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上的九色鹿说课稿]九色鹿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2-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第22课,体裁是民间故事。课文主要讲了九色鹿不顾生命危险救了调达的命,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重金”面前他竟然见利忘利出卖了九色鹿,最终受到了惩罚。故事情节生动,内容简单,语言浅显。它与《诚实与信任》《珍珠鸟》一起共同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从古至今,无论是中华民族还是异国他邦,诚信始终是人类所推崇的美好品德。
2、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段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角度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读好人物对话。
(2)能力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意思。
(3)情感目标:抓住关键成语概括文章大意,概括主要人物形象,形成初步的价值观念。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读好人物对话。
(2)教学难点:抓住关键成语概括文章大意,概括主要人物形象,形成初步的价值观念。
4、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我设计的这个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力图通过卡通形象的画面、和精当的词句,给学生以多种的感官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二、说学情: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思考能力,能通过朗读对故事中的人物有比较主观的评价能力,同时,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学习这种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的课文有一定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开多元解读。
三、教法学法:
设计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不同,感悟也有深有浅。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自己用问题引导。设计了以调达到底是怎样一个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人为主线,进入课文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了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情境,把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读和说,让学生融入文本,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去感受、领悟人物的形象。
首先,在教学导入时,我运用了故事导入引出课文的主角——九色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自主探究的形式质疑课题,最后,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其次,在进入学习生字词环节时,我运用了抓关键字词法。一篇课文是由很多词句构成的,但不可逐词逐句理解。抓关键的字词有助于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如在教授“肮脏”这个词时,就让他们知道灵魂肮脏是什么意思,从而让他们先入为主地了解调达是一个品德败坏的人物。
最后,在感受、领悟人物形象时,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悟读。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展开自己的个性见解。同时,也利用多媒体手段,图文并茂,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体会。也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扮演分工朗读,读好人物对话,从而从对话中更深感悟出人物的形象。123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
同学们,想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在一片茫茫沙漠中,有一群商人在漫无风沙中迷路了。这时,一只神鹿轻盈地飘过来,她对商人说:“我来领你们走出迷途吧。”神鹿带着他们顺利地穿越风沙,安全地到达了目的地。这只神鹿就是——九色鹿。质疑课题,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导入,引出主角,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态度就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自然提高了。接着质疑课题,进入了“我要学”的状态。之后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是学习一篇新课文的第一步。)
(二)检查预习,培养习惯。
课前,大家都进行预习了,现在老师想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你们的的预习成果。
师检查生对课文中二类字、多音字、一类字的掌握情况,在学习生字的同时,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理解个别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最后,教师重点指导“誓”字的书写。
(设计意图:苏教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中年级的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不再是零起点教学,需要以学定教。这一环节,在检查预习的基础上渗透预习的方法。)
(三)抓住成语,了解大意。
首先,抓住三个成语: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这三个成语有什么特点?
其次,带着“调达到底是怎样一个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人”这个问题,再一次读课文,进行自主探究问题。
最后,在学生的联系课文交流中总结这三个成语的意思,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再把这三个成语,读一读。
(设计意图:运用工具书、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是中年级词语训练的重点。这个环节以“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三个关键成语为切入点,既联系课文让含义深刻的词语变得直观形象,又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大意,可谓一举两得。)
(四)合作朗读,有声有色。
《九色鹿》这个民间故事最早出现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千百年来深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就是因为故事谴责了贪心与负义,颂扬了善良与正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好这篇课文。假如由四个同学为一小组合作朗读这个故事,你们认为可以怎么分工朗读?(分角色朗读,分情节朗读。)
师:现在,每个小组的同学就按照你们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呆会向大家展示展示。
师:看大家读的很投入,下面,老师想请一组同学表演一下。(相机指导)其他同学们在倾听中借鉴学习。(小组分角色合作朗读)
(设计意图:本课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赋予画面感,是指导朗读、复述、表演的典型篇目,课文后面也有这样的练习要求。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在读中表现人物形象,再现精彩场景,为第二课时的复述、表演打下基础。)
(五)提炼词语,概括形象。
1、喜欢九色鹿吗?老师课前把这首赞美九色鹿的诗歌还没完成好,现在大家试着联系板书填一填。
双角洁白纯如雪,
鲜艳毛色就是美。
跳河救人不图谢,
面对丑恶无惧色。
————遭恶报,
————美名扬。123
2、总结:今天这堂课,我们将一篇长长的文章浓缩成几句长句和几个词语,一首小诗,这就是把文章读薄。下一堂课,我们将走进文本,走近人物,把文章读厚。
(设计意图: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主要人物形成初步印象,引导学生将文本读薄,此环节既呼应了开头,又在补充填空中形成初步的价值观念。)
(六)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读一读,抄一抄,课后第三题的词语。
2、搜集一两个民间故事,讲给家人或小伙伴听。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巩固成果。作业练习就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及运用的一个重要手段。)
五、说板书设计
九色鹿
九色鹿调达
救命之恩见利忘义
不图回报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
(板书的设计意图:板书是借助视觉作用于学生大脑的重要教学手段,它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明确化。从文字上看简洁明了;从形式上看条理清晰、环环相连;从多媒体运用的角度看,与课件演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本设计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揭示文章内容大意,体现教师的教路,同样也体现了学生的学路和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板书设计有强化记忆的功效,有助于对学生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27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