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说课稿第二课时|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说教材
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大文豪苏轼创作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属于“文包诗”类文章。故事是词意的具体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深远意境,字里间流露出苏轼既思念亲人,笃于情谊,又通情达理,以理谴情,热爱生活,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抒发诚挚祝愿的情怀。反映了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广阔胸襟。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介绍了苏轼创作的原因,即思念分别七年之久的弟弟苏辙。第二段(第四至五自然段),具体描绘词的意境。第三段(第六自然段):写诗人低声吟诵新作〈水调歌头〉,交代词作已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b、 学习“文包诗”写法。c、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能力目标: a、 引导学生理解品味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b、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c、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原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 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词、文、图的对照,讨论交流和反复诵读,感悟苏轼“宽慰”的心情和他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过程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说教法与学法
1.《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时,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把朗读训练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教者要借用现代教学媒体和自身语言的感染力,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调动起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有感情的品读中体会亲情,领略意境。《但愿人长久》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为此,我们引导学生采用联系写作背景理解重点句段,首先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筛选学生的疑问,突出情感变化,接着让学生读课文找出有关情感变化的词语。例如:“思念”、“埋怨”、“宽慰”等。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想苏轼所想,悟苏轼之情,并辅之以有感情的朗读,可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2. 学法指导:本文是抒情散文,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采用边看、边问、边想、边读、边写。看:看课文,从中发现问题。问:指出问题。想:思考并回答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读:读顺、读流畅,读出感情。写:通过本文的学习,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写片断。
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
浩月当空  心绪不宁  形影不离
手足情深  十全十美  悲欢离合
思念    埋怨    宽慰
二、细细品读,体味领悟。
1、让学生迅速读课文,分别找出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有关词语。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思念”“(心绪不宁)”—“埋怨”—“宽慰”12
3、细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苏拭为什么思念弟弟?
(2 ) 学生讨论。
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这是亲人团聚的时候,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二是目睹他人团聚的情景:“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苏轼却“独在异乡为异课”,饱受离别之苦。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更勾起苏轼对弟弟的思念,因而”心绪不宁”。三是与弟弟手足情深且分别已久。)着重理解“心绪不宁”、“手足情深”、“形影不离”的意思
(2)进一步自读感悟,指名读,读出思念之情。(配乐朗读,背景音乐<良宵>)
4。细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苏拭为什么要埋怨月亮?
(2) 学生自由发言:苏拭移情于月也戏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
(3) 自由练读,感悟苏轼埋怨之情源于思念之苦。引导学生读好反问句。
(4) 这段后面是省略号,他省略了什么?
[引导学生想象,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有能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
5。细读课文第五六自然两段
(1)。 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底声吟诵起来。学生齐读: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2) 想到这儿,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常理,实难十全十美,他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的可贵之处。
(3)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4)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感悟苏轼”宽慰”的心情和他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总结课文内容
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拭的名词《水调歌头》的创作经过。
四、指导背诵第4-6段
五、课外延伸。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赏良宵美景。这两句也成了千古名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表达相同情感的诗句还有:
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 有岂在朝朝暮暮”
王勃的”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六、作业设计
1、 背诵体会和自学《水调歌头》全文。
2、 搜集一些关于”思念亲人,思念家乡”为主题的诗词,准备举行一次朗诵会。
板书设计
2、但愿人长久
                  思念(心绪不宁)      埋怨       宽慰
                                  重亲情      通情达理
说板书及作业
1、板书就按课文作者的思路来安排的,这样安排一是便于总结写作特点;二是便于学生按思路记忆背诵。
2、作业为背诵体会和自学《水调歌头》全文,了解作者写这首词时的心情和时代背景。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07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