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李广射虎》】8、《李广射虎》导学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目标点击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重点)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射箭本领之高强。
二、文本解析
1、作者我了解
     李广,西汉名将,今甘肃秦安人,善于骑射,汉文帝时,参加反击匈奴贵族攻掠的战争,为郎武骑常诗。景帝,武帝时任陇西,北地等郡太守,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为卫尉,后任右北平太守,匈奴数年不敢攻掠,被称为“飞将军”,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随大将军卫青攻匈奴,以失道被责,被杀,他一生前后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余次,以勇敢善战著称。
2、题目我解读
     李广是我国西汉时的一位神勇无比的将军,从文题看仿佛很容易想象出课文的内容,可当你看了课文就会明白,“射虎”其实是射石,用“李广射虎”为题,不仅提示了射石的原因,也从侧面衬托了将军的机警何勇武。
3、教你一写法
     按顺序写
     写作文时,学会按一定的顺序写,把事情叙述得更清楚,更有条理,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清晰的印象,本文在第三自然段中有描写李广射虎的经过,先交代射虎的时间——一天夜晚,射虎的地点——一片松林,射虎的步骤——发现老虎,拈弓搭箭,拉开硬功,射出了箭.最后第四自然段交代射虎的结果.
4、写作特点
     气氛渲染.形象刻画,相得益彰.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夜晚,地点是松树林里,当天天色已晚,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声响,深山密林向来是猛虎潜藏之地,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其中有虎,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下文“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表现了将军警惕性之高,他连忙拈弓搭箭,运气拉弓,动作敏捷有力,反映了将军从容镇定自容,刻画了将军武艺超群的形象。
     寓感情与叙事中
     本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汉朝名将李广射虎的故事,赞美了“飞将军”李广高超的武艺,作者的这种赞美之情在故事的叙述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烘托手法的运用
     李广射箭的力量有多大,不直接写他的弓有多重,手臂有多粗,而是写射箭进巨石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让你去想象李广射箭用了多大的力量,当然这里面也不乏夸张的部分。
5、中心思想
      本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也问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入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与神勇无比。
三、重点筛选
1、生字(读准音,认清形,会书写,会组词)
      唐   卢   组   期   逻   惕   搭   猎   呆   扎
2 、形近字辨析
     卢户    组租祖     期欺    惕踢剔    猎猪    呆呈1234
3、多音字
     扎---(zha)扎根    (za)扎辫儿    (zha)挣扎
     塞---(sai)边塞     (sai)耳塞       (se)闭塞
4、重点词语解释
     边境:靠近边界的地方。
     惊呆:由于突然来的刺激而精神紧张,导致思想的停止。
     巡逻:巡查警戒。
     运足力气:把力气贯注到身体某一部分。
     神勇无比:形容人非常勇猛,没有人能比得上。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5、近反义词
   (1)近义词:边境---边疆,边界             搜寻---搜查
   (2)反义词:警惕---麻痹
6、句段赏析
   (1)诗句含义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有石棱中。
     ————第一句意思是在幽暗的深林里,一阵阵疾风刮来,草木为之纷披;第二句意思是将军在夜色中发现老虎,拉弓射箭;第三句意思是第二天黎明去寻找粘有自己羽毛的箭(其实是去寻找老虎);第四句意思是(没有发现老虎)却发现箭深深地插进了坚硬的石头中。
   (2)文段的含义
     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变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           ————"常有"这一带不止一次发现过老虎,这就与上文"沙沙"的声音呼应起来,说明李广并不是无端的怀疑;“搜寻”又开启了下文,为“发现”张目,表现了李广作为一位军人警惕性很搞的素质。
     听!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石头!
     -------这里用两个感叹号,又用“惊呆了”来形容大家惊讶的程度,这一方面表现大家对原先是老虎的估计落空了,更重要的是为下文作铺垫,因为要射中一块石头并不难,而要把箭“深深地扎进石头里”却难之又难。
  (3)语段分析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对全文主旨的揭示,也是点睛之笔。武将射箭,无论是射死的靶子,还是射活的动物,这都是他们分内的事,本不足为奇。传说中不是也有过“百步穿杨”的故事吗?如果这篇课文写李广射中的只是一只老虎,可能就没有太多的吸引力。然而课文的题目是“射虎”,课文的结尾却告诉我们射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石头。这似乎是一个笑话,但我们不会嘲笑李广的能力,反而佩服他的高超武艺。因为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没有一个将军能够将箭深深地射进石头中去的。有这样高超武艺的将军镇守边关,足以让敌人胆寒。
7 疑难问题
    (1)李广是谁?古往今来射虎的人多得很,为什么偏偏要写李广,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么?1234
    (2)李广是在什么情况下射虎的?结果如何?有没有特别扣人心弦的情节?他和武松打虎有什么区别?
四、拓展联想
    (1)李广的随从看到深深扎进石棱的白羽箭,会说些什么呢《请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想象,写一段对话。
    (2)小组学习
      找出课文中带引号的句子,探究一下这里的引号在用法上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课文中所出现的引号的用法大致有:
      a这位“夜引弓”的将军~~~~~~~(引用古诗中出现的词)
      b便是被人们称为“飞将军”的李广(引用人们对李广特别的称呼)
      c 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嗖”的一声~~~~(模拟事物发出的声音)
    (3)搜集卢纶的其他诗作读读背背
五、课堂流程
第一课时
1、今日名言
2、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1)课题导入
      导入:(板书课题)请同学们看黑板,认识李广么?从古至今以来射虎的人多得很,为什么偏偏要写李广,他有萨姆与众不同的地方么?那里逛是在什么情况下射虎的?结果如何?他和武松打虎有什么区别?这么多的问题围绕着我们,像中的答案么?那就一起来学习吧!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3)全班齐读,整体感悟,谈收获。
3、自主学习,多元选择。
    (1)自读课文2~3遍(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多音字。划出文中好的词语和句子(读准音,人清形,会书写,会组词,找出形近字,多音字,近反义词)
    (3)学习词语,积累词汇
    (4)熟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4、展示提升,穿插巩固
    (1)字,词部分展示(板演讲解);带读生字,词
      提醒读音,生字组词,积累近反义词,多音字,重点词语解释。
5、当堂反馈,达标测评。
      完成字词部分

第二课时
1、今日名言
2、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复习导入:回顾生字,词,复述课文。
3、自主学习,多元选择。
    (1)熟读课文,能按顺序说出李广射虎的经过及结果。
    (2)背诵古诗《塞下曲》及理解故古诗的大意。
    (3)理解“猛然间~~~~拉开硬弓~~~~”
      这一句是些李广怎样射虎的,有哪些动词,这些动词可不可以调换他们的顺序?为什么?
    (4)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
     ————这里用两个感叹号,又用“惊呆了”来形容大家惊讶的程度,这一方面表现大家对原先是老虎的估计落空了,更重要的是为下文作铺垫,因为要射中一块石头并不难,而要把箭“深深地扎进石头里”却难之又难。1234
4、展示提升,穿插巩固。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动词的描写。
    (2)抓重点词句分析,品读感悟,重点李广射虎的过程。
    (3)合作完成扩展内容:形式多样(个人展示,小组展示,师生互背)
5、当堂反馈,达标测评。
    (1)李广射的是真正的老虎么?其实是什么?这篇课文主要赞扬了李广的什么精神?
    (2)讨论“快乐导航”中的相关内容。

第三课时
1、今日名言
2、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及背诵古诗《塞下曲》
     谈感受:认识了李广,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形象。
3、展示提升,穿插巩固。
    (1)古诗及句子的品读感受
    (2)搜集有关卢纶的其他诗作读读背背
4、当堂反馈,达标测评。
     完善“快乐导航”中的相关内容。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30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