  二.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复述。
   1.以下列提纲为线索,练习复述。
   2.线索1:办公室门前——回家途中——家门口
     线索2:误解——又误解——终于理解
   3.学生自由练习复述。
   4.指名复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能联系全文、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24 给予是快乐的
    读题目,读准字音
   2、解释题意:“给予”这里是指能够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劳动,作出奉献。“给予是快乐的”就是助人为乐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读生字词,指名分节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圣诞节前夜,保罗与一个陌生的小男孩在他的新车旁相遇,并与小男孩共度了一个美好的夜晚,领悟到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人生道理。)
   4、课文写了保罗和小男孩的几次对话?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看车时、坐车出去时。)根据提示给文章划分段落。
  四、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复习旧知
   1、师:这一课继续同大家一起学习课文——给予是快乐的。(课题课前板书)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7小节)
   1、读课文第1到7节,先分角色读保罗和小男孩看车时的段对话,想一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当保罗听到小男孩说:“……天哪!我希望……”时是怎么想的?(以为小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3、是听了小男孩接下去讲的一句话,却十分惊讶。读小男孩讲的那一句话:“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领会原句中隐含着的意思:像你哥哥那样为弟弟买一辆新车。相机指导朗读)
   4、听了小男孩的话,保罗也十分吃惊。(读有关的句子)为什么很惊讶?(保罗很惊讶,非常佩服他的志气。) 相机理解词语“不由自主”,这是保罗对小男孩由敬而生爱,所以想到了要带他坐车出去玩玩。
   5、 齐读课文第1到7节,读出保罗和小男孩看车时的一段对话,体会小男孩“一心希望给予别人快乐”的高尚的思想。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8——12小节)
    过渡:保罗开始觉得小男孩有点不同寻常了,于是邀他乘车兜风。读(8—12)小节,边读边思考小男孩为什么要保罗将车开到家门口呢?12345678
   1、读后回答,并找出小男孩说的那一段话,指名读。
    思考:小男孩在说这句话时心里在想什么?要把快乐给予弟弟
   2、保罗在没听到这句话时,是怎样想的?
     认为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车回家的。
   3、听了这句话后保罗知道了什么?
    他不是想要在邻居面前炫耀,而是要让他那脚有残疾的小弟弟看一看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的新车,并且告诉自己的弟弟,今后他也要送给弟弟一辆这样的新车,让他坐在新车里看圣诞节橱窗里的好东西。
   4、保罗知道了这个小男孩的想法,会怎么做呢?读课文第12节,用笔圈出写保罗动作的词。下了车抱进了
   5、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小弟弟难忘在哪里?小男孩难忘在哪里?保罗难忘在哪里?
    (小弟弟是第一次这样乘车亲眼看到圣诞之夜的风光而难忘。小男孩是为让弟弟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保罗是由于感受到帮助别人的欢乐而难忘。?
  四、学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那么你现在有什么话要对小男孩说呢?请大家准备一下,把你最想对小男孩说的话写下来。
  五、小练笔
    想象保罗和兄弟俩度过了一个怎样难忘的夜晚,把你想象到的内容写下来。题目可取《难忘的夜晚》。

12345678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780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