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教科书】珍贵的教科书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素质教育目标
德育目标  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战争环境中学习的艰难,体会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崇高精神,教育学生不辜负党和先烈的期望,从小好好学习。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在读懂句子、了解句与句之间联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按课后提示的段意给课文分析。认识省略号的作用。
知识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学会用“渴望”、“振奋人心”、“坚持”、“必须”造句。
四、重难点
理解教科书的“珍贵”。
五、教学方法
循序式。
六、教具
幻灯片。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介绍时代背景
1.“教科书”是什么?(学习用的课本)
2.板书课题。①珍贵的教科书
3.齐读课文。师问:课题中哪个词是题眼?(珍贵)
怎样才称得上“珍贵”?
(意义深刻,十分宝贵,特别好的、价值大的。)
谈话:
每到开学,我们都能拿到崭新的教科书,可在那战火硝烟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书是多难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所讲述的事情发生在 1947年春天,蒋介石反动派为了挽救自己即将灭亡的命运,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对强大的敌人,党中央毛主席采取取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于3月份主动放弃了延安。延安小学也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让我们看看当时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有多艰苦吧。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讨论思考题。(课文主要写了延安小学的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
(三)默读课文,理解层次
1.提出默读要求:按照“思考·练习”2的内容提示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
(1)说说这四段的起止。
第一段(第1—第4自然段)
第二段(第5—第6自然段)
第三段(第7—第10自然段)
第四段(第11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把段意概括为小标题。
(盼书、取书、护书、激励)
(四)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呢?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边读边想。思考老师提的问题。
2.学生读课文,按要求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读后正音。
2.讨论: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初步整体感知,不必说得过细。)
3.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
炮火连天:形容炮火十分猛烈。
渴望: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样迫切地希望得到。
亮开:本课指放开嗓门,使声音响亮。
嗓门:嗓音。
振奋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奋发。
争先恐怕: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恨不得:表示一种强烈迫切的希望。
嘶叫:马的叫声。本课指飞机发出的尖锐刺耳的声音。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盘旋;这里指打着圈子飞行。
叨念:因惦记或想念而不断地谈起。课文指轻声反复地说。
(六)作业
1.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把带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理解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题1。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并说说词语的意思。
2.各自小声读课文,读后指名口述本文所讲的故事。
3.导入: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我们打开书,在课文中找到答案。123
(二)讲读第一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一段。
2.(1)提问:在战争环境里学习,条件非常艰苦,遇到什么困难?哪一个困难比较突出?为什么?
(2)幻灯出示: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3.讨论。(抓住四个“没有”、“最困难”、“只能”)
(1)学生答:遇到困难是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
(2)学生答:没有书的困难较突出。
(3)教师问: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4)学生答:最困难的是没有书的“最”字。因为他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4.教师引读:“是啊,当时条件多艰苦啊,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5.学生练读第一自然段。想作者为什么要把当时艰苦条件和同学们克服困难写具体?(突出顽强学习精神,衬托教科书珍贵。)
6.教师: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孩子们多想有一本教科书啊!请同学们自由读2、3、4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用什么语气、感情读的?为什么这样读?你想到了什么?
7.讨论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是怎样读懂的,为什么有如此想法。)
针对学生回答的情况,老师提问引导:
(1)这里的“渴望”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希望”或“盼望”?为什么?这又说明教科书怎么样?(板书:渴望)
(渴望比希望、盼望的程度强烈,如果换成希望或盼望,说明教科书没有那么珍贵。)
(2)“同学们知道这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省出来的!”
这段话如果不用问句开头该怎么说?张指导员为什么要用问句开头?(用设问句式引起注意。)后两句都用感叹号,表达张指导员什么心情?这又说明教科书怎么样?(珍贵。)
(3)“节省”是什么意思?“党中央……省出来的”又说明什么?
(说明毛主席、党中央非常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甚至把孩子们用的教科书看得和中央文件同样重要,体现了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同时也说明当时革命根据地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纸张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书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些教科书确实是珍贵的。)
8.练习读张指导员和“我”的对话,读出兴奋激动的感情。
(三)讲读第二段、第三段
过渡:
有书的喜讯让孩子们无比幸福,我和张指导员去取书的途中又发生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课文第二段、第三段。
1.自由读课文,画出能体现我和张指导员高兴和急切得到书的心情的词语。想为什么要写这些?(突出书的珍贵。)
2.讨论:
(1)敌机投下炸弹以后,张指导员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我”醒来以后看到了什么?
(3)张指导员身负重伤,生命垂危时最惦记的是什么?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理解“完整无缺”的意思是一点没有损坏。可见在危险出现的一刹那,张指导员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想到的是保护那捆教科书,在他看来书比他的生命更宝贵。表现他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也表达他对下一代殷切的希望。)123
这里几处有省略号,它们各代表什么意思?
“快卧倒……”(表示话没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已昏迷。)
“书……书……”
“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将来”后面的省略表示张指导员没说完就牺牲了。)
“张指导员,张指导员……”(表示接连不断。)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练读。
5.小结: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身负重伤,英勇牺牲,临终还嘱咐“我”要好好学习。教科书上凝聚着前辈的鲜血,也寄托着他们对后代的期望。
(四)理解第四段课文
1.指名学生读这段。
2.讨论:
(1)为什么说那捆教科书是“用生命换来的”?“激励”是什么意思?激励“我”前进的力量是什么?读这句话要表现出什么样的感情?
(2)为什么那捆教科书和指导员没说完的话能一直激励我前进?(张指导员以生命为代价保护教科书,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将来为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做贡献,使“我”多年来不能忘怀;每当想起就感到责任重大,必须加倍学习,努力工作。)
板书:
用生命换来
激励我前进
3.指名学生练读第四段。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造句:
(1)振奋人心
(2)恨不得
(3)没有……就……

第三课时
(一)让几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读后,师生共同对朗读情况做出评价。(主要从有感情方面考虑。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说出理由。)
(二)提问
1.课文讲了怎样的故事?(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
2.为什么说张指导员和我取回的教科书是珍贵的教科书?
(教科书的珍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来之不易,比如它是用党中央印文件省下来的纸印刷的,它是烈士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另一方面指在这捆教科书上,寄托着先烈们的期望,它将永远激励着后代好好学习,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三)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指导员关心同学的学习是通过“书”来表现的。要求同学默读课文二至四段,按下列提纲有条理地答出:在什么情况下?指导员怎么样?
1.听到有书。
2.情况紧急。
3.敌机轰炸。
4.生命垂危。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以《读〈珍贵的教科书〉》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八、板书设计
1  珍贵的教科书
一、盼书  渴望
二、取书  关怀
三、护书  趴  压  完整无缺
四、爱书  用生命换来
激励我们前进
【设计意图】
从“书”这个线索入手,以展示文章具体内容及内在联系,起到较好地整理思路的作用。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049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