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导学实践的40份样例】有效导引,详略分明《文成公主进藏》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简说:
《文成公主进藏》是一篇民间传说故事,内容丰富,篇幅较长,主要讲了西藏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唐朝皇帝考验使臣,允婚后文成公主进藏途中经历的众多坎坷,最后终于到达西藏,为西藏做出巨大贡献。
教学案例及分析:
一、阅读“预习提示”,明确问题及阅读要求。
二、依据课题展开谈话,了解故事背景。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四、重点导读,详略分明。
1、考验使者。
师:唐太宗时期,可谓大唐盛世,国泰民安,百姓富裕。作为皇上的女儿,文成公主本来可以在宫廷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她为什么要去西藏呢?
生:因为松赞干布听说文成公主漂亮又聪明,就派大臣到唐朝去求婚。(第一自然段)
生:因为她想为少数民族人民造福。(已有后文的回答了。)
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了解西藏的地理位置,并简要介绍青藏高原的气候。
(有效阅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这既是故事的开头,又是文章背景的一个介绍,了解青藏高原的气候资料,为文成公主进藏途中遭遇困难以及理解文成公主的坚强和伟大埋下伏笔。)
师:可是,唐朝皇帝却不好说话,再说,谁舍得让自己的女儿去那么远的地方呢?他给使臣出了一些难题——
生:他让使臣把混在一起的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小马分开。
生:还让他在500个姑娘中认出一个真公主。
师:这些难题难在什么地方?
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从而体会到使臣的聪明。
师:其实,让真公主戴真花,也是别有用意的,鲜花不仅会吸引蜜蜂,也显示了公主的高雅,同时真花假花也寓意真公主假公主。
(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适当向课外拓展,加强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生理解的兴趣。)
2、进藏途中。
师导:唐朝皇帝见这些问题难不倒使臣,心里很高兴:使臣都这么聪明,他们的首领就更能干了,同意了他们的求婚。可是,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请同学们略读课文6-13自然段,了解文成公主进藏途中的艰辛。
生:汇报文成公主进藏途中的四次磨难:河流挡住去路,搭起内地桥;遇上沼泽地,撒羊毛走过去;恶乌鸦谎报,修石头房子纪念松赞干布;背走乃巴山。
师:如果是别人遇上这些困难,可能会怎么处理?
生:有河流的话,她可以让下人搭桥,一个公主怎么可以亲自搭桥呢?
生2:沼泽地可是很危险的,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的,踩不稳,有些地方还会把人“吸”进去,如果别人去拉的话,还会把人扯成两半。
生3:不过我看了资料,遇上沼泽地,人要赶紧平躺下来,可以避免越陷越深。
生4:文成公主又不是要救自己,她要让身边的人都过去呀,撒羊毛真神奇。
师:还有那恶乌鸦的谎报。少数民族地区在古时候向来被成为蛮荒之地,工作都没有人乐意去。文成公主听到谎报,为什么不掉头回家呢?
生:是啊,文成公主真是个重感情的人,还没见过松赞干布,就纪念他,还那么难过,没有心思梳妆。
生2:她忘不了自己的使命——还要帮助西藏的百姓呢!
……
师:文成公主经历了许多许多困难,这4个故事只是一部分罢了。读读课文第13自然段,你能读出些什么?
生:我从“一条条”、“一座座”、“一程又一程”这几个词语读出了文成公主走了很远的路,也遇到了许多困难。
生2:我还从“终于”这个词也体会到了。12
师:是的。去西藏的路由于气候和自然原因,自古以来被人们称作“天路”。不过21世纪初,我们中国改写了这个历史——
生:修建了青藏铁路。
师:是的。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可费了工人们不少的心血,有的工人,还牺牲在铁路线上。它的成功,使我们祖国的骄傲。
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从后一句读到,因为经历了许多磨难,也算是考验了文成公主的真心,松赞干布也更喜欢文成公主了,所以,“隆重”地迎接她,和她结成了夫妻。
师:那就让我们突出这些能体现文成公主经历坎坷的重点词句,有感情地齐读第13自然段。(这部分内容是故事的主要故事情节,但脉络清晰,引导学生重点读懂情节,做到了长文短读。)
3、解读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贡献。
师:孩子们,平时我们见到的结婚的姑娘也会带上嫁妆,她们的嫁妆一般是些什么东西?
生:家具,电器,首饰,衣服……
师:课文成公主带的,却是——
生:读课文第5自然段。
师:这些东西可以用来做什么?
生:青稞、豌豆、油菜、小麦、荞麦等种子可以去西藏耕种,让西藏的人们吃上更多的食物。
生2:耕种技术,可以教本地人自己学习种。
生3:匠、木匠、铁匠,也可以把这些技术传授给西藏人民。
生4:人民学习更多的技术,变得更加文明。
师:的确如此,文成公主进藏,教老百姓学会了耕种和其它技艺,也让西藏和内地的关系更为密切。
(结合所见所闻谈不同,重点分析突出了人文教育的特点——了解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贡献。)
五、总结拓展。
引导学生读最后一然段,并交流了解的文成公主进藏的贡献等资料。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点评  章建军
本课属于一篇神话传说,课文篇幅较长,李老师能理清文章脉络,让学生找出文成公主进藏的几件事,重点指出一路进藏的艰辛。因此,在教学的设计上李老师将重点放在了读文上,在读中体会中原和藏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感,体会文成公主在藏汉文化中所做出的卓绝的贡献。
   李老师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了阅读教学课堂的主人。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想学习的可能性,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学习和发展的权利。当学生们进行研究性阅读时,学习活动愈是自主,那么研读的过程就愈是反映学生的个性,就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李老师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探索,去读书研究,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而教师的指导则主要在于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的环境和氛围,使课堂上产生融洽的师生情感,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说,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做。变课堂为一个充满创造与发现的乐园,李老师还让学生发挥想象,例如:当文成公主路过沼泽地,沼泽地变成了草地,老百姓会怎么说?随从人员会怎么说?从而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学生个性发展获得最佳效果。本课教学从初读感知到选择性检查,再到研读专题、交流汇报、推理想象无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62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