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_《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练习设计及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导出苏轼并简介生平。
4、导入课题,板书:2、但愿人长久
5、看图、听歌说说自己的所看、所想。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1、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4、交流讨论。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意思。
(2)指名读课文。
(3)说说课文要学哪一首诗。
(4)文章描写诗的意境有是哪几小节?
(5)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哪几小节?概括段意。
3、指导朗读长句。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讲解字形。屈:半包围结构的字,外边的“尸”字旁不要太大,里边是个“出”字,最后一笔是点。
3、学生描红、仿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对兄弟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文,思考:课文第一段交代了什么?
2、指名说说。
三、学习第二节
1、学生读文,说说从这首词中读出了怎样的一种感受?
2、出示课文中的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图中苏轼表现怎样?
3、读第2节,对比一下,人们与苏轼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4、指导朗读:读出人们的喜悦,苏轼的思念与惆怅。
四、学习第三小节
1、为什么在如此佳节,苏轼不思念别人而是思念苏辙呢?
2、出示填空:苏轼思念弟弟是因为__________。 
五、学习4-5节
1、看着如此美好的月色,苏轼在床上睡不着,他想到了什么?他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读文找出有关的词。
2、讨论、小结:中秋佳节,万家团员,苏轼与弟弟却天各一方,难以相聚,正所谓"月圆人不圆",心中顿时升起难以名名状的惆怅与埋怨。板书:月圆人不圆
3、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苏轼为什么埋怨月亮?
4、讨论、小结:词人眼望圆月,悟出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有圆有缺,很难十全十美的人生哲理。既然人有离合,那么诗人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5、指导朗读苏轼为亲人无法团聚而埋怨月亮,更见他对弟弟手足情深。
6、指导朗读(范读与指导相结合)
五、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学习并理解词语
(1)比较:吟诵--朗诵   
(2)"婵娟"指什么?(本课指美丽月色)。
3、出示课文投影,放音乐《水调歌头》。
六、再次朗读古诗,放音乐,学生配乐读、指名读、背诵。
1、你能不能来说说这首词的意思?(可以用课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理解的意思)123
2、理解词的最后两句。
3、试着背诵4、5、6小节。
4、"但愿人长久"还可以说到人的那些方面?(推及兄弟情、友情、爱情、美好的感情) 
  七、总结
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造经过。苏轼思念亲人,热爱生活,笃于情谊,又能通情达理,以理遗情,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诚挚祝愿。
 
板书设计: 
               心绪不宁: 中秋佳节    欢欢喜喜
手足情深    离别七年
 2、但愿人长久 埋 怨 : 月圆人不圆  宽慰许多 
           人生哲理: 月有圆缺    人有离合           
           美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初步领略古典诗词的意蕴,激发起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3、开展读书交流会,交流苏轼及其诗词的有关资料,以及有关“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诗词。
教学重点:读书交流会。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指导背诵课文
1、播放乐曲,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2、教师配乐范背。
3、指名背诵。
二、开展竞赛活动
1、读书交流活动。
(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苏轼的故事、诗词,进行交流。
(2)交流有关“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诗词,开展朗诵会。
文献摘录: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课后练习:
一、根据拼音,填充词语。
         ɡuān            yín                 zhēnɡ   zhēnɡ
做(     )     (     )诵      眼(     )(     )   
       yǐn            tǎnɡ                   hé
(     )约     (     )下       悲欢离(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廷(    )   耍(    )   尝(    )123
挺(    )   要(    )   赏(    )
洒(    )   慰(    )   隐(    )
酒(    )   蔚(    )   稳(    )
三、按课文内容将诗句补充完整,再根据你的理解填空。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变得这么______、这么_______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天上的月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他祝愿________________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_______________,也能共同拥有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又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其实文的用意应该是让学生更易理解、掌握诗(词)的含义,只是现成的文字对诗(词)句的描述,往往对学生来说会先入为主地理解诗句意思,反而少了一些想象。在这一课中,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我特意在设计教案时加入听歌、看图想象的环节,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生说:“看到圆圆的月亮我知道中秋来了,此时此景,正是万里无云,皓月当空;我还看到了皎洁的月光透过窗子射在诗人的书桌上,因为月亮太圆了,光太亮了,就好像太阳光那样射进来;听着这乐曲,我感觉到里面有一种淡淡的忧愁……”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10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