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些无法预设的美丽]“预设”下的美丽“生成”——《黄继光》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背 景】
有人说:“教学应该是教师充满智慧的‘预设’,去拥抱学生智慧外显的‘精彩’!”在课堂操作上,能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凭借机智——升华“非预设生成”。通过“生成”来完成“预设”的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这有课的教材内容离孩子们太远了,理解与体验起来会有相当难度,我希望能不通过多媒体课件,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虽经过了精心准备,还是没有把握。结果那节课倒是给了我挺大的启发。
【案 例】
上课伊始,一切进行地很顺利,我以富有情感的语言带领学生复述第一、二段内容,然后进入本课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抓重点句——黄继光两处站起来的句子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黄继光的顽强、坚定、英勇的光辉形象。理解他那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教学第一次站起来时,学生都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下来的,教学第二次站起来句子时,可是大出乎我的意料。
我出示了句子“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读后,问学生:“这一次,黄继光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站起来的?有一生说:“他在身负七处重伤,已经没有一件武器的情况下站起来的。”这位学生的回答是我已经预设到的,我连连肯定,准备继续我原先设计好的教学时。突然,听到了一个声音:“老师,我发现有个地方不对!”这声音不是很大,但足以使全班同学都听到了,我循声望去,原来是这个班的捣蛋大王徐云杰发出的,我赶紧调整一下情绪,微笑着,请他站起来说。想不到,他还真是语出惊人:“老师,那句写他已经没有一件武器了,不对,我觉得他还有一件武器。” 他微笑着,故作神秘状,看得出来,他很为自己的发现而感到兴奋。我一愣,随即说:“哦?你说说那武器是什么?”“就是他的身体呀,他最后不是用他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吗?”他在说这句话时眼睛是发亮的。“是呀,多有创意的发现,黄继光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了武器去堵敌人的枪口,他是多么地——”从孩子们嘴里出来的是坚强、勇敢等等。学生们说出这些,我已经很满意了,课堂上突发的事件也就这样结束了,我又继续了我事先设计好的步骤走下去。一节课下来,按照预定的,感觉比较平淡,学生没能真正走进英雄的心中,没有真正被打动。但那个孩子的话语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但我并没有很好地利用那个资源,去开发和利用。
【案例启示】
当天晚上,我在备第二课时的时候,正好翻到了一本书 《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里的“目标设计层面”,里面有几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学习是满足学生需要,并不断提升其需要层次的过程,目标制定应建立在分析学习者起点能力的基础上。”“目标应该是生活化、社会化、未来化。”我想,今天上的那堂课,能否挖掘出一些比较生活化的,距学生也较近的东西呢?突然,脑海里就闪现出那个孩子的话,他能想到用自己的身体作武器去堵枪口,在体现出他的英勇、坚强外,不是可以体现出他的机智、临危不怯,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依然沉着地想出对付敌人的办法。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往往缺少这些,对勇敢的理解不够。还有黄继光在战友倒下后,并没有沉浸悲痛与恐惧之中不能自拔,而是化悲痛为力量,更加勇敢地前进,这些也应该是比较生活化的的。想到这,于是我第二课时上改变了对那个片段的教学设计,把那个孩子的话设计在教学过程当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123
【教学片段】:
师:黄继光让我们最为之惊叹的是,他居然第二次站起来了,让我们来看看这一场面。
(出示“句子1”: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师:这次,黄继光又是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的?(生自由读课文)
生:他身负七处重伤,已经没有一件武器的情况下站起来的。
(让学生想象身负七处重伤的情景,然后读黄继光第二次站起来的那句话。初步感受他的勇敢、坚强。)
师:同学们,有一位同学读了这句话,说黄继光还有一件武器,你们猜他说的是什么?(同学们先是一愣,然后小声讨论开了。)
生:我觉得他还有一件武器就是生命,因为他用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师:那在这样一个紧要关头,你从他这个行为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他很勇敢,很伟大。
生:他令我肃然起敬。
生:老师,我觉得他很厉害,在那么紧要关头,没有一件武器了,还能想到用身体去阻挡敌人的枪口,我的话早就晕了头,放弃了。
师:是呀,同学们,一位真正英雄的伟大就在这里,在生死攸关时刻能做出常人难以到到的,想到常人难以想到的,有句话不是说“勇敢不是手脚并用的鲁莽行为,而是勇气与智慧的完美结合。”
生:(尽自站起来说)真是这样呀,老师,我觉得他特别机智、聪明,在那么紧要关头,居然能想到用身体去当武器。看来我们平时遇到困难时,也应该沉着,想办法应付才对,干着急是没用的。
生:(接)对,勇敢像老师说的,不仅需要勇气,需要智慧,还得加上冷静、沉着。黄继光真是我心中的英雄!
师:那把你心中英雄的那种勇敢、坚强及令你的敬佩,通过你的读表达出来吧。
(学生读第二次站起来的句子。刚读完,有一位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有种不说不罢休的架势。)
生:老师,我觉得黄继光的武器除了身体、智慧、勇敢外,还有一件武器,就是他心中强大的力量,支撑着他站起来的。(我为他的话竖大拇指,并迅速调整了一下教学思路)
师:你们觉得会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站起来的?
生:是战友给他的力量,因为他想到不完成任务,战友们的生命就会有危险。
生:是他的指导员给他的力量,因为他想到指导员对他很信任,他必须得完成任务。
生:是祖国人民、朝鲜人民给了他力量。这么多人都在望着他,在鼓励他呢,他心中就充满了力量,站了起来扑上去挡敌人的枪口了。
(顺势指导读“句子2”:他感到指导员在望着他……朝鲜人民在望着他!)
师:黄继光想到了指导员的信任,战友们的安危,祖国人民的嘱托,朝鲜人民的解放,于是他又——(引读句子1)他难道不知道这样一扑,他将会失去他的生命吗?(引读句子1)他难道不知道这样一扑,他就再也见不到他可爱的祖国和亲人吗?(引读句子1)
(这时,很多同学读着句子,眼眶中已经聚满了泪水。)
师:那么,他“扑”上去的仅仅只是他的身体吗?
生:他“扑”上去的是他的勇敢,他的机智!
生:他“扑”上去的是战友的安全!
生:他“扑”上去的是战斗的胜利!
生:他“扑”上去的是对祖国人民、朝鲜人民真挚的热爱!
师:是呀,同学们,黄继光用他年仅22岁的生命,铺就了一条胜利的道路,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画面,将永存我们心中,永不磨灭!123
(出示一段资料,是写黄继光壮烈牺牲后,指导员在打扫战场的情景,配乐朗诵。听完后,很多孩子已经趴在桌子上轻声哭泣了。随后又出示写纪念黄继光的一首诗《永恒——献给黄继光》,全班吟诵。最后,让他们把想说的话写一写。)

【教后反思】: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以教案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教师的任务是执行预设的教案,展开预设的教案。这是一种“牵引式”的教学,学生很少有思维火花的碰撞,缺乏积极主动的探究,课堂气氛是沉闷的。而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边性和复杂性特点。教学过程也成了师生互动、相长的过程。因此,课堂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动态生成的课堂,要求教师以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主动建构与日常生活乃至与社会、世界的联系,使生成的资源与教材资源有机融合。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了有价值的生成,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这首先需要课前通过精心的预设,如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学习方式、辅助手段等。然后在课堂上,需要营造一种宽容、自由、和谐、融洽的氛围,懂得尊重生成。最重要的是,能根据教学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随时调整组织与引导方式,使师生双方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共同发展。这就是生成与开放的教学,他是与预设想统一的,即在预设基础上生成、开放、发展,在生成过程中提升预设层次、水平。
上第一堂课时,当学生提出黄继光还有一件武器就是身体时,教师并没有给生成留足够的空间,而是淡而化之,去赶自己原先预设好的教学流程,在原有的基础上并没有生成有价值的新东西,白白浪费了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在上第二堂课时,受“目标设计层面”中句子的启发,通过精心的预设,把那句话作为教学的入口,给生成腾出空间,让学生在自由、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由驰骋。当教师提出黄继光还有什么武器时,学生觉得黄继光的武器还有身体、智慧、勇气和力量,这是学生的智慧之光在闪现,还能升华出勇敢不仅需要勇气和智慧,还需要沉着与冷静。不仅仅停留在文本中,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受到启迪,使黄继光光辉的英雄形象有了更深层次的提升。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次生命的洗礼。在精心“预设”下成就美丽的“生成”!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63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