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海上日出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2-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联系全文正确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学习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像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感受海上日出的全过程,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之美,让学生学会欣赏美的自然现象。
二、学法引导
仔细观察图画,再朗读课文,想一想,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分别是怎样的,在书中画出来,读一读有什么感受,和同学交流。
三、重点 难点 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晴朗天气里日出的全过程,体会其壮观之美。
(二)难点 凭借语言文字想像海上日出的动态过程。
(三)解决办法
课文重点的突破应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把每句话读懂,体会太阳升起时的特点,同时通过图文对照,并利用不同形式的诵读体会海上日出的壮观之美,课文难点一是利用动态图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想像基础,二是利用覆盖投影片加深理解。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录像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引导点拨、交待学习方法,总结学习情况。
2.学生自学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导入: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丽的。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2.谁看过海上日出?是什么样的?当时心情怎样?
(联系学生生活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二)整体感知
1.说说图1、图2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学生简单描绘)
2.文中哪些段落写了太阳升起的景象?指名读课文。
注意正音:一纵一纵() 一刹()那 镶()
(三)目标完成过程及重点难点学习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文章里作者向我们交待了什么?
(时间——天还没有大亮。地点——在海上。环境——周围很静。事件——看日出。“常常”说明“我”多次观察日出。)
2.小结第一自然段,写出了作者在海上看日出的时间及周围环境,点出下面是作者多次观察日出的所得。
3.讲读第六自然段。
(1)快速浏览全文,思考哪一自然段作者热情赞美了海上日出这一自然景象?找出来读一读。
(2)出示: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①说说什么是“奇观”?这指什么?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奇观”指雄伟、壮丽而又少见的景象;“这”指日出的景象;整句话指海上日出是雄伟、壮丽的景象。)
②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雄伟、壮丽的?是一种奇观?(不要求回答。)
请同学们默读2—5自然段,思考:作者描述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讨论回答:明确写了晴朗的天气和有云情况下的海上日出。)
③全文分为几段?每段讲了什么?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我”常常在海上看日出。
第二段(2-3)讲作者在晴朗天气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三段(4-5)讲作者在有云时看到的日出。
第四段(6)总起来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上述要求可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由于课文层次清晰、内容明了,尽量让学生自己概括段意)123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回顾课文脉络。
2.作者在晴天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象是怎样的呢?
(二)讲读第二、三段
1.指名读,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和记叙的?(事情发展顺序)
2.用笔勾画表示日出前天空景色变化的词语,并展开想像。
(一片浅蓝、转眼间、一道红霞、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3.理解“目不转睛”,“知道”的含义以及在文中说明了什么?
(说明作者通过多次、细致的观察,了解了日出前天空、云霞的变化规律。)
用投影片帮助理解插图,学生观察并作详细描述。
图1:天空还是一片浅蓝
图2:(覆盖片)天边出现红霞
图3:(覆盖、抽拉片)在天水相接处出现太阳的小半边脸,红红的。然后,太阳一跳一跳地上升。最后,定格为本课插图1呈现的景象。
4.再默读第三自然段,讨论太阳升起时的颜色、亮光有何变化?(颜色,红得很、红得可爱、深红;亮光,没有亮光、发出夺目的亮光;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上述内容从色彩和亮光方面让学生体会海上日出的“壮观”。)
5.读描写太阳跃出海面的两句话,体会用“负着”、“一纵一纵”、“冲”、“跳”等词语的好处。
6.体会用怎样的感情朗读这段课文,学生练读,指名看着投影片,并配乐进行有感情朗读。(使人颇感壮观)
(三)讲读第四、五段
1.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插图2,观察后说一说。
2.默读第四自然段,想像云层薄时日出景象,再讲给同学听。
3.借助投影片 理解太阳躲进云里,海天的景象,看看,读读。
4.云层厚时,作者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默读课文,展开想像,把想到的画成两幅画。
再指名联系课文说明这样画的原因。(用时约10分钟)
5.指名读这段课文,思考看到有云情况下的日出有何感受?
(太阳升空,下物都享受它的光泽,作者沐浴在这一片阳光中,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也表达作者感受到无比温暖、无比欣喜、为之欢呼的感情。)
(四)总结、扩展
1.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作者感叹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晴朗的天气还是有云的天气,太阳都能最终冲破云霄,给世界以光明,所以第三段(4-5)讲作者在有云时看到的日出。这样感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美的热爱。)
2.日出日落其实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作者把很平常的事物写得细致传神、变化万千呢?
(由于作者善于观察并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多方面地展开描写。)
3.要获得丰富的作文内容,写好文章还要讲究方法,联系全文思考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4.作者运用语言有什么特点?
幻灯片出示: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有何不同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上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上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亮光”指黑暗中的一点或一道光,“光亮”指明亮,亮的程度较强烈,‘‘光彩’’指很
亮很有光泽。“光芒”指向四面八方发射的强烈光线。)
(五)指导背诵
投影片出示全文动态过程,边看图边说,说后按原文背,再指名引导试背,最后全班齐背。 (学生边背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 123
八、布置作业
1.读下面的句子,看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反问
1.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
2.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
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
3.背诵全文。
4.预习《夕照》,留心观察夕阳西下的景象。
九、课后习题解答
[思考·练习第1题]
作者具体描写了通常情况下、在少云和多云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色。
在通常情况下,日出前的景色:从一片浅蓝的天空,到天水相接处出现红霞,再到红霞慢慢扩大。太阳开始露出一小半、红而不亮;上升时是慢慢的,一跳一跳的,好像很费劲似的;然后冲破云霞,跳出海面,颜色很红,仍然没有亮光;接着是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旁边的云也有了光彩。
云薄时所看到的海上日出: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
云厚时所看到的海上日出: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升起来,人看不见它。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海上日出的美景的赞美之情。
(五)指导背诵
投影片出示全文动态过程,边看图边说,说后按原文背,再指名引导试背,最后全班齐背。 (学生边背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
八、布置作业
1.读下面的句子,看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反问
1.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
2.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
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
3.背诵全文。
4.预习《夕照》,留心观察夕阳西下的景象。
九、课后习题解答
[思考·练习第1题]
作者具体描写了通常情况下、在少云和多云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色。
在通常情况下,日出前的景色:从一片浅蓝的天空,到天水相接处出现红霞,再到红霞慢慢扩大。太阳开始露出一小半、红而不亮;上升时是慢慢的,一跳一跳的,好像很费劲似的;然后冲破云霞,跳出海面,颜色很红,仍然没有亮光;接着是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旁边的云也有了光彩。
云薄时所看到的海上日出: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云厚时所看到的海上日出: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升起来,人看不见它。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海上日出的美景的赞美之情。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64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