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学设计一等奖】画杨桃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0-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课文质疑,解疑,再质疑,在与文本的多次对话中,深入理解课文。
  2、通过交流、评价学生的画,促进师生、生生、生本等多项对话,使学生深刻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从文本的解读中受到人生的启迪。
【教学过程】一、生本对话 获取信息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拿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待会儿请你说说,在读的过程中,你脑子里出现了哪些问题。
  2、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质疑。
  设计意图: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每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也充满个性,产生的问题也会因人而异。
二、梳理问题 板书存疑
  为什么同学们看了我的画,会哈哈大笑,而老师不笑?
  为什么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一样?
  为什么老师要让同学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上来看?
  为什么父亲和老师的话那么相似?
  简单板书:哈哈大笑?角度?轮流坐?相似?
  设计意图: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把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简单板书,这些问题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了学生和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渴望。
三、多项对话 触发感悟
  1、画:
   ⑴ 我们带着问题也来画幅画,看看能不能通过作画、评画,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把课文读懂了。
   ⑵ 小作者画杨桃,我们来画洒水壶,虽然东西不同,但一样能考察你有没有读懂课文。(拿出洒水壶放好)
   ⑶ 画之前,同学们先找找:书上那些句子能指导我们正确作画呢?
     学生找句,交流:
     主要是父亲的话和倒数第二段中:“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学生齐读。)
   ⑷ 我们作画的要求是不要画得太细致,只画它的基本轮廓。仔细观察,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去画,不会画的,再读课文,边看,边读,边画。时间五分钟。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以画的形式解读文本,引发学生探究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
  2、评:
    现在我们来评价几位同学的画,我们不管他画的技术好不好,只是通过他的画,评价他有没有读懂课文。不过你在评价时得引用文中的话来判断他有没有理解。
   ⑴ (出示一幅画)谁来评他的画?学生评价这位评价的同学是否正确。以判断他是否站到了作画者的位置上进行评价。引用书上的话。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
     (圈出表示动作的词:看了看、走到、坐下来、审视。理解“审视”)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
     坐到我位置上的同学还笑我的画吗?那开始的哈哈大笑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老师没笑是因为……(知道先从同一角度来评价)
     齐读这两句话。引导评画的同学坐到作画者的位置上去评价。
     (学生评价后,大家反馈)现在你知道文中的老师为什么要让同学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了吗?(从同一角度来评价)
   ⑵ 出示一幅和第一张角度不同的画:
     她读懂课文了吗?指名说,能从书上找依据吗?123
     学生交流:
     “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上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你看到一样东西,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表扬评价的同学观察仔细,会读书。
     采访作画者:“你为什么能画得那么准确?也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觉得自己画得很正确。”
     表扬她和小作者一样自信认真。(板书:我的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和第一幅画比较:同一把水壶,为什么他们画得这么不同?(学生自由说)黑板上的第二个问题你明白了吗?
   ⑶ 展示一幅画走样的画:
     指名评价,结合书上的话,说说他怎么画成这样?
     (没有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没有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想当然,画走了样。)
     顺势理解“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设计意图:在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画、读、评等形式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思考,行动、探究,争论,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也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
  3、再读老师和父亲的话,明理:
     父亲和老师的话,你在画画时做到了吗?指名读他们的话。(媒体出示)
     请你也来细细地读读他们的话,读着读着,你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学生读后自由说。(做事要认真,细致,老老实实或者实事求是)
     你再找找父亲和老师说的话,哪些地方相似?(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板书:父亲的话 老师的话 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为什么他们的话这么相似?现在你能谈谈你的理解吗?(这是画画的要求,他们有相似的经验。他们都希望我养成实事求是的办事态度……)
四、联系生活,交流体会
  1、生活中,你看到过或着自己遇到过类似“画杨桃”的事吗?
    想一想,再和你的小伙伴们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生生对话,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弥补,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使得学习变得有趣,并且富有创造意味。
  2、集体交流,想说的自己站起来。最后再对所说的进行一番评价:
   ⑴ “达芬奇画蛋”的故事。
   ⑵ “画蛇添足”的故事。
   ⑶ “三个画师”的故事:
     一个国王瞎了一只眼,跛了一条腿,请画师画像。第一个美化了国王,画了健康的眼睛和腿,国王觉得在讽刺他,就杀了画师。……
    设计意图:语文源于生活,在结束阶段,跳出文本,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把读到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沟通起来,把思维的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阅读世界。让学生有更多的发现需要阐述,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对话的源头之水就会汩汩而来。此时,大家可以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生活积累、情感和观念。
  3、同学们很会动脑筋,也很会联想,对课文也体会得真深刻,让我们再通过读,把我们的理解传递给每一个人。(齐读父亲和老师的话。)
五、再次质疑 拓展对话
  1、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123
  2、你还想对文中的父亲、老师、同学们和本文的小作者说写些什么呢?想和我们们班的老师、同学们说些什么呢?
    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表扬小作者画画认真,留心观察。向“老师”说说自己的观点,意见……)
  设计意图: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对话形式,使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
六、作业
  1、摘录对你启发很大的话。(或改编成座右铭)
  2、作业册。
【板书】
      父亲的话
           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老师的话
           我的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哈哈大笑?角度?轮流坐?相似?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28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