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教学案例|四时田园杂兴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背景分析:
一直以来,我认为古诗教学是块难啃的骨头,在古诗教学上存在着很多困惑。几年前,我在武汉有幸听了窦桂梅老师的课《游园不值》。那堂课深深震撼了我的心。也让我鼓足了勇气在区青年教师语文优质课比赛中向这难度挑战。
第一次试讲失败后,是更换课题,还是勇往直前?再三思量后,我还是作出了最后的决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感受:带着老师们的建议,我认真回想了窦桂梅老师讲《游园不值》这首古诗的情景:为了一个“柴扉”,窦老师出示了许多 “门”的图片;为了这一首诗,窦老师收集了许多诗作。
窦老师用她丰富的文化底蕴,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宽广的知识平台,借由这一首古诗,引领学生感悟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
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学得来的,更不是生搬硬套上得了的。
根据文本,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从古诗题目入手,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整理有关作者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生活在繁华城市中的你们一定对质朴的乡村田园生活很陌生吧?可是,我国古代许多诗人却对田园风光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板书题目)
师:齐读题目,读准字音“兴”(xìnɡ),读出诗题的节奏。
师:“兴”是什么意思?“四时”又指什么?
杂兴:各种兴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四时:四季。《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师:这首诗的作者范成大,我们对他比较陌生。因此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了有关作者的资料,谁能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师: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下面,我们一起学习60首其中的一首。
二、这首诗中,多音字比较多,如“兴”、“供”、“当”、“解”,容易出错。受黄石方言的影响,“傍”容易误读成:bàn.初读古诗时,我特意在课件中注明了拼音,方便学生正音。不过,最直观、最有效的还是我的示范朗读,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使古诗朗读训练事半功倍。
三、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意思时,初了课本上的注解外,我还专门运用了插图,图文结合,意思一下就明了了许多。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读通了全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123
师:自由读文,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理解“村庄儿女”时,学生容易发生混淆,认为“儿女”指的是小孩。这里,我直接明确: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人称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妻子”指妻子和子女;现代汉语“妻子”是个专有名词。这样,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又进了一步。
四、感悟古诗意境,是本课的难点,也是一个亮点。我在这里借鉴了窦老师的方法,借一首古诗,拓展延伸出另外三首与之相关联的古诗:《所见》、《宿新市徐公店》、《小儿垂钓》。
利用课件,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温故”的同时,还“知新”。让学生充分感悟诗中“童孙”的天真、勤劳。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过渡:同学们,我们不仅读通了整首诗,而且还读懂了诗的意思。下面,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诗歌当中,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
齐读古诗。
想一想,你觉得诗里那一句写得最有趣味?
2 、相机赏析诗句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⑴  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这一句主要讲什么?
指导学生看图:孩子在干什么?从一个“学”字,你体会到什么?(天真、勤劳、可爱)
 ⑵ 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通过你的读来表达你的喜爱吧!
指导学生带着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
⑶  延伸:古代许多伟大的诗人和你们一样,都喜欢把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作为描写的对象,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所    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引导学生回顾、感悟诗歌中儿童的天真烂漫的形象,归纳读诗。
⑷  过渡:这三首诗中,孩子们“捕鸣蝉”、“追黄蝶”、“学垂纶”,无忧无虑。现在回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当中来,先读一读,再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孩子要学种瓜呢?又跟谁学种瓜呢?(引出上句,是由于村庄儿女的熏陶、影响)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⑴ 这句写了什么内容?村庄儿女是怎么“当家”的?
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会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⑵ 村庄儿女这么勤劳是为什么?(建设美好的家园……)
⑶  过渡:正是看到这些勤劳的村民,一个个天真好学的童孙,所以诗人兴致而来,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古诗。让我们一起用心读一读吧!
3、指导学生反复读,读出敬重、赞叹和喜爱的感情,读出诗的节奏。
五、我们常说“诗歌”,可见“诗”和“歌”是分不开的。在充分的朗读训练后,如何唤起学生的朗读热情,调动学生的朗读情感呢?我准备了两首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理解,为诗歌选择配乐并诵读。曲子还没有放完,学生就已经作出了一致的选择。配乐后的激情朗读效果不言而喻!123
六、最终的教学目标还是要让学生能背诵,会背诵,想背诵。怎么设计才能在课的结尾很顺利地完成呢?用“唱”的吧?学生记歌词不是挺快的吗?主意一定,新的问题又来了:那不是会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经过几次修改,最后我是这样做的:
师:由于诗歌本身的韵律、节奏美,在古代就已经用来吟唱了。谱曲后在民间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即兴为古诗谱曲,这样也便于同学们背诵古诗。
    张老师也很喜欢音乐,今天我也即兴唱一曲,想听吗?来点掌声吧!
示范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乐曲配唱诗句。
提示学生用学过的歌曲(如:《蜗牛与黄鹂鸟》、《采蘑菇的小姑娘》、《茉莉花》等)来配唱诗句。
师:最后,让我们一起用心来背诵这首古诗吧!
七、另外,我还设计了“拓展阅读”环节。希望学生爱读古诗,养成主动积累的学习习惯。
师:《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写的一组大型田园诗,描写农村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下面,老师为大家找到了另外一首,一起来读读看。
(出示课件)
四时田园杂兴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
借与门前盘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师:在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田园生活,如孟浩然、陆游、陶渊明、杨万里等。大家还记得其中的诗句吗?(课件提示)。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化遗产之一,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去积累,多去阅读名篇佳作。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勤   劳
     儿  女 —————  耕  织      赞美
        村
庄            天   真
     童  孙 —————  学种瓜      喜爱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34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