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及反思】《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2-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劫难”“趔趄”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给个部分拟出小标题,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来与敌人英勇、顽强、机智地作斗争的英雄品质,理解他这样做的思想基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写好读书笔记
3、品味课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雨来的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部分及重点段落,感受人物形象。
学习方式:学生自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讨论、交流。
教具: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劫难”“趔趄”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给课文拟出小标题。
4、画出情节曲线,并找出课文重点部分。
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导语:
曾经,我们的祖国母亲惨遭日本侵略者的蹂躏;
曾经,为了保卫祖国母亲,英雄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也在曾经,在课本里、在荧屏上,我们认识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海娃、嘎子。
今天,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抗日小英雄雨来的英雄气概。
1、板书题目:小英雄雨来
2、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字词,交流问题
(1)检查字词(课件出示字词)
huán                  nāng       gū
还乡河    睁眼瞎   软鼓囊囊    一骨碌      劫 难      趔 趄
① 指明学生读词
② 全班齐读
③ 解词
睁眼瞎:不认识字,没知识,没文化。
师:正是因为雨来的爸爸妈妈不想雨来成为睁眼瞎,才决定送雨来上夜校,让他受教育。
劫难的近义词:灾难
趔趄:歪歪斜斜,站立不稳。
抹的读音,在文中出现三次,第一部分与第六部分相同句式中出现的:“用手抹了一下眼睛和鼻子”中读mā,在第五部分中“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中读mǒ。并让学生做动作感受两个读音的用法。
(2)交流: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鬼子英勇斗争的故事。)
三、默读课文,给各部分拟出小标题
本文一共有六部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给课文每一部分拟出小标题。小标题最好以词组或短语的形式出现。,拟好后,先和同桌交流。
1、学生默读课文,拟出小标题。
2、同桌交流。
3、集体交流,教师板书:
一、游泳本领高
二、上夜校,受教育
三、听说鬼子要扫荡
四、掩护李大叔
五、勇斗日寇
六、雨来脱险
四、画出情节曲线,找出重点部分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整个事件的情节曲线,并找出本文的重点部分。
1、学生浏览课文,画情节曲线,并指名学生上讲台板演。
2、找出本文的重点部分。(第五部分)
3、反馈123
4、朗读重点部分,感受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来的英雄形象。
2、理解课文第一、二部分与全文整个事件的关系。
3、读写结合,深化雨来的英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解了字词,通过读课文,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给课文各部分拟了小标题,并找出了文中最能体现雨来英雄形象的重点部分。
二、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五部分,思考:落入敌手,鬼子是怎样对待雨来的?雨来又是怎样做的?画出相关词句,并和同桌交流。
1、学生默读课文。
2、同桌交流。
3、全班反馈。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调整教学思路:软、硬两方面。
(1)雨来被抓住后,鬼子是怎样对待雨来的?
鬼子先威逼利诱,哄骗雨来,雨来始终一句话:“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2)软的不行来硬的。敌人是怎样做的?
生画出重点段。
(3)读一读,画出描写鬼子毒打雨来时的动词。
(4)朗读重点段,感受鬼子的凶残。
(5)教师范读,学生感受。
(6)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重点读。
(6)大屏幕出示重点段,全班有感情齐读。
鬼子越凶残,雨来越顽强,作者正是用这种反衬的手法表现了雨来顽强的英雄形象。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读出鬼子的凶残,读出雨来的顽强。
4、理解第二部分在课文中的作用。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第一次在课文的那里出现?
(第二部分,上夜校受教育)
正是上夜校时受到的思想教育,才让雨来有了斗争的动力,此时的雨来将那份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化为了和鬼子斗的实际行动。由此可以看出:第二部分,上夜校受教育实际上就是为事情的发展做了铺垫。
三、理解第一、二部分在整个事件中的作用(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1、敌人如此凶残,雨来最后会怎样?
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此一十二岁之少年,一身义举,满腔壮志,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凶残毒打,他始终咬紧牙说:“没看见!”
鬼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吼叫:“枪毙!枪毙!拉出去!”
雨来被拉到了还乡河边……
2、雨来死了吗?
师范读: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河水里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大家呆呆的在河岸上立着。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虫子在草窝里叫着。
突然铁头叫起来:“啊,雨来!雨来!”
在芦苇丛里,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一边用手抹了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一手扒着芦苇,向岸上人问道:“鬼子走了?”
“啊!”大家都欢喜地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师:雨来为什么没有死?
(开枪前,雨来就扎到河里逃走了。)
3、梳理第一部分与整个事件的关系。
雨来跳到河里能脱险,源于他的游泳本领高,而这救了他命的游泳本领正是在这还乡河里练就的。现在,同学们明白既然课文是写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机智勇敢的做斗争,而开篇为什么要写还乡河了吗?123
(首尾呼应,并为雨来成功脱险买下伏笔。)
而景物的描写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四、总结全文
本文运用首尾呼应,及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等描写方法,描写了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勇斗日寇的故事,赞扬了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精神品质,并教育我们要热爱祖国,珍爱生命,消除战争,珍惜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
五、读写结合练习:“雨来,我想对你说”
雨来,一个十二岁的孩子,
雨来,一个十二岁的少年英雄,
当他面对敌人明晃晃的刺刀,在敌人软硬兼施的情况下,表现出的是一种机智勇敢、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他和我们一般大,如果我们身处这样的险境,又会如何?此刻,相信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雨来说,请你以“雨来,我想对你说”为题,把你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1、学生写话。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六、课堂总结
师:不能忘!不能忘!
不能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曾践踏过祖国母亲大半个躯体!
不能忘!那些留下姓名的,以及千千万万没有留下姓名的抗日英雄,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母亲,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不能忘!我们是中国人,(生)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师:不能忘!
生: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七、作业布置
1.积累本课优美的词、句、段。
2.写一段优美的景物描写。
3.仿照文中人物描写,运用动作描写写一段话,表现一种人物形象。

教学反思
课前反思:
本课的教学,必须要结合国培学习的内容,确定一个主题进行设计。最终选择主题为:“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围绕这一主题,我为两课时分别设计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选择了相应的主要内容作为重点进行教学,突破难点。这个思路就是整体进去——抓住重点——整体出来。
课中反思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我适当的添加了教学内容,对学生“画情节曲线”进行了训练,并找学生进行了板演,达到了训练与展示与引领教师的效果。
课后反思:
因为是用的自己的学生,学习的预习工作做的十分扎实,所以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成的。通过学习,学生对雨来的英雄形象体会颇深,最后的写作训练学生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如:“如果我处在这样的险境中,在没有认识雨来前,鬼子问我,我一定会告诉他,但是,现在,我不会了!因为,雨来的英雄行为告诉我: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同时,他的英雄行为也激励着我,并给了我和鬼子斗的勇气。”“雨来,不能忘,身处险境时,你只有十二岁!雨来,不能忘,十二岁的你是如此的顽强!雨来,不能忘,你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从孩子们写的话中可以看出,教学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雨来的英雄形象已经深深的影响了他们。
在教学中,不但交给了学生知识,还交给了学生写作的方法,如:首尾呼应,人物形象的描写。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65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