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教学案例分析|枫桥夜泊教学案例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1-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我设计本课教案,以新课标为导向,围绕以下三点进行:1、努力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2、努力体现生活就是语文的大语文教学理念;3、力求体现老师牵线搭桥、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针对以上教学思想,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目标。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最灿烂的文化,是中国文学史甚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珠穆朗玛峰”,它炉火纯青的语言以及深刻的思想感情,能为人们提供最深厚的文化积累,形成厚实的文化底蕴,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极其需要的,所以,我设计了第一和第三这两个目标。而要更好地达到这两点,准确地理解诗意是不可缺的一步,这也是我设计第二个目标的理由。至于提高语文综合素质这一目标,只要课文内容合适,我都不会忽视,同时也是对生活就是语文这一教学理念的最好的体现,那么把它作为第四个目标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整篇教案的教学过程分“导入、授课、课外推荐”三大块,其中“授课”一块又分为“听、说、读、背、”四个环节,主要目标全在这一大块中实现。下面我将对教案中的一些设计加以阐述。

1、用《涛声依旧》这首歌来导入新课,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为后面唱背诗歌作铺垫。(寓教于乐、体现“大语文”观)

2、布置学生预习时查找有关资料,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这是新课标所提倡的,能够激活学生渴望一读的欲望;另外,了解写作背景,为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打下了基础。(自主学习,教师搭桥)

3、读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一环节,我安排的时间最多,方式也多样。初读,让学生前后座合作,利用工具书释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再读,让学生跟着老师设计的问题个体感悟诗情,老师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诵读,用打擂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快乐的体验中感受美、传达美。(教师牵线,学生自主学习、寓教于乐)

4、背诵是本课的目标之一,用编歌的方式唱背,用快乐的方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同时也照应了前面的导入。当场抽背,既检验了唱背的效果,又避免学生产生“为玩而唱”的心理效应。(寓教于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学习新课前,请欣赏一首歌曲。放课件1:一幅与诗的内容有关的图画(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日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并伴有《涛声依旧》的歌声。(师与生一同欣赏完毕)这首歌好听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称?(请平时喜爱流行歌曲的同学说)这是九十年代初流行的一首歌曲,著名歌手毛宁就是唱这首歌而红遍大江南北的。它的歌词是根据一首古诗改编的,这首诗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

二、主要过程

1、听。听录音《枫桥夜泊》的朗诵。

放课件——诗原文,伴有朗诵

2、说。昨天已布置同学们预习过这首诗,下面请拿出查找的资料,说一说有关作者张继的生平以及他写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总结,放课件3)

课件3:张继,自幼聪慧,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中进士,为官正直,有政绩,后来因不满时政,辞官漫游,晚年游历于吴越一带的名山大川之间,与文人名士多有交往,创作上受东晋文人陶渊明影响。诗法清迥,传世之作不多,以抒写个人愁绪的《枫桥夜泊》和反映民生疾苦的《阊门即事》最为有名。12

背景:张继仕途不第,赶考归来行至枫桥,见景色思己落第,心情抑郁,闻钟声如鼓敲落心头,有感而发,写下《枫桥夜泊》。

3、读。让学生前后座结合,自由朗读,利用工具书及资料,结合书上的注释,理解诗意,注意划线字的意思。(板书:初读释意)放课件4

课件4: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孤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2)检查初读成果。(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3)请学生们带着问题默读全诗,注意用心感悟诗情。(板书:再读悟情)放课件5

课件5:

a、找出能体现作者心情的六种景物(或景象)。

b、以上景物(或景象)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听到的,哪些是感觉到的?

c、这些景物(或景象)给你什么感受?

d、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e、从诗中找出表达这种情感的一个字来。

(4)检查再读成果。(抽同学回答)

(5)小结:作者在诗中没有写一句伤感失落之语,那么他是通过什么向读者传达出这种情感的呢?是景物(景象),这就叫做借景抒情。通常也叫诗的意境。

过渡:古典诗歌还有一种美,那就是音乐美。古诗的音乐美体现在它的节奏上。即诗人情绪流泻的抑扬顿挫。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语调、语速把本诗中作者那浓浓的愁绪读出来?下面请同学们用“/”划出诗的节奏,用“·”划出重读的字词。(板书:诵读审美)学生回答后放课件6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用打擂的形式进行朗诵比赛)

4、背。同学们从呀呀学语开始,爸爸妈妈就会教你们背一些古诗,有的同学背的诗是不少,但记得的却不多。而你们小时候唱的歌到现在也不会忘记。那么今天我们就把这首诗编成歌曲唱背下来。(师生一起编词改曲,把背景、朝代、作者、诗文全编进去)编完后,放课件7,跟着旋律唱。

课件7: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一位诗人,他的名字叫做张继,满腹的文才,科举考试却不能及第,失意的夜晚辗转难眠,写下一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课外推荐:《阊门即事》

学生反馈:

课后学生普遍反应非常喜欢这节课,感觉上这样的课轻松愉快有乐趣,没有枯燥烦人的抄写,但课上所学的东西,在脑海里的印象很深,而且回味无穷,充满着对下节课的期待。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77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