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秋天》教学实录_《秋天》教学实录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一首诗歌《秋天》(板书)。那看到秋天这两个字每个人的头脑中都会出现一幅画面,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秋天吗?生:我喜欢秋天,因为菊花盛开了,叶子变黄了,是个金色的季节。
生:秋天果实都成熟了。
师:是啊,秋天不仅是个美丽的季节更是个收获的季节。现在周老师就带大家到秋天的田野上去看一看,再次领略秋天的迷人风光。
(播放秋天田野视频录象)
师:大家刚才欣赏的是摄影师用他的镜头记录下秋天的美丽,那我们的儿童作家王宜振先生看到秋天田野的美丽景象后忍不住有感而发,也用他手中的笔描述了秋天田野的丰收景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诗歌《秋天》。
师:现在请大家大声朗读诗歌,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轻声地问自己,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秋天,你认为“秋天是个(……)的季节。”
生:
师:真不简单,读书能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是最宝贵的,而且我们只读了一遍就能把七个小节的诗歌概括成一个词语,这叫会读书!但是,这样读书对学习语文、对欣赏诗歌、对感受秋天还不够。我们必须走进语言文字深入到字里行间去读,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这样才能真正读出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师:这就是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读书方法——诵读想画面。我在这样品读诗歌的第二小节后,有了和大家不一样的感受:活泼可爱、香气袭人
(课件出示教师在诗歌第二小节上做的一些笔记,:如在关键词语下面点着重号,在诗歌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等。)
师:周老师读书有个习惯,遇到好的诗文喜欢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并在感受深的地方做一些笔记。大家看看,能猜猜我为什么在“打滚”等词语下面点着重号吗?
生:我想老师是喜欢这几个词语。
生:我认为老师在读这几个词语时觉得秋风想个调皮的孩子,因为我发现你在旁边做了批注:秋风像个调皮的孩子,活泼可爱。
师:那这里的“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老师想提示大家,我们读书不仅要读眼前的文字,还要注意和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合加深理解。所以在我被桂花的香气陶醉的同时就想到了这个民间俗语“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说的一点都没错啊!
师:刚才我们完成了阅读的第一步——理解语言文字表面的意思。接下来我们就应该走进语言文字,有感情的朗读把我们的感情读进去。大家看,为了帮助大家朗读,我还带来几个符号给大家认识,请看----
(出现在加诵读符号的第二小节)
生:我猜黑点是要读重一点。
生:我想波浪线应该是这个字要读的长一点。
生:小三角是表示停顿吗?
生:小弧线的意思我不太懂。
师:好聪明的学生啊,你们理解的很有道理。这四个符号分别代表重音、停顿、延长、连接(依次板书解说)。他们是帮助我们在朗读时更好的把握节奏表达感情。来,请大家小声跟老师读一次,感觉这些符号的作用。(领着学生读第二小节,用手势指挥提示学生感受符号的作用)
师:现在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看看你在读的时候眼前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生:我刚才仿佛看到调皮的风孩子在田野里打滚。
生:我从老师的朗读中感受到作者对秋风的喜爱。
生:作者把秋风写活了。
师:说得真好,你们刚才已经发挥你们的想象能力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了,这是很重要的一步——用想象来补充语言文字的内容。就是应该展开想象走进作者描述的情景中,把作者没有写出来的感情读出来。1234
师:大家看,这个活泼可爱的秋风娃娃就这么轻轻地一吹,吹走了夏天的烦闷,吹消了夏天的躁热,为大地送来一个美丽而又忙碌的秋天。作者在3、4、5、6小节就向我们描述了秋天田野的景象,现在就请同学们用刚才的读书方法,从这四个小节中选择一小节大声朗读、体会。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学生自由练习学习3、4、5、6小节,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特别是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理解诗歌。)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的学习收获展示给大家。
生:我选择的是第3小节(朗读,有声有色,突出关键词语)。“低头弯腰”这个词让我仿佛看到向日葵成熟了,颗粒饱满沉甸甸的;还有在我读到“香”这个词时就好象看到田间小路上到处弥漫着菊花的香味,真是美极了。
师:说的真好,那可不可以把你陶醉的样子通过朗读再表现一次,可以再夸张点。
(生再读,读到“香”加上了陶醉的动作显得更动情)
师:对,就要这样读书,惟有这样陶醉才能读出真感情!你给了老师一个启示,我们读书不应该只用眼睛读,还应该用鼻子闻一闻啊!啊,好香好香!还有同学受到启发用其他感官读出点什么来吗?
师:是啊,蝉声消了,我们的耳朵变安静了,夏天走了,我们的世界变得——安静祥和!
生:我选择的是第5小节(朗读)我从“乐”字想象到玉米在夏天闷了很久,秋天成熟了终于可以出来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一定特别开心;“笑”字是高粱看到人们喝着用它酿制的美酒感到很兴奋忍不住要高歌。
师:我听出来了,秋天在玉米高粱的眼里是一个欢乐的季节! 那老师请大家想想,这个季节最欢乐的是谁?
生:农民。
师:女同学,请用你们甜美的声音把玉米的欢乐读出来——玉米举着红缨乐了,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
师:说的好!这一曲酒歌不仅唱出了玉米高粱成熟的喜悦,更唱出了农民丰收的甜蜜!男生起立,把你们高兴时高歌一曲的动作夸张的表演一下。
生:这样的(做一动作:高昂着头,手势很有气势)
师:就这感觉,请男生读“高粱红着脸笑了,一曲酒歌在心灵酿造”
(男生齐读“高粱”一句)
生:(朗读第4小节)我从“嚷”字读出果园里的水果都好象很急切的想告诉人们他们成熟了,好热闹
师:哦,你已经来到了果园里,是吗?那大家一起跟他走进果园,你都看到那些水果成熟了?
生:苹果、鸭梨、橘子、香蕉……
师:这么多的水果成熟了,挂在那高枝上“嚷”,你们听到他们在说什么了吗?
师:那老师来读“嚷”,你们把他们怎样嚷给接上——苹果嚷着冷了
生:要穿红袄
师:葡萄嚷着冷了
生:要披紫袍
师:橘子嚷着冷了
生:(梢一楞,很快反映过来)要穿黄袄(要披紫袍)
师:这就是诗,不经意中我们已经吟出一句了。只要你愿意,诗歌就在你身边流淌。
生:(朗读第6小节,重读“井井有条”“蓬蓬勃勃”)
师:刚才你在读“井井有条”、“蓬蓬勃勃”时很投入,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吗?
生:我觉得秋风轻轻吹过田野,就像一把大梳子,把田野梳得很整齐。
师:能描述田野都有那些东西显得很整齐吗?
生:有金黄的稻子、火红的高粱。还有果树上挂着苹果、鸭梨、山查,高低错落,非常美丽。
师:说得真好!
师: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现在让我们用两只眼睛看“蓬蓬勃勃”,你还能看到什么?1234
生:我看到了农民辛勤劳动
生:我看到农民的汗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师:理解的真好,这里作者不仅是在赞美秋天,更是在赞美劳动人民!让我们一起带着对劳动的热情赞扬来朗读这一句。
师:刚才因为大家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符号和方法,所以老师给了大家符号提示,其实每个人读书的感受都不会相同,所以感情的表达也不会一样。现在请看这个小节,(出示第三小节诗歌原文),你还有不同的读法吗?
师:还是那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是最宝贵的!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诗歌的第一小节,把你的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
生:因为秋天的苹果红了,把太阳映衬的更红更娇。
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金色的季节,所以太阳也显得更红了
生:秋天的果实都成熟了,苹果甜,稻子香……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香甜,所以作者在赞美空气时也是在赞美秋天的美好。
师:大家已经是在用心读书用情感悟!让我们一起朗读这节诗歌。走在秋天,周老师的心情越来越好;走在秋天……
师:是啊,这样美丽的季节这样迷人的季节让作者忍不住去赞美!去歌颂!大家看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作者照应开头抒发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现在请大家静静地听老师读,看看你能听出作者不同于第一节的感情吗?(自由朗读体会)
生:我还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留恋,他希望把秋天留驻。
生:黄叶是秋天的象征,作者珍藏黄叶就是要珍藏秋天。
师:理解的真好,请一个同学把这样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读,体会)
师:秋天已经越走越远,但我们的课堂却秋意盎然!大家看,听棵老师都被你们感染了,为了感谢他们能这样耐心地分享我们学习的快乐,老师提议,让我们共同合作,把诗歌的美把我们的快乐通过艺术朗读传递给大家!(课件出示对诗歌的角色分配提示)
师:为了让我们充分感受诗歌的艺术美,我们需要做角色分配——需要四个男生四个女生领读。来,先自己推荐。
(师生合作美读诗歌)
师:其实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正是因为善于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才留下了那么多的优秀诗文供我们欣赏。现在请回忆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还有那些描写秋天的?
生:《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生:《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老师也知道一首《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诗人面对的都是秋天但心情不同,眼里的景物也就不同,有写秋天露水的,有写秋天红叶的,也有写秋天夜晚的……
师:我还给大家带来了现代著名诗人郭小川的《秋歌》之一(媒体出示),我们一起来欣赏。
师:对生活的热爱使得这些诗人有这样的佳作流淌,我们学习语文就应该这样多情善感。那相信大家对秋天也有了自己的感受,我建议现在让我们安静下来,试着写两句诗,可以仿照课文的诗句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生动笔写,老师巡视了解。大约五分钟)
师:我发现已经有诗句在流淌,可以读给我们听吗?
生:走在秋天,秋天的小鸟越飞越高 走在秋天,秋天的天气越来越好
师:仿照第一小节,真棒!
生:柿子挂在枝头,像一个个红灯笼 鸭梨挂在枝头,像一个个金葫芦1234
生:秋风像调皮的孩子,他在田野里打滚,他在小路上奔跑,他抓一把桂子的香气把夏天的脚印 轻轻涂掉……
生:秋风像一个魔术师。他把苹果变红了,他把橘子涂黄了,他把葡萄抹紫了
师:我听人说过:孩子天生就是诗人,今天我是相信了——你们的诗句真美!
生:夏姑娘走了,求姑娘来了。她来到果园里,给苹果涂上美丽的腮红,给猕猴桃抹上黄色的眼影……
师:哇,大家看,这是自己的创造,我们写作文其实就这样简单,只要大胆想象大胆表达就会有奇迹诞生!
师:同学们,徜徉在这秋天的田野上,我们目不暇接我们留恋忘返,在这里,我们与活泼可爱的秋风娃娃一起奔跑,我们与鲜艳可口的水果孩子一起歌唱;我们感受着玉米高粱成熟的喜悦,我们品尝着农民大哥丰收的甜蜜;我想说,秋天,是一个……
师: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美丽的季节——秋天!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1919.html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在实践中养...
-
《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积累描写色彩的词语。 3、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4、会补充提纲,并按提纲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
-
《番茄太阳》读后感|《番茄太阳》说课稿详细阅读
本说课稿着力研究如何在说课稿中体现教材解读的深刻与独到、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教学方法的巧妙。我以番茄太阳这课为例,说明如何做到上面几点)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本文以“我”...
-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文成公主进藏教案详细阅读
课前,幻灯自动播放西藏风光;师生交流。(略)一、造情,质疑,揭题。师:西藏是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那里的人们信奉佛教,所以在西藏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里都供奉着许多神的塑像。可是,在这里还供奉着这样两尊人的塑像:一位是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还有一位是唐朝的文成公主。板书“人”。...
-
部编版《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_《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2、通过分析语句,体会内在含义。 3、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
[《快乐的足球赛》诗歌短文]《快乐的足球赛》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快乐的足球赛》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认读四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九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裁判、暂停、捧腹大笑、摔跤、前锋”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举例说明这是一场“快乐”的足球赛,感受诗歌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联...
-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阅读答案|12、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处处、昏昏、时时、慢慢”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医华佗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麻沸散这一中药麻醉剂,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有如此悠久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而自豪的思想感情。4、想像华...
-
比金钱更重要的是知识|《比金钱更重要》教学设计之五详细阅读
教学要求 1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主人公诚实待人的美德。 3 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理解:“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含义,体会主人公诚实、信任的美德。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
-
听课札记是什么意思|听课札记 《徐悲鸿励志学画》详细阅读
font size=6>听课札记 《徐悲鸿励志学画》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6 by 小蒋老师 发表 教例:《徐悲鸿励志学画》 师:徐悲鸿了励志学画,那他立下了什么志向呢? 生: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
【《九色鹿》缩写】听《九色鹿》详细阅读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3 听《九色鹿》 □听涛看雪 发表 《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写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