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案例】《陶罐和铁罐》教学案例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9-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寓言的理解
重难点:关键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陶罐和铁罐》设计思路
学习寓言既是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感悟语言,又是让学生懂得课文蕴含的道理。本设计分两大板块组织教学,第一板块(即陶罐和铁罐当年在国王御厨里的情景)让学生在读、思、议、演中感悟人物形象特点,探究铁罐骄傲的本质。第二板块(即许多年代以后的情况)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和质疑问难中感悟出它们各自另一个方面的特点。最后,联系学过的类似课文,使学生在知识的牵移与整合过程中悟出本课所蕴含的道理。
课堂教学实录
陶罐和铁罐
一、揭示课题,弄清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1、板书课题。
2、出示实物,谈话导入各自特点。
(1)同学们看,这是一只——(陶罐),这是一只——(铁罐),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生说能装东西。) (2)如果让你选择一种装东西,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1:我会选择陶罐,因为铁罐容易生锈。
生2:我会选择铁罐,因为陶罐容易打碎。
生3:…….
[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陶罐易碎,不生锈;铁罐坚硬,易生锈。根据板书,师引导同学们说,它们各有——长处,各有——短处]
(3)相机解释铁为什么会生锈呢?结合理解课文最后出现的一个词“氧化”。
a、生说。b、师补充理解:因为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粉末状物质,即我们所看到的铁锈。铁生成锈,也就是说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了。因此,课文最后出现的一个词是“氧化”,你们理解这个词了吗?
*  导入:这就是当年存放在国王御厨里的两只罐子,它们本该和睦相处,共同为国王效力,可是,事情并非我们想象的这样。那么,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一部分,感悟人物形象特点。
1、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并弄清这一段与2-8自然段的关系。
读后,师出示“御厨”、“奚落”词语。通过课前预习,你们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说“御厨”就是与皇帝有关的厨房。 生说“奚落”就是用尖刻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师引导:在本课文指什么呢?
生:指铁罐说陶罐的短处。
师: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请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生: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师板书这句话: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同学们思考一下,课文哪些段落是围绕这句话写的呢?
生说:2—8自然段。
师:第一自然段与2—8自然段是什么关系呢?
生:是总写与具体写的关系。
师:这一部分内容该用什么方式朗读好呢?
生:分角色朗读。
2、指明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内容。
生读。
师生评价。
3、图文对照,感受人物形象特点。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描述来观察书中插图,判断一下,哪是陶罐,哪是铁罐?你是怎么样看出来的? 小组讨论。(小组长安排好记录员、汇报员)小组汇报。 生1: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左边的是铁罐,右边的是陶罐。因为陶罐是微笑的,而铁罐是一副很骄傲,瞧不起人的姿态。生2:我们组有补充,左边的铁罐眉毛都竖起来了,嘴巴也翘起来了,显然是恼怒了。师相机指点:这两位同学都是从人物的什么方面来观察的?(生说神态。) 生3:铁罐是白色的,铁罐薄、柄大;而陶罐厚、柄小。 生4:…… 4、画出表现人物神态的词语,通过读、演,再现人物形象。 (1)请画出表现人物神态的词语。生画词语:傲慢、谦虚、轻蔑、恼怒。[小黑板出示这些词语] (2)你们能把这些神态表现出来吗?(要求:可表演,也可带着那样的神态去读人物所说的话。) 生1:我想表现出“恼怒”的样子。于是厉声读到“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1234
生2:我想表现陶罐的谦虚,于是他放慢速度,小声读到“不敢,铁罐兄弟……”
生3:我来表演“轻蔑”的神态,并把它读出来。(生先表演,后朗读。)
生4:带着傲慢的语气读“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生5:他读得不够好,“傲慢”的语气不够,我来读这一句……
生6:我会表演“傲慢”的神态。(生即兴表演,斜视着眼睛,翘着嘴,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生7:我想表现出恼怒的样子。(生作十分气愤、发怒状)
(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表演得活灵活现,读得有声有色。]
5、我们再把这一部分内容分角色朗读,注意人物的神态和说话的语气。
生分角色朗读。
师生评价。
6、鼓励质疑,探究铁罐骄傲的本质。
师:我们知道,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生读黑板板书的那句话。(即: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师:请你们把这句话再读读,看看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问:铁罐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生答:因为陶罐容易打碎,而铁罐很坚硬,所以铁罐看不起陶罐。
生答:因为铁罐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没看到自己的短处……
师相机让学生用“……之所以……是因为……”句式来练说。
生说:铁罐之所以瞧不起陶罐,是因为它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没看到自己的短处。
生说:……
[师总结:在这里,铁罐看到的只是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而没有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过渡: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经历了许多年的风风雨雨,陶罐和铁罐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读这部分内容。
师:这部分内容从哪到哪?
生:从第9自然段到最后。
三、学习第一部分,读懂许多年以后铁罐和陶罐各自呈现出来的特点。
1、生自读第二部分内容。
2、读后思考:许多年代过去了,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找出文中相关句子读一读。
生1:读课文第14自然段。
生2: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许多年代过去,陶罐:光洁、朴素、美丽。铁罐:无影无踪、完全氧化。
师总结:这是它们最后的结局,从最后的结局看,铁罐暴露了它的——(生说短处);陶罐显示了它的——(生说长处)。
3、黑板出示这一部分生词,指名认读。
4、鼓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质疑,解疑。
师:读了这部分内容,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问:铁罐瞧不起陶罐,陶罐为什么要关心它,叫人们把它它掘起来呢?
生答:因为陶罐说过,要和铁罐和睦相处。
生答:说明陶罐大度,不和它计较。
…….
生问:“流逝”是什么意思?
生答: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生问:“渣滓”是什么意思?
生答:精华取出后的剩余物。
师举例说明,如甘蔗吃完了,把什么吐出来?(生说渣滓)
生问:“陶罐”为什么没打碎?
生答:因为书上写了,上面堆积了厚厚的渣滓。
四、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师:课文学到这儿,你能根据黑板板书内容,说说课文叙述顺序及文章主要内容吗?
2、说课文叙述顺序。(先写当年它们在国王御厨里的情景,然后写许多年后发生的变化。)
3、生说文章主要内容。(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认为自己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仍然朴素、美丽、光洁,而铁罐却完全氧化,不复存在了。)1234
五、联系学过的类似课文,理解本课寓意。
师:这篇课文中的铁罐很像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谁呢?
1、生说:像孔雀。
你能复述《骄傲的孔雀》这篇课文吗?(生复述课文内容)
2、生说:像骆驼和羊。
《骆驼和羊》讲什么呢?(生复述课文内容)
3、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什么是寓言?
(生说,通过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1:要谦虚,不要骄傲。
生2:不能只看自己的长处,也要看自己的短处。
生3:看问题要完整,既要看一个人的长处,又要看一个人的短处。(师纠正:“完整”一词改为“全面”,并将这句话板书。)
生4: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生5:看别人的短处,也要看别人的长处。
六、拓展,明辨是非
1、生活中有没有像铁罐这样骄傲和这样片面看问题的人呢?他们做得对吗?应该怎样做?
2、生结合实际说。
板书设计:
19  陶罐和铁罐
易碎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生锈
                                    不生锈                                          坚硬
                                          许多年以后……
                                         光洁      完全氧化
                                         朴素      无影无踪
                                         美丽
要全面看问题,既要看到一个人的长处,又要看一个人的短处。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理应放手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学习,教师不必有过多的引导与课堂设计。然而,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揭示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这是所有寓言类课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所感悟的只是点点表面现象。另外,学会抓住文章主要内容是这一篇课文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同学们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非常薄弱,一是由于他们年龄的认知特点所限制;二是由于这种训练也是刚刚起步;三是他们对概括文章的方法积累不够。因此,既要突出学习重点,又要突破学习上的难点,就必须要教师一番苦心设计与引导。1234
实践证明,我的设计与引导是成功的,达到了一种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水到渠成般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寓言中所悟出的道理也是精辟的,多彩的。整堂课的氛围是轻松的,愉快的,充满激情和思考的。反思这堂课的教学历程,有几点做法令人回味。
一、分块教学,化繁为简。
将课文分成两大板块组织教学,(一块是陶罐和铁罐当年在国王御厨里的情景;一块是许多年以后的情况。)这两大板块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采取分块学习,便于学生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把握每部分课文内容,避免了学生在篇幅较长的课文中理不清头绪,抓不住要害的缺点。老师只需要在每一部分中设计一个纲领性问题,学生便能很快地抓住每一部分内容。每一部分内容抓住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便水到渠成般地抓住了。
二、两大板块的教学侧重、方法不同。
两大板块中,侧重第一板块的教学,主要通过读、思、议、演来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探究铁罐骄傲的本质。尤其侧重读的训练,要“读”占鳌头。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第二板块,主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读懂这部分课文中它们所呈现出来的特点。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在读书中学会思考的习惯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会知识的迁移、整合和 运用
为让学生能准确地悟出本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让他们复述学过的类似的课文。(主要有《骄傲的孔雀》、《骆驼和羊》)他们会把从这篇课文中获得的道理,通过迁移和整合,顺理成章地揭示出本课所蕴含的道理。最后,让他们结合实际说说生活中像铁罐一样的人和事,从而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
四、采取多种方式理解词语。
学习语文,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本课有许多词语需要同学们去理解去积累。对词语的理解,有的则是可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把它表达出来,而有的词语学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的要借助画面来理解,有的借助表演来理解……在本课教学中,我也是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
(1)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
(2)通过表演或朗读理解人物神态的词语。如“轻蔑”、“傲慢”、“恼怒”。
(3)通过查阅资料理解“御厨”。
(4)通过举例说明理解“渣滓”。
(5)通过换一种说法理解“氧化”,即生锈。
总之,这一堂课成功的地方比较多,但也有小小的不足。有几个突发出现的课堂细节我没处理好,这也提醒我以后课前准备要更充分,备课更细致,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45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