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过程:
同学们,上节语文课张老师带大家初步学习了课文《三顾茅庐》,今天这节课我们带大继续学习课文《三顾茅庐》。――学生读题:三顾茅庐
一、复述词语,把握全文
1.出示词语:
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
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秀丽宜人
群星纷争、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统一中国
(1)还认识这些词语吗?你能读正确哪一组就读哪一组?生自由读。
你发现了什么?(a、这些都是课文中主人公的名字;b、这些都是写隆中景色的词语;c、这些都是写诸葛亮策略的词语)
(2)一起读这三排词语。你发现了什么?(把这些词语连贯地说出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选几个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欣赏美景,感受“才华”
过渡: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于是他带着关羽、张飞第三次来到隆中。你看!
1.欣赏美景
出示图文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1)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秀丽宜人”(生自由说)
(2)美在哪里?里面写了哪几样景物?(松林、溪流、竹林)
(3)积累词语:
(4)这里的景色的确秀丽宜人,连起来读好这句话。
过渡:诸葛亮就住在隆中的卧龙冈,这是一条怎样的山冈?
2.感受“才华”
出示图文
a、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1)读这句话
(2)什么叫做“蜿蜒起伏”?看图做手势理解。
(3)在这句话中,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4)作者把蜿蜒起伏的山冈比作卧龙除了因为山冈的形状像卧龙,还因为什么?
过渡:诸葛亮真的就是一条腾飞的卧龙吗?他真的很有能耐吗?(是)你看,就在那个茅草屋里,刘备听了他的话茅塞顿开。
b、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什么叫“茅塞顿开”?(本来不明白,现在一下子明白过来。)
能使迷茫中的刘备茅塞顿开,这样的策略一定很高。我们也有过茅塞顿开的时候吗?有了这样的体验一定能把刘备的话读好。生读。
过渡:后来,刘备对他们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说——
c、我得到了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1)你们发现什么?这三个句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都是比喻句)
三、分析“言行”,感受“尊重”
(一)语言
1.自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张飞说些什么?刘备说些什么?分别是怎么说的?
2.交流。
(1)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a张飞嚷了什么?读。
b为什么嚷?(两次去都没见着,憋了一肚子气。再者,刘备是一方诸侯,诸葛亮是何许人也,值得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请?) 什么心情?(烦躁)
c 他怎么嚷?谁来像张飞一样嚷一嚷?自己先练练。谁来做一回猛张飞?
过渡:听来张飞的话,刘备是怎么说?
(2)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点出“生气”。刘备怎样“生气”地说?谁来读一读刘备的话。
(3) 只要抓住了张飞和刘备说话时样子的词就能把这两句话读好。
过渡:刘备说要尊重人才,那他又是怎样做的呢?12
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划出刘备动作的词。
(二)行动
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刘备动作的词。
2.交流
3.从这些词中你读出了什么?
“扶”: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166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