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语文阅读材料]四语补充阅读材料——6徐悲鴻励志学画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徐悲鸿(1895~1953)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自幼随父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赴法国留学,1923年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美术作品。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及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及个人画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及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在绘画上,徐悲鸿主张现实主义美术,强调写实,提倡师法造化。"尽精微、致广大"。反对因循守旧,注重兼蓄并收,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其素描多作人物、肖像,造型精练、准确,注重线与面的结合;油画长于人物、风景,作品体现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中国画则融西方艺术手法于中国传统艺术之中,别具一格。兼工人物、花鸟、走兽、山水,尤善画马,作品表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
他长期从事美术教育,教学上主张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材。代表作有:油画《田横五百士》、《九方皋》、《漓江春雨》、《晨曲》、《泰戈尔像》、《奔马》等。有多种画集、研究文集出版。著有《徐悲鸿艺术文集》等。1953年9月26日卒于北京。逝世后,北京建有徐悲鸿纪念馆,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
徐悲鴻作品
《山鬼》、《牧童》、《紫氣東來》、《天寒翠袖薄》、《晨曲》、《壮烈之回忆》、《奔马》、《鹅闹》、《群奔》、《芭蕉飛鳥》、《懒猫》、《三馬圖》、《松鹤》、《靈鷲》、《負傷之獅》、《饮马图》、《奔馬》、《馳騁圖》、《村歌》、《墨竹图》、《六駿圖》、《田横五百士》
徐悲鸿年表
1895
七月十九日,徐悲鸿生于太湖之滨的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
父徐达章是当地著名画家,精诗书篆刻。他不慕功名,独喜描绘日常所见,在人物、山水、花鸟画上均有很深造诣。母鲁氏是位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
徐悲鸿是家中长子,下有弟妹五人,在“半耕半读半渔樵”的生活中,徐悲鸿度过了他的童年。
1901
徐悲鸿六岁,开始随父读书习字。他想学画,父亲不许。他便悄悄描画屋畔河边的鸡鸭猫犬,自得其乐。
1904
徐悲鸿九岁,读完《四书》、《诗》、《书》、《易》、《礼》、《左传》,开始随父学画。每日课竟,便临摹一幅吴友如的界画或人物画。吴友如是清末最杰出的时事插图画家,他的《点石斋画报》成为了徐悲鸿的启蒙教材。父亲还教他作人物写生,画弟妹及邻人肖像。一次,徐达章外出归来,问何人来过,徐悲鸿将来客肖像默画在掌心,使父亲一目了然,表现出捕捉人物特征的非凡才能。
1905
徐悲鸿十岁,随父乘舟赴溧阳。他即景成诗:“春水绿弥漫,春山秀色含,一帆风信好,舟过万重峦”。
1908
由于宜兴连年水灾,徐悲鸿与父亲赴邻近各县,画翎毛、花卉、山水、人像,刻图章,写春联,开始了流浪卖艺的生涯,养成了笔不离手的习惯。 1234567
1912
由于父亲重病而返回故乡。徐悲鸿已成为宜兴知名画家,在宜兴女子师范学校、彭城中学、始齐小学三校任美术教师。
1914
父亲去世。向父亲挚友陶麟书借钱埋葬了父亲之后,徐悲鸿决定去上海寻找半工半读的机会。但由于找不到工作,他只得返回宜兴。
1915
再赴上海,以画插图和广告维持生活,并开始卖画。作品《马》得到高剑父、高奇峰兄弟的赞赏,认为“虽古之韩斡,无以过也”。该画由上海审美书馆印出,为徐悲鸿发表的第一张画。
1916
考入震旦大学攻读法文,课余仍勤奋作画。三月,哈同花园建立明智大学,徵求仓颉画像。徐悲鸿以巨幅水彩仓颉像中选,被明智大学聘请作画和讲学,因此得识康有为等著名学者。康有为视徐悲鸿为艺苑奇才,请他为自己、亡妻何旃理及朋友们画肖像,尽出所藏碑帖供他观览,并一一讲解。徐悲鸿以康有为为师。在其指导下遍临名碑,因得崇碑派真髓,广闻博见,书艺精进。
1917
得明智大学稿酬,东渡日本研习美术。康有为赠横幅题额“写生入神”为他送行,旁注小字:“悲鸿仁弟于画天才也。” 徐悲鸿饱览日本美术藏品,觉日本花鸟画家能脱出旧习,但尚少韵味。又结识日本著名书画家、收藏家中村不折,得见中国流失的许多珍贵碑帖。中村不折将他所译的《广艺舟双揖》托徐悲鸿转交康有为。
1918
赴北京,以充满生气、力图变法的作品崭露头角,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积极投身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他在画法研究会开学典礼上提倡吸收西洋绘画之长,创造新的风格,井为《绘学杂志》撰文,指出中国绘画在该时代的陈腐颓败,号召画坛有志之士奋起革新。他在《中国画改良论》中还明确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成为中国画家中革新派的代表。
1919
在蔡元培、傅增湘的帮助下,徐悲鸿得赴法留学的公费。船到英国,他在大英博物院惊叹希腊巴底隆神庙残刊的精美华妙。十月五日,到达巴黎,居索姆拉尔路七号。先到各大美术馆研究西方艺术之长,然后入徐梁画院学习素描两月,又考人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入弗拉芒格画室。课余,则到陈列古今艺术瑰宝的卢浮宫和卢森堡美术馆临画和比较各派异同。古代大师中最喜提香和里倍拉,近代大师中则喜库尔贝、米莱、德拉克罗瓦、巴里。
1920
识法国大画家达仰。达仰早年学于十九世纪大师柯罗之门,后来成为法国国家画会的领袖之一。他尤擅描绘布列塔尼渔民和农民的生活,其《祝福的面包》、《壮丁》、《饮马》等画早使徐悲鸿倾心不已。从此,徐悲鸿每星期天都持作品到希基路六十五号达仰画室求教,并参加该派画家在该处的茶会,在与梅尼埃、倍难尔等的交谈中受到极大教益。
1921
徐悲鸿因整天参观法国国家美展,流连忘返,闭馆时才知夭降大雪。他饥寒交迫,得了严重的肠痉挛病。在当时留下的索描上,他写道:“人览吾画,焉知吾之为此,每至痛不支也。” 1234567
国内政局动荡,断绝学费。徐悲鸿赴柏林,居康德路画室,问学于柏林美术学院院长康普。
1922
徐悲鸿感到在法所见虽广,仍有局限。丢勒、荷尔拜因、门采尔、塞冈蒂尼皆今他赞叹不已。他每天作画十几小时,在博物馆临摹了伦勃朗的作品,并到柏林动物园画了许多猛兽。
1923
返巴黎,继续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习。并在达仰指导下精研素描,在蒙巴纳斯各画院画了大量的人体习作。对油画人体,则作分部认真刻划和发挥默写能力。 以油画《老妇》第一次入选法国国家美展。
移居巴黎弗利德兰路。
1924
为中国领事赵颂南夫人写像,从容不迫,力求简约,造型设色得心应手。已胸有成竹地预见画完时的旨趣。苦学五年已见硕果。有佳作《抚猫人像》、《萧声》、《马夫和马》、《远闻》。
1925
赴新加坡,为侨领陈嘉庚及创办的厦门大学作画。
冬尽,回到中国。
1926
春,为康有为、黄震之写像。在上海展出历年所作,引起文化界极大关注。康有为称赞徐悲鸿作品:“精深华妙,隐秀雄奇,独步中国,无以为偶。”回国三个月后,重返欧洲,以深入对于全欧艺术的研究。先赴比利时布鲁塞尔临摹约尔丹的作品,又赴安特卫普观卢本斯杰作,惊其天才之大。尤喜芒兴博物馆《希腊人战阿马戎女骑士》的奔腾活跃,妙丽动人。
1927
赴瑞士欣赏荷尔拜因和勃克林之作,尤喜荷尔拜因融汇安格尔与丢勒之长。在瑞士又专赴苏黎世,观看菜茵河左岸印象派代表霍德勒之作。
遍游意大利名城。在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拉斐尔《雅典派》、波蒂切利的巨幅壁画、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天顶画、提香的《圣母升天》前长久徘徊,不忍离去。
该年,徐悲鸿送选的九幅作品全部入选法国国家美展,以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东方韵味获巨大成功,享誉法国画坛。
带着复兴中国绘画的决心,徐悲鸿回到久别的祖国,居上海霞飞坊,参与创办南国艺术学院,以培养“能与时代共痛痒,而又有定见实学的艺术运动人材,以为新时代之先驱。”
1928
居南京丹凤街,名其居为“应毋庸议斋”。
任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开始创作取材《史记》的大幅油画《田横五百士》。
暑假,赴福州作油画《蔡公时被难图》。
在上海,与任伯年之女任雨华后人吴仲熊过从颇密,吴仲熊将伯年父女遗作未装裱者数十幅赠与徐悲鸿,为徐悲鸿生平最快意事之一。
年底,赴北平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
1929
在北平艺术学院努力进行艺术教学的革新,聘齐白石任该院教授,但遭到保守势力的重重阻挠。作中国画《六朝人诗意》。
在美展汇刊上发表文章,推崇和宣传现实主义艺术。 1234567
应挚友苏州美专校长、著名油画家颜文梁邀请,前往讲学。
1930
在《良友》杂志发表《悲鸿自述》,以自己的坎坷经历鼓舞有志青年。
经过两年时间,完成油画力作《田横五百士》,歌颂“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
1931
在法国里昂和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徐悲鸿画展。完成大幅中国画《九方皋》,以抒写发掘人才的渴望。
到天津南开大学讲学。
访杰出的民间艺人--天津泥人张和南昌范振华。撰文《对泥人张感言》,盛赞其高超的技艺,认为他们均可与世界著名的艺术大师相提并论。
1932
由南京丹凤街迂入傅厚岗六号,取名“危巢”,以经石峪字集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悬于画室。 作《雄鸡一声天下白》、《沉吟》。
与颜文梁举行联合画展。
编《画范》,以中外美术佳作供教学参考借鉴。并撰写《新七法》:(一)位置得宜,(二)比例准确,(三)黑白分明,(四)动作或姿态天然,(五)轻重和谐,(六)性格毕现,(七)传神阿睹。
1933
完成取材《书经》的大幅油画《徯我后》,表现被压迫人民渴求得到解救的迫切心情。为提高中国绘画的国际地位,作赴欧宣传中国艺术的筹备工作。
五月至六月,在法国国立外国美术馆举办中国绘画展。徐悲鸿以《九方皋》、《古都回忆》、《颟顸》、《枇杷》、《雄鸡》、《湖畔》、《鸭》、《六朝人诗意》、《水牛》、《庐山五老峰》、《马》、《狮》、《群鹅》、《南京一多》、《猫》,共十五幅作品参展。《古都回忆》一画尤其受到法国报纸的赞美,其柏树被称为"堪与巴比松画派大师卢梭的橡树相媲美"。法国文豪保尔•瓦洛里专门撰文介绍画展,名画家沙巴、倍难尔、德尼、朗杜斯基均参加画展组织委员会,各界著名人士三千人出席了开幕式。应观众要求,展览延长十五天,目录印至三版。法国政府从画展中选购十二幅,于巴黎国立外国美术馆成立中国绘画展室,成为中国绘画在欧洲影响最大之事。画展期间,徐悲鸿为倍难尔作了速写像。
随后,徐悲鸿赴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个人画展,并游荷兰海牙、阿姆斯特丹,访伦勃朗故居。
赴意大利米兰举行中国绘画展览,纪录片在全意放映,被称为马可•波罗之后最重要的意中文化交流。
1934
应德国柏林美术会邀请,到柏林和法兰克福举行徐悲鸿画展,获巨大成功。五十多家报纸杂志发表了赞誉文章。 经希腊赴苏联。途中,游雅典巴底隆神庙遗迹,为平生快事。
五月至七月,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举行中国近代画展,盛况空前。成为“在苏联举行的最成功的外国展览”。徐悲鸿的《六朝人诗意》大受观众喜爱。与苏联著名艺术家交换了作品。
回国,作《新生命活跃起来》、《颟顸》。
1935 1234567
带学生去黄山写生,作油画《彩霞》、《黄山》。
赴广西,作国画《漓江野渡》、《鱼鹰》、《墨猪》、《恍榔树》、《虎与兔》。
促成在南京和上海的苏联版画展,井为展览撰写序言。
1936
离南京,再赴广西。居桂林、阳朔,放舟于漓江之上。作具有强烈时代感情的《逆风》,以及向往和平宁静生活的《雪景》、《牧童和牟》、《村歌》。
1937
在香港、广州、长沙举行徐悲鸿画展。
从香港一位德籍夫人手中购回中国人物画瑰宝《八十六神仙卷》。
在桂林创作了大写意山水《漓江春雨》和向往光明的中国画《风雨鸡鸣》。
随中央大学迁重庆,作表现人民疾苦的《巴人汲水》、《贫妇》。
1938
暑期,主持广西全省中学美术教师讲习班。
作《牛浴》、《光岩》、《负伤之狮》、《象鼻山》。
1939
赴新加坡举行徐悲鸿画展,将卖画收入全部捐献祖国灾民。以著名街头剧为题材,创作油画《放下你的鞭子》。
1940
在印度国际大学和加尔各答举行徐悲鸿画展。泰戈尔盛赞其作品旨趣高奥的形象及有韵律的线条和色彩独具民族风格。
为泰戈尔作油画、素描、速写像十余幅,并创作著名中国画《泰戈尔像》和《群马》。
由泰戈尔介绍,为圣雄甘地作速写肖像。 有大量杰出的速写作品:《河畔》、《野食余兴》、《课余》、《妆》、《大吉岭》、《喜马拉雅山之林》等。
居喜马拉雅山大吉岭,用油画、水墨尽情描绘雄伟壮观的群山。
在大吉岭完成气势磅礴的中国画巨作《愚公移山》,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以愚公坚韧不拔的精神鼓舞人民。
离印前,为《泰戈尔画集》选画。
1941
作巨幅奔马,寄托对祖国奋起的渴望。
在槟榔屿、怡保、吉隆坡举行画展,收入仍全部捐献祖国难民。
1942
从云南回国,在昆明举行画展,全部收入捐献劳军。
返重庆中央大学任教。居沙坪坝,开始筹备中国美术学院。
作国画《鸡足山》、油画《鸡足山庙字》、《灵鹫》、《六骏图》。
在《全国木刻展》一文中,热烈赞扬解放区的木刻家。
1943
年居重庆磐溪中国美术学院。暑假,带学生赴青城山,在天师洞道观作《紫气东来》、《孔子讲学》,以九歌为题的《山鬼》、《国殇》,以及《杜甫诗意》。肖像画杰作有《廖静文像》、《李印泉像》,风景画有《银杏树》、《青城山》,中国画有《群狮》、《双饮马》、《梅花》、《鹰扬》。
1944
有杰作《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月色》、《飞鹰》问世。 夏未,患严重的高血压和慢性肾炎,住医院半年。 1234567
1945
病渐愈,身体虚弱,但仍为中央大学艺术系的学生上课。
1946
从重庆经南京、上海到达北平,就任北平艺专校长。聘请了一批有影响、有能力的艺术家到校任教,建立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并担任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推动现实主义艺术运动。
1947
迎击腐朽、保守势力,为阐明艺术主张而向各报记者发表题为《新国画建立之步骤》的书面谈话。提倡直接师法造化,描写人民生活。在教学中规定各科学生都学习两年极严格的秦描,然后学十种动物、十种花卉、十种翎毛、十种树木与界画,以达到对人物、风景、动物及建筑不感束手,离开学校后能自觅途径发展。
秋,迁于东受禄街十六号,名之为“静庐”及“蜀葵花屋”。
在上海举行徐悲鸿画展。
1948
撰写《中国美术的回顾与前瞻》书稿。
1949
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在布拉格举行的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当选为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
为许多杰出的学者和文学艺术家作了素描肖像,如田汉、丁玲、洪深、张奚若、郑振锋、翦伯赞、邓初民、马寅初、萧三、戈宝权等。
1950
作油画《邰喜德像》、素描《苟富荣像》、《戎冠秀像》、《李长林像》。
完成《鲁迅与翟秋白》的素描稿。 发表赞扬民间艺术家的文章《剪纸艺术家陈志农先生》,为《任伯年画集》撰写《任伯年评传》。
1951
赴山东导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收集素材。作《工程师张晋像》、《农民任继东像》、《劳动模范吕芳彬像》。准备创作反映新时代人民改天换地精神的《当代愚公》,不幸在构图时患脑溢血。
1952
卧病在床,但一直关心国内外的艺术活动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工作,并计划编写《爱国主义教育挂图》,拟将历代重要艺术珍品集中编印。
1953
渐能起床活动,便到美院为毕业班学生讲课和指导教师油画和素描进修班。
作《首之瞻处即光明》和《铲尽崎岖大道平》奔马图。
九月二十三日,担任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执行主席,脑溢血症复发,于九月二十六日二时五十二分逝世,享年五十八岁。周恩来总理赴医院向他的遗体告别。
应美院师生的要求,徐悲鸿的遗体在中央美术学院礼堂停放,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界代表和各界人士一千余人悼念,然后,由他们护送,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十二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举行徐悲鸿纪念会和徐悲鸿遗作展览。展出油画、国画、素描、粉画共二百二十六件。观众为祖国失去这样伟大的画家而感到痛惜。周恩来总理在展览会上指着徐悲鸿所书的对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徐悲鸿就有这种精神”。他赞扬徐悲鸿的作品融合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技法,油画和素描都有民族色彩,是他生活年代的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 1234567
家属将他的一千二百多件遗作和他一生节资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作家的作品一千二百多件,图书、图片、碑帖等一万多件,全部捐献给国家。
次年,徐悲鸿故居被辟为徐悲鸿纪念馆,展出有关他的生平和艺术活动的资料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周恩来总理题写了“悲鸿故居”匾额。
一九八三年建于北京新街口北大街53号的徐悲鸿纪念馆新馆落成,并长期对国内外开放,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赏。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1920.html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在实践中养...
-
《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积累描写色彩的词语。 3、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4、会补充提纲,并按提纲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
-
《番茄太阳》读后感|《番茄太阳》说课稿详细阅读
本说课稿着力研究如何在说课稿中体现教材解读的深刻与独到、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教学方法的巧妙。我以番茄太阳这课为例,说明如何做到上面几点)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本文以“我”...
-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文成公主进藏教案详细阅读
课前,幻灯自动播放西藏风光;师生交流。(略)一、造情,质疑,揭题。师:西藏是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那里的人们信奉佛教,所以在西藏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里都供奉着许多神的塑像。可是,在这里还供奉着这样两尊人的塑像:一位是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还有一位是唐朝的文成公主。板书“人”。...
-
部编版《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_《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2、通过分析语句,体会内在含义。 3、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
[《快乐的足球赛》诗歌短文]《快乐的足球赛》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快乐的足球赛》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认读四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九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裁判、暂停、捧腹大笑、摔跤、前锋”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举例说明这是一场“快乐”的足球赛,感受诗歌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联...
-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阅读答案|12、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处处、昏昏、时时、慢慢”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医华佗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麻沸散这一中药麻醉剂,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有如此悠久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而自豪的思想感情。4、想像华...
-
比金钱更重要的是知识|《比金钱更重要》教学设计之五详细阅读
教学要求 1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主人公诚实待人的美德。 3 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理解:“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含义,体会主人公诚实、信任的美德。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
-
听课札记是什么意思|听课札记 《徐悲鸿励志学画》详细阅读
font size=6>听课札记 《徐悲鸿励志学画》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6 by 小蒋老师 发表 教例:《徐悲鸿励志学画》 师:徐悲鸿了励志学画,那他立下了什么志向呢? 生: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
【《九色鹿》缩写】听《九色鹿》详细阅读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3 听《九色鹿》 □听涛看雪 发表 《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写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