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教学设计一等奖|《跳水》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按什么方法学习《跳水》的前三自然段?(板书:注重事物的联系)
  2.一学生复述课文第1—3自然段的内容,体会故事的“趣”。
  [演示gai课件1]动画(1):一艘轮船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航行。船上的水手、船长的儿子正在逗猴子取乐。突然,猴子抢了孩子的帽子又撕又咬,做怪相,逗得水手大笑,孩子气得脸通红。
  3.学生摆放卡片,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水手、猴子、孩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二、学生质疑。
  导语:故事又是怎样发展?如何结束?事物间的联系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请继续看画面。
  [演示gal课件2]动画(2):猴子将帽子放到最高横木的一头后,爬到桅杆的顶端,孩子摇摇晃晃走上横木取帽子。水手全都吓呆了。
  1.学生摆放卡片,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形成如下板书:
  附图{图}
  2.看了、听了故事的后部分,你们感到什么问题最不好解决,告诉老师。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地设计教案。下面以2000年本人在《四川教育》助教行动——创新教育研讨会(乐山)上的课为例。]
  学生质疑:(1)孩子为什么非要拿到那顶不值钱的帽子?(2)为什么孩子在横木上难以转身?(3)船长会不会向孩子开枪?(4)“40秒钟”,时间很短,为什么大家觉得它太长了?
  (老师板书:拿帽 开枪 转身 40秒钟)
  三、精读,理解。
  导语,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说明你们很会读书,爱动脑筋。那么,这些问题由谁来解决?
  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故事的“险”。
  1.小组讨论:孩子为什么非要拿那顶不值钱的帽子?
  (小组争先发言:(1)孩子觉得自己是人,却被小小的猴子耍了,太丢人了。(2)水手的哄笑,大大地伤了孩子的自尊心。(3)猴子的放肆,水手的大笑,使孩子觉得自己太没面子……)
  2.书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孩子觉得自己太没面子了?(学生读书)
  听听,猴子好像在说什么?
  (学生想象 回答:(1)来呀,来拿你的臭帽子吧!(2)哈哈!笨蛋,你是拿不到你的帽子的!……)
  真气人,孩子怎么想?
  (学生想象回答:(1)哼!死猴子,我非把你捉住拿回帽子不可。(2)你不要高兴得太早,看我怎么收拾你!……)
  3.为了夺回面子,维护自尊,洗刷耻辱,孩子又是怎么做的?(一学生读有关句子)
  “气极了”这三个字该怎么读?(气愤,语气加重)试读,齐读。
  4.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吓呆了”是什么样子(学生体会:口张得大大的,眼睁得圆圆的,全身僵硬,气也出不来了,呆若木鸡了。)
  这三个字又怎么读?
  (学生体会:语音要小,语速要慢,“呆”要重读。师范读,生自读、齐读。)
  5.下面讨论大家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孩子在横木上难以转身?
  (学生讨论:书中描写孩子处于绝境的两个句子,第一句讲桅杆高,甲板硬,从横木上掉下来,就会粉身碎骨,说明处境危险。第二句同样讲他的处境危险。从图上可看出横木周围没有遮拦物,没有扶手,横木很窄。此时,孩子心中也很紧张,他稍微一动,就会失去平衡,掉下来,更不可能转身了。)123
  写孩子处境危险的这两句话又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紧张,语速稍快)齐读。
  6.请一学生读本段最后两句。学生评析。
  7.按要求读有关句子。
  8.同学们,难道我们就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被摔死吗?快想办法救救他呀!
  (学生想办法:(1)搭云梯。(2)拉网接。(3)抬垫子。(4)叫水手爬上横木抱孩子。(5)叫直升飞机……)
  9.抽一位没发言但在思考的同学,问:你觉得他们的办法行得通吗?为什么?
  (生答:行不通。他们的办法虽然可行,但是时间不允许。他们没有注意事物间的联系。若照他们的办法去做,孩子早就没命了。)
  学习第5~6自然段,体会船长的“智”。
  导语:大家的办法都很好,关键是时间不允许。咱们还是看看船长是怎么化险为夷的。请默读第5~6自然段。
  1.船长是怎么做的?结果呢?
  (板书:瞄准 跳水 得救)
  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沉着、机智、当机立断)
  2.同桌同学讨论大家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船长会不会向孩子开枪?
  (正方发言:(1)会开枪。为了逼孩子跳水。(2)与其让孩子率死,或变成残废,长期痛苦,不如一枪打死……
  反方发言:(1)不会开枪。因为世界上没有父亲向亲生儿子开枪的。(2)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开枪打死自己的儿子,岂不是没有人性了吗?(3)不会的。打死了儿子,就断子绝孙了。即使开枪,也不会打在儿子身上……)
  大家发言很激烈,也很精彩,我们还是看看书吧。齐读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思考:如果要开枪会喊“三”吗?(不会)有个同学讲得好,即使开枪也只是鸣枪示警,不会朝孩子身上打。
  2.讨论:父亲的话该怎么读?
  (学生体会:命令,着急,大声喊。每句后面一个字应拖读。“二”比“一”读时语音还应长一些。读出父亲迫切希望孩子跳水的语气。)
  3.大家想想,猴子、孩子、水手,船长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请用“因为……所以……”,“……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回答。(将此句式投射在银幕上)
  4.出示幻灯片:
  附图{图}
  谈谈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解决最后一个问题。
  (学生看法:(1)水手太紧张。(2)每分每秒都关系到孩子的生命安危。说明水手的心早已系在孩子的身上。)
  四、总结,深化。
  1.大家的问题都解决完了,老师有一个问题请教大家:风平浪静一词与《跳水》这个故事有什么联系?
  (学生发言:(1)因为风平浪静,水手才拿猴子取乐,导致故事的发生。(2)因为风平浪静,孩子才走向最高横木处于绝境,推动了故事的发展。(3)因为风平浪静,船长才举枪命令孩子跳水,使故事走向高潮。(4)因为风平波静,水手跳进大海很快地救起了孩子。)
  总结:谢谢!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体会到了“风平浪静”贯穿了故事的始末。看似轻轻一笔,可见作者的匠心。因此,我们作文时,特别是在描写自然环境时,一定要注意你所写的自然环境必须要与事情发展有联系。123
  2.读完这课,你想到些什么?
  3.再次捧起书本,用你们的声音,你们的语气,向大家讲述《跳水》这个故事中最令人惊心动魄,最扣人心弦的一幕吧。齐读第4~6自然段。
  附图{图}
  评析:
  1.以读为本,领悟全文。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以读为本,以读带讲,以读促思,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贯穿始终。随着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默读、自读、试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在读中感知、理解、体验情节的趣味、故事的惊险、船长的机智,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2.质疑解难,自主求索。
  本课的教学设计打破了老师早就设计好固定的教学模式圈让学生钻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充分尊重学生,根据他们在本课中想知道什么,想学些什么,让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课堂上灵活地按照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通过自读、自悟、讨论、评价等课堂教学体系,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教师则在当学生思路阻滞时给予疏通;认识模糊时加以点拨;方法欠妥时给予指导;表达不畅时给予帮助;学有成效时给以鼓励。让学生自主求索,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整个课堂其乐融融,民主和谐。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99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