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语文园地七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2-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

石新路小学 白瑞

  学习目标

  1.口语交际与习作: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和成长中的问题。

  2.我的发现:通过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体会到:读书时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日积月累:积累一些古代名句,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受到启发和激励。

  4.展示台: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体验成长的快乐。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前布置学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收集资料)

  一、引入学习

  1.回忆本组课文,围绕“成长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2.谈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

  板书题目:难忘的成长经历

  二、明确要求

  1.自读题目,勾画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

  2.交流:

  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

  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

  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

  三、口语交际

  1.认真阅读书中提示,以及《乌塔》、书信,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按要求独立准备,并说给自己听一听。

  3.根据选定话题进行分组。

  选同一话题的人过多,则可再分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

  4.分组交流,要求每人都有机会交流自己的看法。

  5.指名在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6.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谈话内容,说给同桌听,注意两人间的交流。

  四、引导总结

  1.请你来总结这次口语交际活动。

  可从同学表现、老师表现、交际内容、交际方式等进行总结。

  2.请你为下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提建议。

  教学后记: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引入

  谈话:上节课,同学们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交流了难忘的成长经历。听过之后,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那些难忘的经历。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难忘的成长经历”。

  二、明确习作内容及要求

  1.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要写得清楚具体。

  2.写“从《乌塔》想到的”。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3.给“需要帮助的王虹”写回信。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书信格式正确。

  三、指导习作

  1.根据自己选择的话题理出提纲。

  2.交流提纲,分组指导。

  话题一:写谁的什么事。阅读本单元课文学习如何写。

  话题二:《乌塔》主要讲了什么事?你对文中什么问题最感兴趣?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建议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例子)。

  话题三:王虹遇到了什么烦恼?你的看法是什么?你认为她该怎么做?(指导书信格式)

  四、学生独立习作,老师巡视指导

  五、习作交流与讲评。

  1.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

  2.每个话题选出代表作讲评。

  六、修改誊抄。

  1.生根据讲评修改习作,可同桌互相提建议修改。

  2.誊抄习作。

  七、拓展活动

  话题一:编成短剧演一演。

  话题二:开展读书心得展示活动。1234

  话题三:自学信封写法,把回信寄给老师。

  教学后记:

第四、五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自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

  2.归纳小结阅读方法:一边读一边想。

  3.交流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自己读书时是怎样深入思考、发现问题的,以及发现问题后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二、日积月累

  1.自由阅读,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2.指名读,纠正读音。

  3.默读,从中选择一句说说自己的理解,也可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体会。

  4.背名句竞赛。

  5.你还搜集了哪些关于成长的名言?交流。

  三、展示台

  1.谈话: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回忆了自己成长的经历,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了别人的成长故事。你打算怎样展示这些成果呢?(自由说)

  2.个人或分组汇报自己展示成果的形式,根据不同形式安排展示程序。

  3.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4.总结,评奖。

● 学习目标
   ① 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
   ② 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③ 发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
   ④ 熟读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⑤ 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成果。
  ● 课前准备
   ① 实物投影仪
   ② 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陈列展示物品。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①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长故事及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有许多感想,今天就让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吧!
  ② 阅读习作的三个提示,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③ 根据相同选题,组成若干个小组合作交流,注意倾听,互相补充、完善。
  a、 成长的故事可以采用编演短剧或配乐讲故事等形式交流。
  b、 “从《乌塔》想起的“可把自己的经历与乌塔进行对比,着眼于乌塔的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不要只一味批评家长的束缚。
  c、 围绕“如何与周围人交往”或“怎样才能过个有意义的生日”进行讨论,举行一场小型辩论会,搜集一些资料,用事实来说服人。
  ④ 按确定的方案进行演练。
  ⑤ 全班交流。
  ⑥ 共同评议。
  a、 引导学生发现小伙伴的长处和进步,善意地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b、 谈谈听了他人的成长故事后,自己有何打算。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同学们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自主选择习作内容,把最有感触、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一、 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三项习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现出来。
  ① 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写时还要把事情交待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趣和给人以启发处要写具体。
  ② “从《乌塔》想起的”中“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1234
  a、“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从《乌塔》中想到什么呢?关键是逐字、逐句、逐段地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读得精,才能想得深。
  b、“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把《乌塔》所反映的成长中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用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c、“想”从丰富的联想中来。《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由这些问题延伸出去,谈一谈在成长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③ 写回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回信的特点要表现在写正文时先要回答来信中的问题,再写自己想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回答问题时要情真意切,要用事实说话,少谈或不谈大道理。
  二、 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三、 放声朗读,进行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学到的修改方法。
  四、 学生交流,互相评议。
  尊重同学,虚心听取意见。
  五、 誊写作文
  教师交代格式和书写要求。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① 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② 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a、 内容充实具体。
  b、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c、 运用了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语句通畅。
  d、 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
  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修改誊写,张贴展览、发表
  ① 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
  ② 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③ 鼓励学生投稿。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① 各自轻声朗读小林、小东的对话,想想自己从中有何发现。
  ② 指名朗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③ 交流各自的发现。
  a、 读书时,深入地想一想,不浮在表面,常常问个“为什么”,往往能发现问题。
  b、 解决问题时可采用: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实际情况等方法。
  ④ 扩展练习。
  a、 谈自己怎样读书的实例。
  b、 从自己的读书实例中总结读书方法。
  c、 鼓励在今后的读书中不断总结读书方法。
  日积月累
  ① 采取多种方式反复朗读名言。
  ② 小组交流各自对名言的理解。
  ③ 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归会成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要不断学习才能明白事理,完善自我成为国家的栋梁。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上的精深造诣,出于勤奋,做事情成功在于多动脑筋、想办法。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时间一去不复返,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④ 背诵名言。
  ⑤ 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其他名言,鼓励平时积累。板报上专辟一角,每周一句名言。
  ⑥ 把自己最喜欢的名言写在自己随时看到的地方,鼓励自己。
  展示台
  ① 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归纳展示内容。
  ② 小组讨论展示内容、展示形式,提出建议,确定本组展示形式。
  ③ 班长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1234
  ④ 举行“成长的故事”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第一课时  
  一、讲讲空话故事,初步感知
  同学们已经读过了很多童话故事,在这些故事中,哪一篇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能简单地说说这个故事和你读后的感受么?
  教师小结;像我们学过的课文,《丑小鸭》就是通过对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描述,告诉我们既要善待别人,又要正确对待自己;《小鹿的玫瑰花》是通过小鹿栽了一丛玫瑰花的故事,告诉我们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这些童话故事都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做人、处世的道理,让大家受到教育。一般都把动物、植物等当作人来写。
  老师知道,爱读童话的孩子都有一颗好奇、纯真的心,学写童话则需要有想象力。今天就让我们开动脑筋,拿起笔来编写童话故事吧!
  二、说说童话故事,深入体会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请同学们先读读习作的要求,然后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这次习作要求有几方面的内容。
  (2)你确定的“主人公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可以自编、也可以合编一集体创造)
  2.教师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材料,确定好内容。
  (1)“故事的人物不宜选得过多,可以是书上提供的,也可以是自己选择的。
  (2)想象的“故事”要注意说清楚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怎么发生、怎么发展、结果怎样。
  (3)你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可以直接写出来,也可以蕴含在故事里面。
  (4)老师这里有一篇童话故事,想听吗?(《苍蝇与蜜蜂》模仿也是一种学习,老师愿你们在模仿中有创新。
  三、写写童话故事,动笔尝试
  下面,你们就开始动笔写吧,老师相信,你们就是最出色的童话大王。但是老师也要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1.写时要有一定的顺序,故事的过程要写清楚,看谁编写得有趣。2.语句要通顺。3.写完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交流童话故事,相互提升
  当我们走进了童话世界,感受到了童话的无穷魅力时,真想一吐为快。
  1.组内先交流一下自己编写的童话,互相听一听,评一评,看谁编得最有趣。
  2.小组长推荐组内同学,读一下自己创编的童话,大家欣赏。
  3.教师推荐几篇有代表性的童话故事,和大家交流。(有目的地讲评)
  二、演演空话故事,加深感悟
  1.小组内推选出“剧本”。
  2.小组集体合作:自编、自导、自演。

  附:童话故事
                苍蝇与蜜蜂
  一天,苍蝇正在垃圾上,看见一只小蜜蜂采蜜回来。苍蝇气愤地对蜜蜂说:“这里的人真凶狠,千方百计要害我,用拍子打我,用毒药水喷我……我决定搬家了。”
  蜜蜂说:“这儿的人们并不像你讲得那样坏,他们待我很好,还替我造新的房子呢!原因是你不讲卫生,整天停在肮脏的东西上,专门去吃人们的食物,把细菌带到食物上,使人生病。”
  苍蝇不服气,还想争辩。蜜蜂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你要不改变自己的行为,无论搬到哪里,都会遭到人们的驱逐和攻击。”
  苍蝇听了这一番话,呆呆地站着,无话可爸说。最后只能无可奈何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99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