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课例剖析】典型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 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课题,“必须”两字用红笔写)
2.这课题跟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1)有引号。
师:对,这是一个人说的话。
(2)“必须”两个字用红笔写
师:猜猜老师为什么用红笔写?
3.你有本事把这意思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4.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 初读课文
1.要想解答这些问题,那就得读通课文,现在就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大声地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2.出示生字词
(1)必须  夜幕初垂   汤姆   鱼钩    鱼竿   泛起   从未见过   允许   坚定
谁有本事把这些词语都读准了?(指名读、齐读)
(2)钓鱼   鱼饵   抛向   涟漪   恢复   小心翼翼   鲈鱼   遵守   嘴唇   这辈子   铭刻
请这一小组的同学来开火车读读这组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3.同学们通过朗读已经认识了生字词,现在请你们挑选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或许通过读能解决刚才的问题。可以大声读,小组读,默读,同桌读……
4.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指名分节读)
5.同学们读得可真不错,那这里的几个小问题你解决了吗?(相机板书:爸爸   说:“”汤姆      )
6.这些小问题我们都解决了,那么爸爸是在什么情况下怎么说这句话的,汤姆听了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前后横线上各加上一句话。可以和同桌交流。
7.生交流。
8.同学们,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句话是起因,第二句话是经过,第三句话是结果。
三、精读课文
1.  汤姆真的愿意把鲈鱼放掉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汤姆不愿意放掉这条大鲈鱼?快速读课文,找出描写汤姆心情的句子
2.  交流出示句子
3.  自由朗读句子,你能体会到汤姆怎样的心情?然后把你体会最深的一句话和同桌交流。
4.  哪些同学体会的是第一句?体会到了汤姆怎样的心情?
(1)“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
1)什么事让他这么不情愿呢?
a.出示爸爸的话
a.谁能学着爸爸来说说这句话?
b.他学得象吗?你觉得哪里象?
c.让我们一起来学着爸爸低沉地说说这句话。
b.究竟是怎样的一条鲈鱼让汤姆这样不情愿的?
a.出示: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b.自由读读,看看你能从这句句子中读出些什么?(鲈鱼大,汤姆的惊喜)
c.你能把汤姆看到这条大鲈鱼后的惊喜读出来吗?(指名读,听老师读,自由试试,齐读)
2)汤姆钓到这么大的鲈鱼,正惊喜万分,爸爸却让他放掉,难怪汤姆会那么不情愿。谁能读出汤姆的不情愿?指名读、齐读。
(2)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
1)  你体会到了什么?
2)  你能读出他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吗?指名读、齐读
(3)汤姆叹了口气,心想:我这辈子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
1)  此时汤姆的心情如何?
2)  谁能读好这一句?指名读、齐读
5.  从这些句子中我们知道汤姆很不情愿放掉这条大鲈鱼,但最后他还是放掉了大鲈鱼。下面我们再来合作着读读四到十二自然段,再来体会一下汤姆心情的变化。女生读汤姆的话?爸爸的话请男生读?其他的部分我请一个同学读。12
6.  如果我是汤姆的话,钓到了这样的一条大鲈鱼,我也不情愿把它放掉。
  你们有什么理由说服我把这条鲈鱼放掉?先读读爸爸的的话,找到充足的理由,谁先记住,谁就演爸爸,我来演汤姆,看他能不能说服我放掉鲈鱼。
(1)生读。
(2)表演。
(3)儿子说了那么多理由,爸爸为什么还是要坚持让儿子放掉呢?让我们一起读读爸爸的话。
(生齐读爸爸的话: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四.延伸总结
1.生活中,哪些规定要自觉遵守,请你用上“不管 …… 都 …… ”这组词语来说说。
2.生活中,有许多规定,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有没有要求,都应该自觉遵守,让我们一起再读读爸爸的话,永远把它铭刻在心中。
3.现在你们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要把这条鱼放掉了吗?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也擦掉了。课文中对汤姆钓鱼的描写也非常精彩,这个下节课再讲。
五、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2.把给你启示最深的一句话认认真真地写下来,可以把它制成书签。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19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