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九份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0-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课时目标】
   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叮嘱”“教诲”等词语的意思。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基本上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还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图画课上,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老师教育我们“看到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二、引导学习课文第二段
   1、是的,课文讲的就是一次图画课上画杨桃引发的事情。课文的第二大段以画杨桃为主线,写了哪几个人物?(老师、我、同学)不同的人物在看杨桃时候,有不同的表现。
   2、请同学们仔细研读第二大段,选择其中一个人物仔细研究一下。我们可以怎样研究人物?(抓住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变化来研究。)
   3、先自己独立读课文,仔细思考你研究的人物是个怎样的人,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讨论,共同研究。
  三、交流汇报
  (一)“我”是个做事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人。
   1、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我”之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是因为____________。
    (1)我的座位在前排*边的地方。
    (2)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3)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3、“我”知道杨桃的样子吗?那为什么还要把它画成五角星呢?我受到了谁的影响?(父亲)(出示父亲的话)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什么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指名读父亲的话,父亲的话怎么理解?(理解想当然)
    是圆的就——,是方的就——,不要把圆的画成——,也不要把方的画成——,否则就是——。
    练读父亲的话,指名读读,评议。(注意抓住提示语,读出父亲的严肃、语重心长)
  (二)引导学生抓住“同学们”的语言变化,体会“同学们”从误解“我”到理解“我”的变化过程。
   1、对比朗读教师与同学们的两次对话,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嘲笑、误解、自以为是)
    (1)出示两段对话,学生自由对比读两段对话。你有什么发现?(第一段话中同学们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省略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
   (2)补充提示语,在体验中表情朗读同学们嘲笑我的话语。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可以用肢体语言,如神态,手势,抓重点词、标点、语势等,同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朗读?学生互相评价。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同学们___________地说。(不假思索地大声说)12345678910111213141516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____地说。(异口同声)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他________地说。(结结巴巴)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他___________地说。(他迟迟疑疑)
   (3)小结,不同的标点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这就是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想象说话。为什么同学们的态度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
     这一看,________;这一看,_______;这一看,_________。
    (1)这一看,同学们发现从“我”的角度看杨桃,它确实像个五角星。
    (2)这一看,同学们知道嘲笑“我”是错的。他们的神态发生了变化,一个个脸色通红,说话结结巴巴。(学生表演朗读)
    (3)这一看,同学们懂得不能想当然地嘲笑别人。要实事求是,设身处地,尊重别人的看法。
    (4)这一看,同学们理解了我。他们嘲笑我的时候,我没有流泪,而这时候,我却热泪盈眶,我的心里感到暖融融的,因为我得到了同学们的理解和尊重。
      “我”从被误解到被理解,同学们从误解我到理解我,这个过程的变化,起主导作用的是老师的教育。谁来说说你们对“老师”的研究?
  (三)抓住教师的神态变化,体会“老师”的循循善诱。
   1、老师的神态为什么从严肃变得和颜悦色?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理解“审视”和老师为什么审视。“审视”是指审慎地观察。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我的图画感到有点惊讶,也想看个究竟。
    (2)对同学们的嘲笑感到不满,想考证后教育孩子们。
    (3)他是一个严谨认真的教师,不想当然地评价学生,他要根据事实进行评价。
   2、理解“严肃”。同学们的嘲笑像一根根鞭子抽打着我幼小而敏感的心灵,我感到伤心极了。我开始迷惑不解,对爸爸的话语产生了怀疑。我多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我的神情引起老师的注意,他的神情变得严肃,他沉默了“半晌”。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同学们肯定知道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的严肃的原因了。
    a、凭想当然说“我”画得不像;
    b、没弄清事实真相就取笑人;
    c、老师从“我”的角度去看杨桃,知道就像五角星。
   3、同学们,你们能猜测一下,在这半晌的时间里,老师在想什么吗?(对随意嘲笑别人的孩子的不满,想办法要教育他们)。
   4、课件出示老师的话。
     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5、老师的话说得多好啊!谁来读一读?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来?(和颜悦色、语重心长)指名读。
     能谈谈你的理解吗?12345678910111213141516
    a、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就有所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6、为什么老师没有在审视杨桃后就用这段话语来教育我们?(这是个循循善诱的好老师,他要创设机会,既保护我幼小的心灵不受伤害,又要让其他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己教育自己,让学生心悦诚服。)
   7、出示教师和父亲的话语。读后讨论,教师和父亲的话语那么相似。他们相同的地方是什么?(要实事求是地表现自己的角度看到的东西。)他们不同之处又是什么呢?(老师的话语中又提到要尊重别人的看法。)
  三、提升
   1、同学们说得很好,确实,在父亲和老师的影响下,作者最终成长为一个作家。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情况。
     岑桑,生于1926年,广东顺德人,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1950年参加工作, 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5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著有散文集《当你还是一朵花》、《在大海那边》、《岑桑散文选》,诗集《眼睛和橄榄》等20余种。评论集《美的追寻》获第二届广东鲁迅文学奖,《岑桑作品选》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岑桑说:“多年来,我一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人、做事,这是从小时候老师、父亲对我的教诲。几十年来在文学上我自己留下的却只有几行脚印,那些浅浅的脚印为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便将不留半点痕迹了。”
   2、读了这段文字材料,你又有什么体会?(学生谈)
   3、看来小时侯父亲和老师的教诲对作者岑桑的一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真的使他一生受用。让我们再好好地来读读课文中老师、父亲的那段话。(课件出示)
     齐读,再一次感受。

一、谈话引入
  二、讲读课文。
   1、从课文第3部分入手,达到牵动全文之目的。
    (1)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受用”是什么意思,“一生受用”呢?
    (2)使作者“一生受用”的教诲一定是使作者终生不忘的。是谁的教导使作者终生不忘呢?
    (3)请同学们找出父亲与老师的话轻声读一读。自己体会一下相同点是什么。
   2、学习课文第1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父亲的话。
    (2)齐读并思考:父亲的话有几层意思?  每一层各说的是什么意思?
    (3)小结
   3、学习课文第2部分。
    (1)分析“老师”说的话的第一层意思。
    (1)指名读课文中倒数第2自然段“老师”说的一段话。
    (2)“老师”说的这段话共有几句?
    (3)引导分析“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前三句话的意思。
      a. 第一句说大家对杨桃“都非常熟悉”,能说明什么呢?
      b. 第二句话中的“但是”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
      c. 第三句话中的“真像”是什么意思?(特别像。)“有时候”指什么时候?
      d. 这三句话以画杨桃为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
      小结:
    (4)齐读“老师”说的前三句话,加深理解。
   4、讲读课文第2自然段。
    (1)作者在一次图画课上,就把杨桃真的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个意思?(指名读)12345678910111213141516
    (2)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有几个?第一个原因是什么呢?这能说明什么?也就是前面学的“老师”说的哪句话?
    (3)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又是什么呢?
    (4)小结
   5、导读分析第3至5自然段。
    (1)“有几个同学”看到作者的画为什么哈哈大笑?
    (2)课文中写了两个学生的两句话。一句末尾用了问号,另一句用了叹号,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a.第一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如果把它改成陈述句,表达的语气变了没有?
      b.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嘲笑和叽讽的语气。
    (3)“有几个同学”看了作者的画“哈哈大笑”,说明什么?
   6、讲读课文第6至12自然段。
    (1)“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议论,又看了作者的画,与“这几个同学”的态度一样吗?用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老师是怎么样做的。
    (2)“老师”审视了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大家画得像不像,而是举起作者的画去问大家像不像?
    (3)听了学生的回答,“老师”的态度变得怎样了?为什么要变呢?从文中的哪一个词能看出“老师”严肃的神情延续了很久?他是怎样考虑呢?
    (4)指导学生朗读“好——笑”,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回答,要读得声调高些,声音长些。
   7、、指导学生学习第13至17自然段。
    (1)对于认为“好笑”的同学,“老师”没有去批评责备,而是“请他们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目的何在呢?
    (2)第一个同学看后,在回答“老师”的问话时,为什么中间加了省略号?
    (3)指导朗读,声调、声音都要低,读出不好意思承认错误的语调。与刚才“好——笑”的读法恰恰相反。
    (4)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词语,体会作者只写“第一个”同学的对话,而省略其他同学对话和经过这种抓住重点,叙述的好处。
   8、继续剖析“老师”说的话。
    (1)“老师”从学生回答的语气中,已经知道同学们的态度转变了,他抓住这件事因势利导,要启发同学们从中懂得一个道理。所以老师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是以什么样的态度说下面一番话的?“和颜悦色”是什么意思?
    (2)默读“老师”的话。找一找第几句是说应该怎样看别人的画这个意思。并指名读这一句。这句话实际是对哪些同学的批评?
    (3)“老师”说的话中,哪一句话是对作者绘画态度的肯定?找出来读一读。
    (4)小结:我们把“老师”说的后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分析,不难看出这是“老师”借画杨桃这件事告诉学生: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要学会这种看问题的方法。
    (5)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体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用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这位老师的话同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直奔中心,层层深入,用一个支点,支撑起整个课堂教学。我知道在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指导者、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机智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灵活地加以引导,课堂上教师能够机智的处理问题,会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机智是课堂的灵魂.在教学中由于自己的教学不够机敏,引的太多,放的不够开,致使课堂上的许多亮点没有爆发出来.通过上《画杨桃》一课,我认为自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提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
  1、深入钻研、挖掘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
  2、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
  3、深入地研究自己的薄弱之处,提高评价的能力.

  评陈锦云老师的《画杨桃》一课
  《画杨桃》课文语言浅显,但是文章的内在联系紧密,故事也有吸引学生的较不曲折的情节,同时,文章还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如何把握文本,让学生在课堂投入到文本呈现的语言材料中去,并且又出乎其中,这是这一堂课的难点。
  陈老师在这一节课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处理得较好,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把握入点:
  陈老师以“父亲的话让我一生受用”入文,展开教学,“受用是什么意思?父亲的话是哪一句?”这两个问题的讨论,自然地将学生引到了文本中,继而对课文产生兴趣。
  二、适时比较:
  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以父亲的话为经,以画杨桃中的插曲为纬,引导学生深入地解剖课文,在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掏出老师的话,并与父亲的话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观察仔细,做事踏实,相信自己!
  三、顺势拓展:
  教育即生活,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入文是其一,出文便是其二。陈老师在学生感悟课文的内在意蕴的基础上,顺势将学生面前的文本材料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画杨桃是这样,那么做其它事呢?”将引向学生的生活。

  讨论:
  1.课堂中教师的引导,层层剥笋,条理清晰,但是过多细小的问题引导,导致课堂上学生主动质疑能力的削弱和探究主动性的弱化。
  2.学生的角色转移没有做好,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在被动地认识他人(文中的主人公和其他学生)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创设像观察事物那种情景,让学生体验文中主人公或其他学生的感受和反应,或许课堂还会精彩的多,这样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怎么想?”就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叮嘱、准确、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发现与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养成读书画出重点词句的习惯。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2、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是难点。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是重点,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是难点。
  三、教学准备:准备几只杨桃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一)亲身实践,思考体验。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究竟理解到什么程度,我下面开始考试。愿不愿意接受?
     师拿出杨桃,让学生各自画自己所看到的杨桃。要求:仔细观察,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去画,不会画的,再读课文,边看、边读、边画;只画轮廓,不必细描。
  (二)相互评价,深入领悟。
     1、同学们的作品,让老师想起了一首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现在老师收集了几幅典型性的作品,请同学们“以作品的作者读没读懂课文为题,对作品的作者进行评价。”12345678910111213141516
    2、画得正确的,要求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说明为什么画得正确。画得不正确的作品的评价,则重点让学生联系课文中的父亲和老师的话,来认识画错的原因。
  (三)把握重点,跳出课文
    1、刚才作画和评价时,大家发现没有,我们引用的课文语句,大多在哪些段落?(1、2、18、19自然段。)
    2、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这些段落,指出,读一篇文章,要抓住它的重点段落章节,在重点段落章节中再抓住它的重点语句,就能较深入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想,这是一个普遍有用的阅读方法。
    3、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那样的事情吗?如果有,请讲给同学们听。
      如果学生发言有困难,教师可举例引导:如,寒假时,因为贪玩,作业没按时完成,应该怎样跟老师说。
  (四)总结
     课文讲的是“画杨桃”的事,我们把它扩大到一切事情了,现在,同学们是不是知道得更多一些了?说说看。
     总结:对了,认认真真,老老实实。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办事。实事求是。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引导学生了解由于老师的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从而懂得看问题或做事都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2、完成相关的作业。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重点词句,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老师通过练习画杨桃的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难点:1、联系课文内容,懂得老师和父亲所讲的道理。
     2、理解“我”从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杨桃的样子。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齐读课题。
   2、谈话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一次美术课上,作者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那么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呢?老师又是怎样对待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上节课提出的这两个问题。
  二、学习第1、2自然段。(找原因)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刚才的第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用“~~~~”划出有关句子,再认真读读。
   2、集体讨论交流:
    (1)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
       指名说——指导朗读
    (2)我是怎样画杨桃的?
       课件出示句子:“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指名读——体会——再读——用几个词概括(师板书:我的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3)我为什么会这么画呢?(引入学习第1段,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
       课件出示父亲的话: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指名读——理解体会——指导朗读——也用几个词概括(师板书:父亲的话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三、学习第13—18自然段。(明结果)12345678910111213141516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13—18自然段:
    (1)、读:小组内用平时喜欢的方式读。
    (2)、议:老师怎么做?怎么说?“——”划出有关句子再认真读并谈体会。
    (3)、做:完成《作业本》第4题,小组内交流检查。
    (4)、说:每个小组派代表准备发言。
   2、讨论交流:
    (1)老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随机组织学习。
      课件出示学生的变化理解:
      “不像!”“不……像。”
      “像五角星!”“像……五……五角星。”
      (指导朗读——体会)
    (2)老师还怎么说?
      课件出示句子:“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这段话中哪句话给你的启发最大?为什么?
      引导理解:【1】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2】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同。(自己站在教室中间演示、看课件上杨桃图片)
           【3】说一说。(课件出示:“当我们看见别人()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
      指导朗读——再用几个词概括(师板书:老师的话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四、总结提升。
   1、看作者长大后的资料:(课件出示)
   2、听了这些,你又有什么体会?
   3、再读课文中父亲和老师的话!(课件出示、齐读)
   4、总结提升:我们从画杨桃中跳出来,今天所讲的道理可用一个什么词来表示?(随机板书:实事求是)
  五、写格言。
    导入:通过这堂课的讨论交流,我们真是深有启发,让我们拿起笔把我们心里最想说的,感受最深的用一句话写下来,作为我们的格言。(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摘录课文中的语言作为格言)
   1、学生写话。
   2、集体交流。

  板书:       23、画杨桃
         父亲的话  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我的画   认认真真  老老实实  实事求是
         老师的话  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教诲”、“受用”、“想当然”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学着运用。
   2、通过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大胆质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道理,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
   3、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把课文片段的内容加以复述。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理解重点词句,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老师通过练习画杨桃的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课前准备
   本课重点段及杨桃的不同角度的样子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基本上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我们还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下面谁来说说课文都讲了些什么?12345678910111213141516
    指名回答,教师作简要小结。
  二、引导学习课文第二段
    导:是的,课文讲的就是一次美术课上画杨桃引发的事情。课文第2—18小节就写了画杨桃的事情,我们先来看看。
  (一)请同学们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课文,要求:
   1、用笔勾画课文当中你认为最值得琢磨的地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2、提提自己真正不懂的问题。
  (二)汇报交流。
   1、说说自己读懂的地方。(根据学生所谈,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习相关的词语,再读读有关章节等)
   2、提提自己真正不懂的问题。
    预计涉及课文内容理解方面的有——(请学生在黑板上写问题,抓住关键词语)
    **我是怎么画杨桃的?
    **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后来为什么又和颜悦色了?
    **什么是审视?老师为什么要审视?
    **同学们有什么变化?
  (三)深究
   1、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参加小组讨论。
   2、汇报:通过探讨,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汇报时可综合小组意见,也可是个人看法。
   (1)重点抓住学生的变化。
     “不像!”“不……像。”
     “像五角星!”“像……五……角星。”
     **联系上下文读这两组句子。
     **分别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为什么同学们的态度会发生变化呢?
   (2)结合理解“我是怎样画杨桃”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去看杨桃的不同样子。(或出示杨桃实物让学生仔细观察,体会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①我的座位是前排*边的地方,在我那里看,杨桃的确像个五角星。
    ②我怎样画杨桃,出示句子。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指名读,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谈。(可以想象我当时是如何观察,如何落笔的。)
     **相机引进学习课文第一段,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
     导:刚才我们同学都说到了作者画杨桃的事情,的确作者是在父亲的影响下认真画的,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找出文中“父亲”的话。
     出示“父亲”的话。
     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什么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指名读“父亲”的话,父亲的话怎么理解?
     **是圆的就——,是方的就——,不要把圆的画成——,也不要把方的画成——,否则就是——。
     **练读父亲的话,指名读读,评议。(注意抓住提示语,读出父亲的严肃、语重心长)
   (3)结合理解老师的神情。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同学们肯定知道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的严肃的原因了。
    a、凭想当然说“我”画得不像;
    b、没弄清事实真相就取笑人;
    c、老师从“我”的角度去看杨桃,知道就像五角星。
   (4)读好同学当时说的话,读出难过、内疚、惭愧。指名读,比读,齐读。
   (5)小结,不同的标点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这就是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6)课件出示老师的话。
      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12345678910111213141516
   (7)老师的话说得多好啊!谁来读一读?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a、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就有所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8)指导读。老师的教诲同样是语重心长的,谁能把这个语气表达出来?先自己练一练,看看那些地方应该重读,体会体会。a、抽读评价;b、男女同学分虽竞争赛读。
   (9)引导,课件出示父亲的话和老师的话,明白其中相似之处。总结归纳,板书: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四、提升
   1、同学们说得很好,确实,在父亲和老师的影响下,作者最终成长为一个作家。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情况。
     岑桑,生于1926年,笔名岑桑、端木桥,广东顺德人,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1950年参加工作,1985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当你还是一朵花》、《在大海那边》、《岑桑散文选》,诗集《眼睛和橄榄》等20余种。评论集《美的追寻》获第二届广东鲁迅文学奖,《岑桑作品选》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岑桑说:“多年来,我一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人、做事,这是从小时候老师、父亲对我的教诲。几十年来在文学上我自己留下的却只有几行脚印,那些浅浅的脚印为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便将不留半点痕迹了。”
   2、读了这段文字材料,你又有什么体会?(学生谈)
   3、看来小时侯父亲和老师的教诲对作者岑桑的一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真的使他一生受用。让我们再好好地来读读课文中老师、父亲的那段话。(课件出示)
   4、同学们,通过大家充分地考虑、讨论,我们真是深有启发,让我们拿起笔把我们心里的想法写下来,作为我们的格言。(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摘录课文中的语言作为格言)
    (1)学生写话。
    (2)集体交流。

  五、延伸。课外阅读《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睛
                       搜狐网站总裁 张朝阳

  一个人要使有很强烈的成功愿望,除了奋斗之外,得不停息地去思考,忍受内心的炼狱和折磨,能够从灰烬中站起来,反败为胜。
  我走到今天这一步,并不是我念书念得有多好,虽然书我也念得不错,但我认为,事业的成功是应该首先归因于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观察和文化感受。   
  我喜欢从人的本原心理上去思考问题,这样能不断地医治自己心灵上的创伤,在内心深处做一个勇敢者,做一个成功的人,最后就会有许多机会向你走来。
  学会观照内心,独立思考,经常体会自己本原的东西是什么,学会以第三只眼睛看自己,通过每件事情来了解内心。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一个人想获得成功,首先要相信自己。世间的道理没有任何规矩可言,没有成套的既定的说法。也许某种既定的说法是对的,但未必适合你,一定要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你也许目前是弱小的,对某些事情内心感到很恐惧、很不安,没有信心,你会听到别人对你的评论和批评,但你必须告诉自己:你自己对你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从自己出发,这样你才能不断设计出一条适合你自己的道路。12345678910111213141516
  从具体操作上来讲,你必需多参加各种活动,不止是念书。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观察自己内心的成长,做一个内心成功的人、内心的勇敢者,消除误区。
  与任何人的交往都是你成长的部分,你要加大你每天事情发生的频率。必须牢记,重要的是去做,只有做才能带来某种真实,如果只是在思想里打转,你就永远跳不出自己潜意识的圈子。
  让事情发生,让单位时间里事情的发生频率加大,这样,机会就会加大。这里面,做是最重要的,再从做里悟出很多道理来。在做的时候同时想。只有在做的时候,你的潜意识才会最大限度地来吸收你做时的感悟,这也是一个重要思想,一种务实传统。(选编时有改动)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这篇课文的特点是从一件事情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弄清事,清的来龙去脉是领悟其中道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旬与句的联系,学习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写句子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一自然段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第一自然段,这段讲的是什么?(讲父亲怎样教"我"画画。)
   2·今天,“我”有机会画画了,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1·在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什么?我的座位在哪儿?有什么感觉?(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边的地方。我感觉看到的杨桃不像平时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2·从哪些词语看出,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看见的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3·当我把这幅图交出去的时候,同学和老师的表现怎样? (同学看到"我"的画哈哈大笑;但是老师的态度不一样。)
   4·老师是怎样做的?(首先,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接着,请觉得好笑的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让他们也从"我"看杨桃的角度去观察,使他们亲眼看到杨桃真的像个五角星;最后,老师抓住这件事因势利导,启发同学们从中懂得一个道理。)
   5·老师在这样做的过程申,神情有些什么变化?请找出重点词语。(神情严肃,半晌,和颜悦色。)
   6·读老师说的话,看看告诉了我们什么?(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懂得了这个道理后,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7·把老师和颜悦色讲的那段话和父亲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你从中懂得了什么。(应该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理解最后一段。
   1·读课文,这段讲了什么? (讲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2·找出重点词语,体会在句中的作用。(教诲、一生受用。)
  四、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要说明什么?(写课上对着实物做写生练习。说明看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不一样,甚至不像原来的物品,是合乎情理的。)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2·怎样背诵最后两个自然呢?(先熟读课文;再抓住两段中的重点词语,深入理解;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就不难了。)
   3·先口头练习说句子,在说的基础上再写句子。
  五、巩固练习
   1·同桌互背课文,再请几位同学背给大家听。
   2·怎样做写句子的练习呢?(先读课文中的句子,体会一下带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考虑要写的内容;最后再动笔写。如:"不像……而像…"""不要……要……"都是从两种事物中否定一种,肯定一种。)
  作业设计:
   a:把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与体会尽可能详细的写下来。
   b:说说学习课文后的感受与体会并完成句子练习。
   c: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完成句子练习。

  板书设计:
                    5 画杨桃
              我看  不像……而像……  角度不同
                  同学 大笑   相信自己的眼睛,
              父亲叮嘱 不要想当然  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老师   严肃  和颜悦色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应有"实事求是"态度的道理。
   2.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不像……而像……"等词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让学生弄清"我"画杨桃为什么受到同学的讥笑,而得到老师的肯定。
  教学难点
    体会老师最后那段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提问:结合课文内容,谁能把课题"画杨桃"补充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我"画杨桃。或"我"和同学们一起画杨桃。)
  二、晶词析句,逐层理解。
   1.带着问题,默读2-5自然段,弄清"我"是怎样画杨桃的。
    ①"我"今天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子?
    ②"我"是怎样画的?
    ③"我"觉得画得怎样?画成了什么?
     先由差生或中等生逐题回答,再由一名好生连起来说一说,然后比较句子,体会"我"是怎样画杨桃酌。
     (放幻灯)说说下面两个句子,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指名读第二句,注意重读的词。
     板书:认认真真看老老实实画
   2.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开始,同学和老师凶态度各是怎样?
    同学们:哈哈大笑(讥笑),"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指导朗读同学们的话。
    老师: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放幻灯)比较下面三个意思,"审视"应选哪一种?为什么?
    ①注意地看。②集中注意力看。③看了看。
    (应选第二种,因为"审视"是一边看,一边进行比较,看得很认真)
    老师在审视杨桃时会想些什么?他觉得我的画画得怎样?
    板书:同学讥笑
    老师审视(满意)
  3.后来,同学和老师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点名读课文6~19自然段,找出老师和同学有几次对话,老师的问话用"_____"画出来,学生的答话用"~~~~~"画出来。(三次对话)
  4.理解第一次对话,并填表。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结合老师同学的态度,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5.学生回答后,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因为同学们的看法是错误的,更重要的是想当然地讥笑别人。)
    用"严肃"造句。
    板书:想当然严肃
  6.依照学习第一次对话的方法,自学第二次、第三次对话,可边填表,边讨论。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指导,注意老师和同学在态度上的变化。
    老师:认真→严肃同学;讥笑(骄傲)→不好意思比较读:
    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
  7.幻灯出示第十八自然段,读段思考:
   ①这时老师的态度怎样?
   ②老师说的话共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③给这一段分层,哪层更重要些?
    理解老师要求我们"看到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的"这实际上是一种什么态度?(实事求是)板书:实事求是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小结:这是老师教育那些想当然发笑的同学,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做事应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回归整体,深化理解。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①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回答;
     表面意思?(看到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含着意思?(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教诲在文中指什么?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在文中什么事可以体现出来?。老师的教诲将给我们什么启示?
   2.总结全文。
   3.学生质疑,老师予以指点,解答。
  四、课后习题3,读下边的句子,并用带点的词语说话。
   1.选词填空:
    不像……而像……不要……要……
     ①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 )想当然,( )实事求是。
     ②老师看了我画的杨桃,( )同学那样讥笑我,( )父亲那样要求我看到的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③同学都讥笑我的画( )杨桃,( )五角星。
   2.用"不像"……而像……"、"不要……要……"各说一句话。

  [教案述评]
  胡红卫老师是湖北省的市级教坛新秀,以上的《画杨桃》教案是她1997年参加我省黄冈市教坛新秀评选时的优秀教案。
  胡老师这节课教学设计科学、新颖,注重了语盲文字训练,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精神,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1.教学目标明确、准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扎实进行语盲文字训练,使学生在学习中明白怎样做人,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应有"实事求是"态度的道理。
  2.教材理解深刻,把握正确。教师教学符合"大纲"要求,思想内容和语盲文字训练明确,文中重点词、句、段把握得好,训练形式多样,训练密度大,训练价值大,训练落实得好。
  3.教学思路清楚,教师能遵循阅读教学原理,根据文章的思路安排教学。她采取从课题人手,直奔重点,进行中心设疑(同学和老师对"我"画的杨桃的不同态度),层层推进,一步一步地理解重点词、句、段,在扎实进行语盲文字训练过程中,注重联系,由表及里,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4.教学思想端正。教者在教学中做到了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较大的收获。
  5.注重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教师注意从教法和教学设计等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了听、说、读、写髓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同时,注重了学法指导,教学注意朝着学生"自能读书"的方向努力。不仅如此,教师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
  6.板书设计独具匠心。教师在板书设计时抓住了文章内容的"焦点",人与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中心。
  不仅如此,胡老师的教学设计还符合本年级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所以受到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教学目标:
   1、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所不同,必须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
   2、学会本课的新词,理解“教诲、叮嘱”的意思。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经过:

  一、导入
    介绍杨桃,学习课文。
  二、引导学习课文第二段
    是的,课文讲的就是一次美术课上画杨桃引发的事情。课文第2—18小节就写了画杨桃的事情,我们先来看看。
   1、请同学们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课文,要求:
     ( 1 )仔细读。(2)提出不懂的问题。
   2、我是怎样画杨桃?我怎样画杨桃,出示句子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指名读,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谈。(可以想象我当时是如何观察,如何落笔的。)相机出示父亲的话,理解叮嘱。
   (1)、在我这样的举动背后,因为有一个人的话语始终萦绕在我心头。读
      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什么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2)指名读“父亲”的话,父亲的话怎么理解?
     是圆的就——,是方的就——,不要把圆的画成——,也不要把方的画成——,否则就是——。
     练读父亲的话,指名读读,评议。(注意抓住提示语,读出父亲的严肃、语重心长)
   (3)、在我开始要画画的时候,我记起了父亲的话,
     在我画得粗心大意的时候,我记起了父亲的话:
     我对父亲的话语是如此的印象深刻,是因为,能从文中找到一个词语来说明吗?叮嘱
  3、我遵从父亲的教诲,认真地看,老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满以为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但我怎么也想不到,出示同学的反应的句子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4、当同学们看到了杨桃变成了五角星时,他们的反应是哈哈大笑,而老师呢?
   (1)、出示: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2)、理解“审视”和老师为什么审视。“审视”是指审慎地观察。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我的图画感到有点惊讶,也想看个究竟。
   (2)想保护“我”的自尊心。
   (3)对同学们的嘲笑感到不满,想考证后教育孩子们。
   (4)他是一个严谨认真的教师,不想当然地评价学生,他要根据事实进行评价。
  5、正因为老师看问题的角度与同学们的不一样,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这样的对话: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同学们___________。(不假思索地大声说)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____。(异口同声地回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________。(那个同学发现他这时候看到的杨桃真像个五角星,有点难以置信)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_o_________。(他迟迟疑疑地说) 
  6、想象说话。老师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是老师巧妙设计的教育学生的时机。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出了怎样的结果?
     这一看,同学们的心里会想;  这一看,我的心里会想。
    (1)这一看,同学们发现从“我”的角度看杨桃,它确实像个五角星。
    (2)这一看,同学们知道嘲笑“我”是错的。他们的神态发生了又化,一个个脸色通红,说话结结巴巴。(学生表演朗读)
    (3)这一看,同学们都不好意思了,一个个脸羞得红红的。他们请求我的原谅。他们说:“对不起,我们不应该嘲笑你。你能实事求是地画出你看到的,是多么不容易。原谅我们吧!”。
    (4)这一看,同学们懂得不能想当然地嘲笑别人。要实事求是,设身处地,尊重别人的看法。
    (5)这一看,同学们理解了我。他们嘲笑我的时候,我没有流泪,而这时候,我却热泪盈眶,我的心里感到暖融融的,因为我得到了同学们的理解和尊重。
    (6)出示老师的话:
       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读文章抓最重要的段落,最重要的段落里面再抓最重要的句子。现在从这里面往出抓老师的话,认为哪几句话最重要?越简炼越好,你讲。
       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7、补充出示父亲的话:他们的话,是这样的相似
   8、读最后一个自然自然段,理解“教诲”。
  三、提升
   1、同学们说得很好,确实,在父亲和老师的影响下,作者最终成长为一个作家。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情况。
     岑桑,生于1926年,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85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当你还是一朵花》、《在大海那边》、《岑桑散文选》,诗集《眼睛和橄榄》等20余种。评论集《美的追寻》获第二届广东鲁迅文学奖,《岑桑作品选》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岑桑说:“多年来,我一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人、做事,这是从小时候老师、父亲对我的教诲。几十年来在文学上我自己留下的却只有几行脚印,那些浅浅的脚印为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便将不留半点痕迹了。?”
   2、读了这段文字材料,你又有什么体会?(学生谈)
   3、看来小时侯父亲和老师的教诲对作者岑桑的一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真的使他一生受用。让我们再好好地来读读课文中老师、父亲的那段话。

  板书:
           爸爸的话-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我的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老师的话-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12345678910111213141516
  2、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3、学习发现与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养成读书时画出重点词句的习惯.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齐读课题《画杨桃》。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翻开书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回想课文中作者提到了哪些人物?(教师板书:“我”、同学们、父亲、老师)这篇课文的题目《画杨桃》那么他们对画杨桃这件事各自都有怎样的看法。请同学们自学课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内容进行学习。并采用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请大家自学。
  二、自学汇报
  1、当学生汇报到“我”画杨桃的内容时,说一说“我”是怎样画的?(抓住“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的内容进行分析。)老师问:小作者为什么这样画?生答:因为父亲对他要求很严,叮嘱他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板书:叮嘱)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父亲的话的?教师提示:你能举例子说说怎么叫“想当然”?
  过渡:小作者正是牢记父亲的话,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那么怎样读父亲的话。指导读父亲的话。你还喜欢哪个人物的内容请汇报。
  2当学生汇报到老师的内容时。指导重点分析老师的话。
  出示老师的话提问:老师说了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哪句话?学生汇报。
  学生讲到“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是不是这样,老师拿出一个杨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说一说你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同样的一个杨桃大家看到的却不一样呢?刚才同学们理解的非常好。你还理解了哪句话。
  学生讲到“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请你用“不要……要……”练习说话,说的时候最好要有一个前提。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师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老师的话很朴实但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应该怎样读老师的话?“和颜悦色”是什么意思。请大家用这样的语气试着读读老师的话。读后找生讲评读的情况。大家读的很好那么你能用最短的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吗。给时间背诵。
  3、当学生没有汇报同学们的看法时,老师引导:刚才同学们汇报了我和老师对画杨桃这件事的看法,没有人选同学们的看法,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内容呢?学生说明理由(教师板书:嘲笑)那么小作者看到同学们的这一反应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心里又会想些什么?练习说一说。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当时小作者心里是很难受。读到这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小作者听了你的话一定会高兴的。老师看到同学们的这一反应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教育,他的话不仅教育了小作者,也教育了同学们,这种教育用课文中一个词概括是什么“教诲”(板书:教诲)所以正像小作者最后写到的“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的话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一起读最后一段,请大家快速把这一段背下来。
  过渡:画杨桃这件事让作者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这样的事情。请你把这样的事讲给同学听一听。通过学习和联系生活实际你都有哪些体会、感受,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你也拿起笔用概括性的语言写一写你的这些体会、感受和明白的道理。把它写在大家准备好的小书签上。写后让学生读一读把书签送给老师或自己的好朋友,让他们与你共同分享。12345678910111213141516
  小结:老师学完这篇课文也有一些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老师读自己写的话。
  当别人的想法、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妄下结论,要认真分析,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实事求是。
  三、实践练习:
  1、当作者看到同学们的反应后,他有怎样的表现,心里会想些什么?
  2、你喜欢文中的老师吗,为什么?
  3、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画杨桃》的读后体会。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76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