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结合】讲练结合景趣共生《雾凇》教学设计与实录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2-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讲练结合,景趣共生-《雾凇》第二次备课
[教材简析]《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学情简析] 本班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和乐于探究的习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理解雾凇是怎样形成的这样一个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读代讲,通过读来理解和感悟,能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多元对话,获取阅读体验,在充分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感悟文本的妙趣,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雾凇视频理解“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等词语。
    3、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通过“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等词语感受雾凇形成的美,并从中受到美的陶冶。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习描写景物类的表达方法——动静结合。
[教学重、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学生自由回答)
    师:是啊,我们的祖国美不胜收,还有许多的自然奇观。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感受一下中国四大奇观之一吉林雾凇。
(板书课题:23雾凇  )
(齐读课题 )
    师:雾大家都陌生,凇是个形声字,松是的它声旁,表示读音,两点水是它的形旁,表示意义与冰有关,凇是什么呢?同学们看(出示多媒体)
    师:雾凇到底是什么?同学们见过吗?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欣赏)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师:这就是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的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吉林雾凇。
    师:看到这么美的雾凇你想说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
    师:那么就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探寻这个美丽世界的奥秘吧!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希望你们能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在文中标出生字词,多读几遍。(多媒体出示自读要求)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读完了吗?找到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吗?那屏幕上面的生字词谁能来读一读?
(出示多媒体:笼罩  凝结  模糊  弥漫  洁白晶莹  蒸腾  缀满  缭绕  淹没  琼枝玉树)
(指名读---齐读)
    师:去掉拼音你还能读准吗?(教师及时正音)123
开火车读
    师:把这些词语放在课文里你还能读准吗?
(检查朗读情况)
三、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读了课文,同学们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师: 那么课文中是怎样来形容雾凇的呢?请同学们读一下课文的第一段。
自由地读第一小节。
    (2)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的美了?(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这么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谁来试试?(谁也能象他读的这么美2-----3人朗读)雾凇真是一幅美丽而奇妙的美景呀!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奇观。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这个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呢?到哪儿去找答案呢?请同学们读读第二段,画出有关的句子。(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们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雾淞是怎样形成的?
   (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师: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
   (2)、吉林有“过于饱和的水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
    a、“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些过于饱和的水汽能遇冷凝结吗?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b、“每当夜幕降临……树木被雾气淹没了。”(出示)
    师:夜幕降临时的气温是多少?现在的水汽开始遇冷了形成了雾,这是一场怎样的雾?从哪些词语看出看来。这是多大的雾啊!(指名读)
    师:通过你的朗读我们更加感受到这雾很大也很美。
    师:这雾气就像一位魔法师,看他施展了什么魔法呢?
(出示片段,指名读)
    师:黑森的树木因为雾气而变了,你觉得这魔法怎么样?
    (引导生:神奇美丽)
    师:他是怎么变得呢?    (指名说)
(出示多媒体)
    师:我们来看图片,它的速度是怎样的?缓慢的,谁能读好它呢?(指名读)
    教师引读: 最初像---银线  逐渐变成---银条   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
    师:我们来看雾凇最初的样子。(出示多媒体)
(最初像-----   逐渐变成---  最后全都是----)
(三)表达方法提示
    动静结合,更显多姿多彩
 《雾凇》这篇课文把雾凇写得迷人极了。你一定会为作者笔下那千姿百态、美丽动人的雾凇所吸引,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吉林去亲眼看一看吧。在这里我们既欣赏到阳光下,洁白晶莹、缀满枝头的雾凇奇景,又能领略到夜幕降临时雾凇形成的神奇过程。
  这就是这篇课文的特点:动静结合,写出多姿多彩的雾凇。
  我们在描写景物时,也要注意景物的动静变化。123
  对于静态,要从它的位置、高度、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及远近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描绘。
  对于动态,要写出景物的运动变化速度、形态的变换等。
  如课文中写雾凇的形成,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这些句子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的变化。
  这样,文章对景物的描写,有静有动,动静结合,写出了景物多种形态的美,使文章更为生动。
    师: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随老师去感受雾凇的形成过程吧。(师范读)
    师:请同学们睁开眼睛,你看到什么?(出示多媒体)
    师:谁能再让我们感受一下这样的美丽和神奇?(指名读)
    师:多美啊!雾凇的美景赏不完,让我们再次去欣赏它的美。
(出示多媒体 师引读)
四、小结:
    师:“此景只因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见”1990年xx观赏吉林雾凇后不由地赞叹:“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时隔八年,xx同志,又见吉林雾凇吟诵道:“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
    师:这么美的雾凇,作者也忍不住对他进行了赞美,她用了哪些优美的词句赞美和抒发自己的感情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23、雾凇
                          遇冷
     严寒季节  雾气————雾凇     奇观
           (饱和)凝结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27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