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教案设计】《九寨沟》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2-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词。
  3、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语言的描述,结合图片等辅助手段、感悟九寨沟童话般的神奇和美丽;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感悟第三自然段课文中语言的美与景色的美。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继续训练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1、板书课题。
  2、谈话。
  九寨沟是中国唯一荣获“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等两项桂冠的旅游胜地。它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林、湖泊、瀑布组成神秘、奇妙的自然风光,被人们称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那么,九寨沟在哪儿?它的名字是怎样来的?为什么会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呢?学习这一篇课文,必须弄清这几个问题。这些问题,课文《九寨沟》向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大家认真地阅读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朗读,一边听一边思考上述问题。
  2、读后交流。
  (1)九寨沟在哪儿?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有关句子回答,并提示:课文是写一个地方,一般来说,写一个地方的课文,一开头就要介绍它在哪里。并补充介绍“四川”的地理位置。
  (2)它的名字是怎样来的?“九寨沟”名字有特殊的来历,因此作者紧接着作了介绍。解释“九寨”、“沟”。
  (3)它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这个问题是课文的重点,作者作了详细的介绍。课文从哪里一直写到哪里?为什么九寨沟能成为旅游胜地,作者还用一句话作了概括的介绍,大家找到了吗?
  教师通过这几个问题既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有帮学生理清了课文层次。
  3、再读课文。
  请同学们慢慢地阅读课文。可以朗读,也可以默读。自学生字,并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来向人们介绍“九寨沟”的?
  学生回答后,小结。
  板书:位置 名字 来历
  自然风光 珍禽异兽 人间仙境
  4、小结。
  三、教学生字、词。
  过渡:刚才大家通过听读、自读,解释大概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地阅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地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相信同学们通过努力同样能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1、学生自学。
  2、检查交流。(强调“窜”“捷”“禽”的写法)
  3、钢笔描红。
  四、播放课文录像。
  过渡:九寨沟是一个旅游胜地。在那里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有许多珍禽异兽。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九寨沟的录像。
  五、总结。
  同学们,在课本中向人们介绍描写一个地方的风光、物产的课文很多。课文一般都用那个地方的名称作为题目。通过今天的学习和讨论,今后读到这样的课文,读了题目该怎么发问呢?你们知道了吗?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搜集九寨沟的有关的资料。(查阅资料可以放到课前)123456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九寨沟迷人的自然景色,并且研读了课文的一、二自然段。请大家回忆一下,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我们就一起来把这两部分读一读吧。
  游人一进风景区,就像是到了一个神奇而又美丽的地方。大家想不想进去看看?(生齐:想)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带着一份美好的心情,一起去欣赏这一神奇的童语世界。
  二、精读感悟
  (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是从哪两方面介绍九寨沟的?
  ( 生自主阅读,边读边画)
  生:我认为第三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九寨沟的风光。
  生:老师,我补充一下,应该是介绍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
  师:是呀,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迷人的九寨沟的自然风光,还介绍了什么?
  生:还写了九寨沟林深叶茂处有许多动物。
  师:书上有一个词告诉我们这些动物都是——(生齐:珍稀动物)
  师:课文从九寨沟的自然景观和有许多珍稀动物两方面向我们具体介绍了它是一个迷人的童话世界。那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吧!
  1.自学,要求: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作者介绍了哪几处景观?用笔标出来。
  (学生自主阅读)
  师:好多同学都已经画出来了,谁来说说? 生:我找出这几处景观:雪峰、湖泊、森林、瀑布。
  生:还有一处他没说出来,就是中间“每当天气晴朗时”这一句,是写了五彩池美丽的景色。
  师:你读得真仔细。作者把我们带进九寨沟,迎面而来的这些美景,让我们目不暇接。要想看清九寨沟的真面目,还得再静下心来走进课文,看看文中是怎样用具体的语言来描绘这些景物的。请同学们再好好用心去品读第三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看看你最欣赏哪一处景色?放开声音把相关的语句读一读,细细地用心去体会,并在头脑中想象这美丽的画面。
  2.在读的过程中,看看你最欣赏哪一处?并画出相关的语句,放声读一读,闭眼想象画面细细体会。
  (学生自读自悟)
  生:我最喜欢描写五彩池的这一句。(很多学生赞同)
  师: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师:你为什么最欣赏这一处呢?
  生:我觉得这处的景色非常美。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
  生:那个地方没有被污染,所以这些景物倒映在湖水中就像一幅幅图画一样,因此很美。
  生:这句中有一个词“五彩缤纷”,是说颜色非常多。我刚才闭着眼睛时,仿佛看到了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山峰也是白的,森林是绿的,这些色彩是那么灿烂,景色怎么能不美呢?
  师:你们真会观察,请看——
  画面(1):蓝天、自云倒映存湖水中的美景;画面(2)雪峰倒映在湖水中的美景;画面(3):森林倒映在湖水中的美景。
  师:这么多的美景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齐答:五彩缤纷)真是美得让人心醉啊!快读吧,把这种美读出来吧!(齐读)123456
  生:老师,我还喜欢描写“湖泊”的这一句。这句把湖泊比喻成一颗颗宝石,说明它非常美。
  生:还有湖水清澈,湖底的石块色彩很美。
  师:对呀,色彩斑斓就是说它的颜色灿烂无比。这么美的湖泊怎不让人流连忘返呢?请你来读读这句。
  生:我想把我最喜欢的描写瀑布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我喜欢它是因为作者把瀑布写得很壮观。
  生:我有个问题,“白练腾空”是说水像一条练子一样又向上流去吗? 生:他说得不对。这是讲瀑布向下跌落时的样子的。
  师: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还是来看一看吧。(课件出示瀑布)看,这就是九寨沟的瀑布。你能再说一说吗?
  生:无数道水流从天而下,气势壮观。远看就像白色的带子挂在山间。
  生:因为这里的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就像是一级级天然的台阶,所以瀑布顺着地势往下时是层层跌落,非常壮观。(生品读)
  师:刚才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饱览了高耸人云的霄峰、五彩缤纷的湖泊、茂密的森林以及高低错落的瀑布,走进这神奇的儿寨沟,就如同走进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进入人间仙境一般。让我们用满心的喜悦再来读一谈吧。(生读)。
  (3)在这美丽神奇的童话世界里,不仅可以领略绮丽无比的自然风光,当你步人深林,也许还会亲眼目睹到珍禽异兽呢。自已读读第四自然段,你今天幸运地见到了哪些动物?
  生:我看到了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和小熊猫。
  师:噢,这么多的珍稀动物,可让我们大饱眼福啦!细瞧,每一种动物都有着适合自身特点的活动方式。读一读你就明白了。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去读读,想想怎么读才能把这种动物的特点给读出来。
  生1:我读描写羚羊的这部分。(生朗读)我主要是突出它善于奔跑的特点。
  生2:你的“突然窜出来”读得很好。“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读得很快,我和你读法不一样。
  师:那你读读看。(生2读得轻慢)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2:我还想仔细地看清它,可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觉得非常遗憾,所以我是用一种遗憾的心情去读的。
  生1:我读得快是因为要强调它一转眼就消失了的特点的。
  师:每个人对课文的感受不一样。读出来的语气、语速也就各有差异。不管是快一些的,还是慢一些的,都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去读。因此。朗读课文并不一定要求千篇一律,只要是用心去读就可以了。(进行朗读)。
  师:这里不仅有着神奇美妙、变幻无穷的原始自然景观,还有着活泼可爱的珍稀动物。难怪作者饱含深情地赞叹道:(课件出示)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三、总结全文
  这节课,同学们细心品读了作者用生动的文笔给我们描绘的九寨沟神奇而秀美的自然景色。这里四季美丽如画,一步一景,变幻无穷。所以说,几寨沟真不愧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是一个神奇美妙的童话世界。
   一、导入课文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九寨沟
  2.这篇课文有很多四字词语,谁来来读一读。
  雪峰插云 古木参天 林深叶茂
  白练腾空 银花四溅 蔚为壮观123456
  平湖飞瀑 色彩斑斓 五彩缤纷
  异兽珍禽 憨态可掬 若无其事
  3.下面,我们就跟随着作者走进九寨沟,透过语言文字去感受九寨沟迷人的风光。
  (板书:自然风光)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要求:
  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描绘了九寨沟的哪些景物?用笔划出景物名称。
  (2)这些景物美在哪里?请你圈出关键词语,想象描绘的画面,体会景物特点。
  (3)作者是怎样把景物的美写出来的?
  板书学法: 想象画面 揣摩写法
  2.学生自读课文
  3.汇报交流。
  (1)课文描绘了九寨沟的哪些景物?
  (2)这些景物美在哪里?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景物来交流。
  ▲雪峰
  ①特点:插入云霄:高,气势雄伟,银光闪闪:美
  ②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高耸的山峰插入云霄,云雾在山腰间弥漫,山顶的皑皑白雪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多么雄伟壮观。
  ③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把雪峰的雄伟气势读出来。 ▲湖泊
  a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①特点:湖泊多、美。
  ②像宝石镶嵌,这句话美在哪里?用了什么方法写的?(比喻)
  ③108个湖泊就像108颗宝石闪闪发亮,多美呀!谁来这句话读好。
  b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
  ①色彩斑斓什么意思?透过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②一湖之中,湖水的颜色五彩缤纷,蓝的、绿的、黄的、咖啡色的,如同抖开的一匹五色锦缎,带着你的感受把这句话读好。
  c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①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为什么是五彩缤纷的图画?
  ② 这幅画不仅色彩美,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水中的世界,一条小鱼游过来,你会觉得——?又有一只小鸟飞过来,你又会觉得——?
  ③水上水下,虚实难辩,梦里梦外,如幻如真,仿佛是在仙境一般。谁来带着你的想象把这句话读好。
  d湖泊是九寨沟最神奇的景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湖泊的图片。
  师描述:大大小小的湖泊就像颗颗宝石,把九寨沟打扮得珠光宝气。湖底石块色彩斑斓,把湖面映衬得如同一匹五彩的锦缎。岸上各种景物倒映其中,五彩缤纷,一年四季,变化无穷。
  e女生读,把体会到的美读出来。
  f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把这么美的文字记在脑海里。
  学生练背、抽背、齐背
  ▲森林
  ①特点:多(遍布)
  ②原始森林覆盖了九寨沟一半以上的面积。这些森林浓绿阴森,神秘莫测,充满着原始的气息。想象森林的画面来读好这句话。
  ▲瀑布
  ①特点:“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这两个词语让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瀑布就象一条白色的稠带从天而降,倾泻下来,水珠被风吹得四处飞溅。
  ②此情此境,谁能用一句诗来形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③出示录像:看,巨幅的白练凌空飞落,溅起的水珠如烟、如雾、如尘。谁来把瀑布的雄伟壮观读出来。
  ④请男同学来读一读,读出壮观的气势。123456
  4.总结写法:
  (1)这一小节作者没写一个美字却把九寨沟的景色写得这么美,作者是怎样把这么美的景色写出来的?(比喻、大量的四字词语)
  (2)四样景物中作者花的笔墨一样多吗?哪个是详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俗话说黄山归来不看云,九寨归来不看水。水是九寨沟的精灵,所以作者抓住最能体现九寨沟景美的事物来详写,这样就做到了有详有略。我们以后在写作文的时候要学习作者的这种写法。
  5.朗读整小节,体会九寨沟自然风光的美,更体会作者语言文字的美。
  6.总结学法:
  刚才我们通过抓关键词语想象画面来体会景物的特点,再通过朗读把体会到的美读出来,这是我们学习写景类的文章常用的学习方法,下面,我们用刚才学到的方法继续学习第四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段
  1.第四自然段写什么?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看看课文介绍了哪些珍稀动物?他们又各有什么特点?(板书:异兽珍禽)
  2.自读
  3.交流:
  (1)课文写了哪几样珍稀动物?幻灯出示动物名称。
  (2)这些动物各有什么特点?,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金丝猴:
  (1)特点:体态粗壮、机灵
  (2)它正在干什么?窥视是什么意思?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这句话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写的?拟人
  ▲羚羊:
  (1)特点:善于奔跑
  (2)从哪里看出来?
  ▲大熊猫:
  (1)特点:憨态可掬,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
  (2)它正在干什么?若无其事,什么意思?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小熊猫:
  (1)特点:行动敏捷,爱美,哪里看出?
  幻灯逐步出示:
  也许( 体态粗壮)的金丝猴 向你窥视
  也许( 善于奔跑)的羚羊 突然窜出
  也许(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若无其事
  也许( 行动敏捷)的小熊猫 照镜子
  也许( )的()
  4.欣赏这些可爱的小动物的图片。
  5.分组朗读写动物的句子
  6.讨论写法
  (1)都用了也许,说明什么?说明不是每次去都能看见的,碰巧才能看到。 (2)前半句都写出了动物的特点,后半句用拟人的手法写了它们在干什么,进一步突出这个特点。板书:拟人
  7.仿写交流
  下面就请你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写,也许你还能碰到哪些动物?他们有什么特点?也许在干什么?
  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图片,也可以自己想象。
  也许——
  8.小结:听着你们的描绘,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动物的世界,有了这原始森林,这里就是动物的天堂。
   四、学习第五节
  1.今天我们欣赏了九寨沟这么多奇丽的景色,看到了这么多活泼可爱的动物,同学们,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作者在最后一小节动情地赞叹道……齐读第五小节。
  2.是呀,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怪不得作者说九寨沟是——(板书:人间仙境)
  3.课文的开头,作者还说九寨沟是——(板书:童话世界)
  开头提到了结尾再提到,这样的写法就叫——首尾呼应。
  4.这句话在全文中还起什么作用?(总结)
  因此,全文结构:总——分——总
  5.学到这儿,我们再回到课题,如果让你在课题前加一个词,你想加什么词?(板书:神奇的)123456
  6.有一首歌,也叫《神奇的九寨》,唱出了九寨沟的美,下面就让我们在这优美的歌声中结束九寨沟之旅。
   五、作业
  1.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一写家乡的一处美景。
  2. 运用课上学到的自学方法,课外阅读《五彩池》一文。
   板书设计
   自然风光
   童话世界
   九寨沟
   人间仙境
   异兽珍禽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与上节课相比最大的进步就是学生背诵相对容易多了,也熟练多了。我想主要原因是因为课堂上我用更多的时间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帮助学生找背诵的思路,并用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背诵。效果不错。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25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