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教案设计_《七颗钻石》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的变化,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通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从水罐的一次次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难点:感悟故事中作者神奇的想象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您们见过钻石吗?钻石是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钻石有关的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读通顺,读流利。
2、检查预习情况: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教师相机指导。
3、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全班交流
三、再读课文,初探故事背景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这段讲了什么内容?
(2)从哪里看出这是大旱灾?
(3)干涸是什么意思?焦渴是什么意思?
(4)从这几个词中体会到什么?
2、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探究课文
1、自由读2——3自然段,质疑:为什么水罐一次次的发生变化?
2、默读课文,思考:水罐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边读便用波浪线划下来。
3、全班交流
(1) 当她醒来,拿起水罐一看,罐子里竞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a、 问什么小姑娘一觉醒来,水罐里会装满清澈新鲜的水?是什么力量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b、 小姑娘得到水后心情怎样?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
(2)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的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a、 小姑娘你干嘛那么匆忙,以致绊倒呀?
b、 绊倒了,水却没有洒,水罐又一次显示了神奇的力量的原因是什么?
(3)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了。
a、 木头做的怎么会变成银的呢?
b、 文章有两处对小狗的描写,你能模仿它当时的语言吗?
(4)小姑娘把水送到母亲跟前,病得快要死的母亲却把水让给小姑娘,母亲对小姑娘的爱使水罐由银又变成金的了。
4、后来水又给了谁?水罐为什么又会发生变化?
5、师读第4自然段看到这七颗星星你想说什么?
讨论:问什么七颗钻石会变成七颗星星?
三、总结全文
无私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四、板书设计
 神  变出了水来  爱
 奇  绊倒水未洒  心
 的  由木变成银  的
 水  由银变成金  力
 罐  钻石水流    量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情节简单,但内涵比较深,它寄寓着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这就要求学生要用心去感悟,去领会教材。课后,我做了如下的反思:
一.进文本,抓主线
即以兴趣为先导,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文本。借助水罐的一次次变化这条明线索,让学生从水罐的变化中去感悟,去挖掘课文的内涵:是什么力量促使水罐有这样的变化。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让学生多次走进文本去寻找那条暗线索:爱心。积极地探寻,大胆地想象。抓住一明一暗这两条线索,使学生能够通过文本明白爱往往能创造出奇迹。
二.应走出文本
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创造者。而教材只是教学的材料,主要还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而我这节课上没有为学生创设由教材走向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互动中走出教材,走向生活,关注生活。没有让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我把学生的思路局限在文本中,以至学生每一步都被我牵着鼻子走。而出不了文本的主要原因是我在课堂上不够煽情,情感不够丰富,包括对学生的评价都不够激qing。就像课文的开头告诉我们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都干枯了,人和动物也因缺水而面临危险。其实在这里是大可以做文章的,应把学生引出文本,让他们就像置身在四处无水的地方,自然他们对水的渴望是可想而知的,这为上好本文的后面做了伏笔,可我这节课这里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情感熏陶。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69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