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2-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
《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旅途劳苦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荒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一个小故事,其中心是引领学生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作风。
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提前搜集的关于《本草》的资料,让学生认识到《本草》是李时珍花30多年的时间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李时珍完成《本草》是为了对旧书上的错误记载加以纠正并完善,是为了写出一部解除民间疾苦、造福全人类的“医书”(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传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学生走进了李时珍的内心世界,再来学习课文自然水到渠成。
在学习课文过程中,我着重抓住三个特写镜头进行指导分析:1、紧紧抓住李时珍住进荒凉破败的古寺,喝泉水、啃干粮的生活苦,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李时珍为百姓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这个中心;2、抓住“砖垒成的桌子”“借月光记载寻访所得”,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己这么累会怎么做),比较自己和李时珍的不同(李时珍不顾旅途劳累,在这么差的环境下坚持记载寻访所得),来体会李时珍不怕受累这个中心;3、抓住“端详”“嚼嚼”两个词不放,增加“李时珍品尝曼佗罗花”故事片断,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让学生透过这两个词体会到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惜拿自己作试验的献身精神、亲身实践的严谨认真的塌实作风。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更深刻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塌实作风,我又设置了拓展想像:李时珍在完成《本草》过程中还遇到了哪些困难:烈日炎炎下…… 暴风骤雨中…… 疾病缠身时……这样学生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赞美之情就得以升华。
以故事为依托,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篇人物故事,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人物,体会文章的中心,我反复地研究教材,发现文章的第七节,也就是李时珍夜宿古时所说的一段话,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因此,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一 、紧扣“苦”字,对课文进行有效地整合。通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文章写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白天一直在察访药材,错过了客店;写古寺非常破败;写李时珍在古寺里吃得差;写李时珍在月光下认真地记录,亲自尝试药性,都突出了一个“苦”,体现了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这个中心。这几个部分是形散而神不散的。因此,我在教学时,首先出示了课文的第七节,让学生朗读体会李时珍所说的苦,再引导他们到课文中去找找描写“苦”的段落或句子,反复朗读感悟。最后,又回到第七节,使学生体会到李时珍吃这么多苦是为了万民得福。这种教学,打乱了原来的课文顺序,对课文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把重点的、有语文价值的归纳出来讲,其余的不多讲,有效地节省了时间,学生学起来主动性很高,实现了有效教学。
      二、在拓展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过程中的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关于《本草纲目》一书的介绍,如:《本草纲目》是李时珍花30多年的时间写成的,全书记载了1892种药物,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李时珍对旧书上的错误记载加以纠正,如旧书上记载穿山甲是靠鳞甲来诱捕蚂蚁的,李时珍就去捉了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后,发现穿山甲是用舌头吃蚂蚁的。《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传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是一部“东方医学巨典”。以此让学生感受《本草纲目》的辉煌,从而感受李时珍的非凡,这样学生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赞美之情就得以升华。12

学描写  悟精神——《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
    一、心理描写
    “眼看太阳渐渐下山,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
——李时珍一心赶路,错过客店,为的是察访药材,修订《本草纲目》。
    二、环境描写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上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恶劣环境的描写,衬托出李时珍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品质。
    三、语言描写
    课文中多处写到李时珍师徒的对话。如: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李时珍一心修订《本草纲目》,造福黎民百姓,以苦为乐,无私奉献。他的精神也感染了徒弟:“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还能叫苦吗?”
   四、动作描写
    课文中动作描写也很多,如“找来”枯枝杂草“生火”、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搬”砖块“垒”桌子……这些动作均体现李时珍不辞辛劳、乐于奉献的品质。
    “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李时珍借着月光记笔记、尝药草,体现了勤奋刻苦、严谨认真、实事求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29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