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原文]《一双手》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一双手》是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文章通过对林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奇手的细节描写,透射出这位普通劳动者为绿化祖国,为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也折射了像张迎善一样在平凡岗位上为人民服务的广大劳动人们。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张迎善那双手的特点,探讨那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了解张迎善为绿色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感受张迎善勤劳、坚韧、敬业的高尚品质。
  2、能运用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阅读方法品读句子、理解文章。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体会运用数字说明的好处,感知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重点难点:
文章两次对手作了特写,分别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打比方和数字描写的方法凸现了这双手的特点。而这双手所透射出的是一位平凡又不平凡的林业工人甘愿奉献、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所以了解这双手的特点,在探讨形成原因的过程中,感受张迎善的美好心灵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一猜:观察几双手,猜一猜这些手的主人是怎样的人?
2、小结: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使每双手各有特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一双手。想了解这双手吗?(板书课题)
    3、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
预设  ①这是谁的手?②这是怎样的一双手?③这双手的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读后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汇报,初步了解主人公——张迎善
三、再读课文,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思考:
    张迎善的手是怎样的?请找出描写这双手的句子,再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请在这些句子旁边做好批注。
2、小组交流:你划了哪些关于这双手的具体描写?有什么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四、品读感悟,层层深入
(一)形象感知,联系生活,从外观的角度了解这双手。
1、学生交流汇报,并出示学生划出的具体描写。
2、引导学生品读这些具体描写这双手的句子,想一想这是一双怎样的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3、小结:对这双手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面对这样一双与众不同的手,你想说点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
(二)、引入计算,关注数字,从价值的角度佩服这双手。            
1、计算启情。这双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呀?(780000次)。
2、圈数促情
  课文中还有哪些数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它圈出来,大声地说一说。
3、看呀,就是这双手,和土壤的几十万次接触,创造了如此的财富。静下心来再想想,难道这双手所付出的,所创造的就仅仅是这些吗?
4、看看这些数字,再想想这双手,孩子们你又想说些什么?
5、拓展丰情。林业局负责人说: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什么是金库?绿色的金库指什么?为什么说森林就是绿色的金库?
6、小结
(三)借助课件,引发想象,从情感的角度赞美手,赞美人。12
  1、课件燃情。
2、联想升情。作者说: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孩子们看着这双手你看到了什么?
3、小结:张迎善,一个平凡的林业工人,用这双普通却又不普通的手,创造了不凡的事迹。
四、作业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风寒清洁工人的手,传递知识老师的手,勤劳能干父母的手,还有你们,稚嫩灵巧的手等等,课后请你仔细观察,试着把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那双手写一写。

板书
粗糙、                      的   一双手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99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