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课文|3、《庐山的云雾》导学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认识总分的构段方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并能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词语.课文.
难点:认识总分段式.
三.教材分析:
<庐山的云雾>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六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用比喻和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全文层次分明,第一自然段总写出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2和3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出了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流连忘返,文章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情境的形态美和文章的语言美结合起来,情境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四.课题讲析
云雾是指云和雾,是作者的写作对象,庐山,山名,在江西省,庐山的云雾直接点名了作者描写和赞美的对象.
五、写作背景.
美丽的庐山,是世界级的名山.她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8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东如玉,更构成一幅充满魅力的主体天然的山水画,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热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中华名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孕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宗教名山,文化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从司马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坛巨匠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歌赋予的文化名山的确名不虚传。
六、重点知识
1、学会本课生字。庐,瀑,幻,似,姿,笼,罩,系,泻,返,
(1)、“似、姿”平舌音。(2)“罩、遮、瞬”是翘舌音。(3)“瀑”读pu不读bao。
2、形近字;
庐(庐山)爆(火爆)幻(幻想)似(相似)姿(姿态)
炉(火炉)瀑(瀑布)幼(幼小)拟(拟人)资(资料)
芦(芦苇)暴(暴躁)
返(返回)飘(飘扬)罩(笼罩)
反(反面)漂(漂浮)罪(犯罪)
3、近反义词
近:神秘----神奇秀丽-----秀美增添-----增加
千姿百态------姿态万千
反:神秘-----平常秀丽——丑陋增添——减少
变幻无常——恒久不变
4、多音字
xi(关系)shi(似的)
系似
-ji(系鞋带)si(相似)
5、重点词语理解:
瞬息万变: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一泻千里:泻;水往下流。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流连忘返: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弥漫:a、充满,到处都是:烟雾弥漫,黄沙弥漫的山野b、漫远、路途弥漫。123
6、句段解读
(1)、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化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字词:秀丽:清秀美丽幽谷:幽深的山谷变幻:不规则的改变。
这个排比的句式突出了庐山景色秀丽,“更”字突出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的神秘色彩。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的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这两句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以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漂浮于庐山不同方位的云雾的独特姿态。
七、文本拓展
1、收集有关庐山的图片资料,古今诗文,在班上交流。
2、做小导游,介绍庐山的云雾。
八、课堂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积累
二、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激趣: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其实,庐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雾了。
揭题: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景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著名大诗人苏轼在游过庐山之后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云雾到底奇妙在那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庐山的云雾(板书课题)
三、自主学习,帮扶训练
1、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如:(1)、庐山的景物除了云雾还有哪些?
(2)、作者为什么只写庐山的云雾?
(3)、庐山的云雾神奇在什么地方?
(4)、庐山的云雾有哪些特点?
2、学习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
(1)、学习文中的生字。(读音、组词、形近词,结构、偏旁)
(2)、近反义词、多音字
(3)、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会读重点词句,并抄写。
(5)、读通课文。
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谈谈初读收获
2、讲解领读生字词(读音、组词、字形、形近字、结构偏旁)
3、讲解近反义词,多音字
4、积累好词佳句,解释词语
5、课文诵读
五、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1、完成《快乐导航》字词部分
2、对子互批互改,并及时纠错

第二课时
一、名言积累
二、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自主学习,帮扶训练
(1)、庐山的景物除了云雾还有哪些?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抓住重点词语“腾云驾雾”“飘飘欲仙”来谈谈)
(2)、庐山的云雾神奇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特点?
(3)、文中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中心句是哪句?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奇观的?(抓住重点词句)请你仿写一处景物?
(4)、文中第三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5)正因为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令到那里游览观光的人们都流连忘返,钻不绝口。流连忘返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谈体会,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来讲解
2、反复诵读,读出庐山的云雾的特点
3、讲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仿写句段分享123
4、课文诵读,背诵
五、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1、完成《快乐导航》
2、对子互批互评,纠错

第三课时
一、名言积累
二、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庐山的云雾是多姿多彩,变幻莫测的。可谓是庐山的一绝。这节课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庐山的云雾。
三、自主学习,帮扶训练
1、了解课文大意,归纳重点知识点,复述课文。
2、板演小导游介绍庐山的云雾。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庐山的云雾。
4、搜集有关庐山的诗歌,古诗、散文。
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小导游介绍庐山的云雾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庐山的云雾。
4、诗歌、古诗、散文分享
五、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1、背诵课文。
2、积累古诗《望庐山瀑布》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30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